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359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320626.6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加气站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天然气压缩机组、换热器、水处理器、热水储箱、二次换热器、进水冷却器、循环水泵、连接管道及调节阀门等主要设备,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换热器进水经过水处理器处理成为软水,升温后汇总进入热水储箱,并与供热用二次换热器回水进行热交换用于供热,多余部分还可通过二次换热器带动一个沸水器提供生活饮用沸水,也可以提供生活热水,经过二次换热的压缩机冷却水再进入一个进水冷却器使其将至常温,达到冷却水进水条件。该系统利用压缩过程的间冷热量加热冷水,将提升温度的水经过二次换热,实现了能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6305.4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23/00 , F01K25/08 , F02C3/22 , F02C6/00 , F03D9/02 , F03G6/00 , F03B13/14 , F03B13/26 , F02C6/18 , C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41 , Y02A20/144 , Y02E10/38 , Y02E10/46 , Y02E10/72 , Y02E50/11 , Y02E50/12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能的海岛供能系统,包括:LNG发电系统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单元、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是一种基于LNG发电机以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组成的联合海岛供能系统,系统余热作为海水淡化单元的热源。在储能过程中,贮存LNG经蓄冷气化转化为高压天然气NG,进入NG储罐和管网系统储存备用;其次,将空气压缩间冷经过蓄冷回收冷能并节流后液化储存。在用电过程中,高压天然气NG吸热升温后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后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与压缩空气燃烧带动燃机涡轮做功;液态空气经过蓄冷和逐步吸热升温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本供能系统可同时实现岛上电能和淡水供给,并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发电输出,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和用电成本降低,与传统海岛供能系统相比具有巨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94032.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华科超能(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双储罐,涉及储热技术领域。冷热双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通过储热介质储热储冷,罐体的顶部有上进/出口,罐体的底部有下进/出口;还包括上进/出组件和下进/出组件;还包括隔离层,隔离层的密度介于高温时的所述储热介质的密度和低温时的所述储热介质的密度之间;隔离层包括多个密度调整块,相邻的两两密度调整块之间邻接。本发明的冷热双储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热介质有掺混损失的技术问题,具有#imgabs0#效率高、有效容积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94031.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华科超能(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储气装置、至少一级压缩机、至少一级膨胀机,压缩机的出口侧设置有级间回热换热器;膨胀机的入口侧设置有级间再热换热器;还包括冷热双储罐,其罐体内有蓄热介质,其罐体包括上进/出组件、下进/出组件和隔离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热用热罐,储冷用冷罐,高温的蓄热介质和低温的蓄热介质在热罐和冷罐之间循环时系统处于变压运行状态,从而造成系统的动力泵均处于变扬程运行状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具有恒压储冷储热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3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484562.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7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用于例如制硅等领域中产生的高温不稳定烟气的余热利用。该系统在蓄/释热阶段,高温烟气与填充内的蓄热介质直接接触,具有系统简单,热能品位高、使用温度域宽、成本低、蓄热效率高、操作安全等优点。该系统不仅可以把热源产生的不稳定高温烟气直接储存并稳定的输出,提高余热锅炉发电系统效率,同时也能把余热锅炉出来的高温烟气再次利用,提高热源的进气温度,大大减少用电量,提高整体机组的利用效率。也适用于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及工业高温余热利用等其他中高温蓄热领域中,同时还可以与大规模物理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能源利用梯级互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84562.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7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用于例如制硅等领域中产生的高温不稳定烟气的余热利用。该系统在蓄/释热阶段,高温烟气与填充内的蓄热介质直接接触,具有系统简单,热能品位高、使用温度域宽、成本低、蓄热效率高、操作安全等优点。该系统不仅可以把热源产生的不稳定高温烟气直接储存并稳定的输出,提高余热锅炉发电系统效率,同时也能把余热锅炉出来的高温烟气再次利用,提高热源的进气温度,大大减少用电量,提高整体机组的利用效率。也适用于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及工业高温余热利用等其他中高温蓄热领域中,同时还可以与大规模物理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能源利用梯级互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37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314731.9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天然气发动机(CNGE)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涉及发动机的新型节能技术,它采用余热换热器利用尾气和/或缸套水余热对高压气瓶输出的高压燃气进行加热,利用两级膨胀机装置(一级为变膨胀比膨胀机、一级为定膨胀比膨胀机)对高压燃气进行降压处理,以达到发动机燃烧所需的燃气压力,同时利用膨胀机对压力能和余热进行综合利用,增大发动机输出轴功,提高发动机系统效率,增加行驶里程,节约天然气消耗。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回收了80%的燃气压缩过程消耗的能量,显著提高了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42359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20626.6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加气站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天然气压缩机组、换热器、水处理器、热水储箱、二次换热器、进水冷却器、循环水泵、连接管道及调节阀门等主要设备,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换热器进水经过水处理器处理成为软水,升温后汇总进入热水储箱,并与供热用二次换热器回水进行热交换用于供热,多余部分还可通过二次换热器带动一个沸水器提供生活饮用沸水,也可以提供生活热水,经过二次换热的压缩机冷却水再进入一个进水冷却器使其将至常温,达到冷却水进水条件。该系统利用压缩过程的间冷热量加热冷水,将提升温度的水经过二次换热,实现了能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23661.7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太阳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机、高压储气室、湿化器、蒸汽发生器以及膨胀机,压缩机的入口接空气源,高压储气室通过第一阀门与压缩机连通,湿化器通过第二阀门与高压储气室连通,蒸汽发生器与湿化器连通,蒸汽发生器的热源为太阳能集热,膨胀机通过第三阀门与湿化器连通。本发明中蒸汽发生器的热源为太阳能集热,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通过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产生水蒸气加热加湿高压空气增加了系统出功量,减少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避免了太阳能蓄热装置的使用,改善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实现了太阳能热的合理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2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226305.4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23/00 , F01K25/08 , F02C3/22 , F02C6/00 , F03D9/02 , F03G6/00 , F03B13/14 , F03B13/26 , F02C6/18 , C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41 , Y02A20/144 , Y02E10/38 , Y02E10/46 , Y02E10/72 , Y02E50/11 , Y02E50/12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能的海岛供能系统,包括:LNG发电系统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单元、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是一种基于LNG发电机以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组成的联合海岛供能系统,系统余热作为海水淡化单元的热源。在储能过程中,贮存LNG经蓄冷气化转化为高压天然气NG,进入NG储罐和管网系统储存备用;其次,将空气压缩间冷经过蓄冷回收冷能并节流后液化储存。在用电过程中,高压天然气NG吸热升温后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后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与压缩空气燃烧带动燃机涡轮做功;液态空气经过蓄冷和逐步吸热升温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本供能系统可同时实现岛上电能和淡水供给,并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发电输出,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和用电成本降低,与传统海岛供能系统相比具有巨大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