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9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43811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差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的下侧设有温差发电器,所述空腔上侧的安装框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出风管道的热量输送通道,所述散热片上侧的热量输送通道设有覆盖腔,所述热量输送通道与所述地铁轨道连接,所述出风管道内的下端设有锥形斗。本发明通过地铁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地铁通过时所携带的气流配合进行温差发电,所发电力用于地铁隧道内的灯进行照明,实现地铁隧道能的能源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3811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差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的下侧设有温差发电器,所述空腔上侧的安装框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出风管道的热量输送通道,所述散热片上侧的热量输送通道设有覆盖腔,所述热量输送通道与所述地铁轨道连接,所述出风管道内的下端设有锥形斗。本发明通过地铁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地铁通过时所携带的气流配合进行温差发电,所发电力用于地铁隧道内的灯进行照明,实现地铁隧道能的能源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36374.2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误差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离散数学模型得到预测定子电流的增量模型,在得到脉宽调制周期内的初始值和平均值后,通过预测定子电流的增量模型可以直接得到对齐采样点的电流预测值;本发明在相电流重构过程中,尽可能减小了降低重构误差所带来的计算量,提高了相电流重构的精度,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31299.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LADRC的PMSM双矢量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机械方程得到PMSM速度环的被控状态方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转速外环的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步骤二:电流内环采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建立电流离散数学模型用以预测下一时刻的电流矢量,使用q轴无差拍方式计算矢量作用时间,同时计算第一个电压矢量V1和第二个电压矢量V2的双矢量组合与相应作用时间下的合成矢量组合,完成双矢量的电流预测。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运用于PMSM控制系统当中,电机的动态响应速度快,定子电流纹波和畸变较小,开关频率较低,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较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76001.3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预加载条件下钛合金锥形压痕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属于预加载条件下代表应变和约束因子计算方法。通过预加载压痕变形模拟,模拟预加应变条件下压痕变形过程,计算钛合金的硬度,通过公式In(H/K)=InC+nIn(εi+εr)进行线性拟合,式中H为压痕硬度,K为强度系数,C为约束因子,n为应变硬化指数,εi为预加应变量,εr为代表应变,求解约束因子和代表应变;首先计算钛合金在不同强度系数(K)、应变硬化指数(n)和预加应变(εi)条件下压痕硬度(H);然后在强度系数和应变硬化指数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对不同预加应变量条件下的硬度通过公式In(H/K)=InC+nIn(εi+εr)进行线性拟合,求解约束因子(C)和代表应变(εr)。优点:该方法快速、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43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59069.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6F13/00 , F16F13/20 , F16F15/00 , F16F15/023 , F16F15/04 , F16F15/06 , F16F9/02 , F16F9/32 , F16F9/34 , F16F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平台消除静摩擦的气动减振装置,包括主气缸、空气压缩机、对减振装置的固有频率进行调节的附加气室,节流阀作为阻尼元件使振动幅值衰减,当悬架承受外部激励致使传感器组检测到运动信息,运动信息传给控制系统,调节阀打开加速主气缸内部气压变化,提高振动衰减速率,使系统更快地趋于稳定,并且由于活塞杆直径小于主气缸内径,变压后的气体在活塞和主气缸内壁之间流动,在活塞和主气缸壁之间形成流体润滑,主气缸内部仅存在主气缸和气体、气体和活塞之间的动摩擦,成功消除活塞开始运动时以及活塞在主气缸内部往复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在振动系统中产生的静摩擦,进一步地提高了气动装置的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610532.3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PC型整流器简化计算量的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三电平NPC型整流器的数学模型以及瞬时功率理论求出网侧复功率S,负共轭复功率的微分表达式;根据前向欧拉法离散化得出k+1时刻负共轭复功率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预测值;求出k+1时刻零矢量作用下的负共轭复功率的功率误差;根据功率误差所在扇区,进行初步矢量预选;将步骤四中每组的预选矢量筛选减少为4个;循环计算k+1时刻的有功和无功预测值以及代价函数J的值,判断选择最优矢量。本发明通过减少轮询预选矢量简化了三电平中点钳位型整流器矢量选择过程中的计算量,并在传统PI基础上引入功率跟踪误差修正,从而实现准确的功率跟踪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33771.4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P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快速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当中,通过引入无模型控制思想来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状态方程,同时为简化调谐,将方程中的未知项F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设计。之后将快速矢量选择方法与双矢量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快速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算法简化。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运用于PMSM控制系统当中,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的技术优势的同时,兼具降低电机转矩脉动和减少算法耗时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493159.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两相钛合金中获得双等轴组织的方法,属于钛合金微观组织控制技术领域。首先进行等温压缩,将初始组织为三态组织的两相钛合金试件在β转变温度以下50‑250℃进行等温压缩,应变速率为0.001‑1s‑1,变形量不低于60%,压缩完成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使三态组织中的原始片层α相发生变形甚至球化。然后对等温压缩后的试件热处理,将试样在和等温压缩相同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一段时间后,然后以空冷方式进行冷却,使组织中片层α相进一步发生球化,最终得到具有两种尺寸等轴α相的双等轴组织。通过对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控制,还可以控制双等轴组织中α相的含量和尺寸。其步骤简单,成品效果好,使钛合金获得双等轴组织,有效控制和改善钛合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5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5396.1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苑俊峰 , 郭涛 , 徐振阳 , 代瑞瑞 , 耿赫然 , 康明霞 , 孟立立 , 杨玄哲 , 刘思妤 , 胡俊豪 , 刘聪 , 孔祥源 , 王浩哲 , 刘乐 , 张智慧 , 刘仁杰 , 金鹏
IPC: G01V3/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舱式航空低频三分量天然场电磁勘查系统,属于航空电磁探测技术领域。该系统的外壳子系统内布置、传感器平台子系统、控制子系统;隔振子系统位于外壳子系统内,水平轴与外壳子系统之间固定有解耦轴承,用以实现隔振子系统与外壳子系统之间的旋转解耦,隔振子系统设有向外壳子系统外部延伸的水平轴,控制子系统通过传感器平台子系统所反馈的数据,以控制隔振子系统的非线性气动隔振过程、传感器平台子系统的动态平衡、运动模型主动预测及姿态校正。发明隔振子系统采用气动悬挂隔振技术,其固有频率低至0.5Hz,能够有效的隔绝载体的振动,该隔振方法具有承载能力大、应对行程大、主动可控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