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的通风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163670.6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4)的通风进气系统(10)。该通风进气系统(10)包括:允许气流进入核心舱(4)的进气管(1);通风进气壳体(2),通风进气壳体(2)具有与进气管(1)连通的进气端(2a)、与进气端(2a)相对的相对端(2b)和穿过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的中心轴线(X);以及开设在通风进气壳体(2)上的至少一条排气格栅(3)。通风进气壳体(2)在垂直于中心轴线(X)的各个平面上截取的横截面积(S)在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之间以先增大再缩小的方式变化。本发明解决了通风冷却装置无法兼顾改善进气均匀性和降低总压损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核心舱内的通风换热效率。

    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的通风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63670.6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4)的通风进气系统(10)。该通风进气系统(10)包括:允许气流进入核心舱(4)的进气管(1);通风进气壳体(2),通风进气壳体(2)具有与进气管(1)连通的进气端(2a)、与进气端(2a)相对的相对端(2b)和穿过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的中心轴线(X);以及开设在通风进气壳体(2)上的至少一条排气格栅(3)。通风进气壳体(2)在垂直于中心轴线(X)的各个平面上截取的横截面积(S)在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之间以先增大再缩小的方式变化。本发明解决了通风冷却装置无法兼顾改善进气均匀性和降低总压损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核心舱内的通风换热效率。

    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舱的通风冷却进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7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122713.4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舱(5)的通风冷却进气装置(10)。该通风冷却进气装置(10)包括:冷却气流接引管(1);进气装置壳体(2),进气装置壳体(2)具有与冷却气流接引管(1)连通的第一端(2a)、与第一端(2a)相对的第二端(2b)和穿过第一端(2a)和第二端(2b)的中心轴线(X);以及开设在进气装置壳体(2)上的至少一条排气格栅(3)。进气装置壳体(2)在壳体(2)的第一端(2a)处获得最大横截面积(Smax),而在壳体(2)的第二端(2b)处获得最小横截面积(Smin)。本发明利用排气格栅和整流结构实现气流扩压和方向偏折,缓解了当前通风冷却装置在改善进气均匀性和降低总压损失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核心机舱内的通风冷却效率。

    可调整进气装置和包括这种可调整进气装置的航空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22823319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0699889.6

    申请日:2024-04-07

    Inventor: 朱剑鋆 王岩 赵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整进气装置,用于发动机外涵引气,该可调整进气装置包括形成进气口的固定结构件,该可调整进气装置还包括进气口调整组件,进气口调整组件包括可移动部件和作动部件,作动部件与可移动部件相连接,用于驱动可移动部件相对于固定结构件移动,从而调整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其目的是通过调整进气口开口面积,减少溢流阻力,降低流量损失,改善效率,另一目的是能够无需布置下游活门,节省下游空间,从而有利于下游管路的设计和布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这种可调整进气装置的航空发动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