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4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68703.8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Inventor: 王雪琼 , 覃琴 , 龚浩岳 , 张松涛 , 高熠莹 , 于晨晨 , 张健 , 张立波 , 云雷 , 张玉红 , 韩奕 , 姜懿郎 , 黄丹 , 杨泽栋 , 金维刚 , 赵雄光 , 奚江惠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分析判断结果:如果受端电网功角受限,针对功角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电压受限,针对电压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频率受限,针对频率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本发明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基本要求,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工具两种手段,全面评估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61962.X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92 , G06N3/006 , H02J3/00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架构,将每个分布式能源作为一个智能体,并定义智能体的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S2.定义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过程中的经济学、环保型和可靠性指标,并给出综合性指标和约束条件;S3.构建强化学习网络,并进行训练,然后通过一致性协调算法,综合每个智能体的局部信息和全局目标,确保所有智能体的决策能够协调一致,并得到分布式能源的一致性协调控制策略。本发明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分布式能源的自适应协调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98275.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FACTS装置中SVC和TCSC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基于PI控制来设计SVC和TCSC的控制器,并根据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要求,构建SVC和TCSC的协调控制参数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求解SVC和TCSC的协调控制参数优化模型,得到FACTS装置中SVC和TCSC的最优协调控制参数组合。本发明将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超出约束范围的情况通过惩罚因子加入目标函数中,同时优化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侧重于对SVC与TCSC的同时运行进行协调控制,在减弱两装置之间不利交互作用的同时,改善FACTS装置的控制效果,优化效果好、自适应能力强,使得系统在面对内部的不确定性或外部的干扰时,具有足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35871.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一种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梯级水电融合改造与网架规划协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和K‑means聚类方法的典型场景生成方法,用于为梯级水电融合改造、线路扩展配置模型提供典型场景集,随后,建立了一个面向系统灵活性提升的梯级水电融合改造、线路扩展双层优化模型,包括基于多目标鲸鱼算法求解的上层配置模型以及基于McCormick凸包络松弛法的下层运行模型。最后,求解上述双层模型,得到梯级水电融合改造、线路扩展配置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灵活性与经济性的相互影响,保证梯级水电融合改造提供灵活性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547834.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33 , G06F30/337
Abstract: 一种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基于构建的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电磁暂态模型,计算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内相移角,再根据移相范围,得到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关键电气参数,最后将参数输入到电磁暂态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若仿真验证通过,则得到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关键电气参数;若仿真验证不通过,则引入修正不平衡系数对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漏磁磁导进行修正,并基于修正后的漏磁磁导重新计算内相移角。本发明通过建立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电磁暂态模型,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引入修正不平衡系数对电磁暂态模型中的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双芯对称型移相变压器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21175.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多线路混合式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安装有D‑MHUPFC的配电网在输电线路不对称短路故障下的理论短路电流值,所述不对称短路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故障、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对比实际电流值与输电线路不对称短路故障下的理论短路电流值,判断输电线路是否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若输电线路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则定位输电线路的短路故障相;根据所定位的短路故障相控制D‑MHUPFC运行。本设计能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同时对潮流控制器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设备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62229.8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短路容量比的电力系统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先构建虑节点‑系统短路容量比指标的电力系统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模型,再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构建的评估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最大新能源接入容量。本发明在准确评估系统新能源接纳能力的同时保证了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13812.9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系统惯量裕度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构建以系统最小惯量裕度与系统等效惯量的差值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基于混沌雪消融优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系统最小惯量裕度的最优值。本发明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受扰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系统最小惯量裕度值的准确性,而且有效提升了寻优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5942.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20/1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融合的机器学习虚拟电厂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多源异构数据,包括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日历信息和社会活动数据,并对历史负荷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S2.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和跨模态学习技术构建多因素融合模型,计算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日历信息和社会活动数据的融合向量;S3.构建多尺度负荷预测模型,对多尺度的预测模型构建训练集;S4.利用训练集对多尺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多尺度预测模型;S5.进行根据训练好的多尺度预测模型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还具备高精度预测、强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54092.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柔性直流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构建由上层优化模型及下层运行模型组成的柔性直流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优化模型生成线路传输灵活性与静态电压稳定性综合最优的柔性直流规划方案,并将规划方案传递至下层运行模型,下层运行模型通过时序生产模拟获取线路传输灵活性与经济性最优的运行结果,并将灵活性结果传递至上层优化模型通过改进飞蛾扑火算法进行迭代。本设计不仅可以通过将平均灵活性不足率指标及短路比指标作为优化目标,有效提高柔性直流规划的准确性,而且可以通过基于混沌映射的初始化方法,避免初始解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有效改善算法早熟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