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857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80008106.3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见雅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 , F01K25/10 , F01N5/02 , F01P3/20 , F01P7/16 , F02G5/00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热回收型船舶推进装置(1),其具备:冷却水循环流路(6),使冷却柴油机(3)的第1冷却水进行循环;ORC系统(2),从在冷却水循环流路(6)中循环的第1冷却水中回收废热,并且使用该废热进行发电;及控制装置(9),以与柴油机(3)的转速的增加相应地增加ORC系统(2)所回收的热量的方式控制ORC系统(2)。
-
公开(公告)号:CN10802713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80001687.2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18 , B63J3/02 , Y02T10/166 , Y02T70/72
Abstract: 废热回收系统具备:废气经济器(3),从自舶用主机引导的废气流动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配置有高压蒸汽产生器(3a)和低压蒸汽产生器(3b);第一辅助锅炉(5a),具有第一蒸汽锅筒(5a2);第二辅助锅炉(5b),其具有第二蒸汽锅筒(5b2);第一循环流路,以将第一蒸汽锅筒(5a2)用作第一蒸汽产生器(3a)的汽水分离器的方式连接;第二循环流路,以将第二蒸汽锅筒(5b2)用作第二蒸汽产生器(3b)的汽水分离器的方式连接;第三循环流路,以将第二蒸汽锅筒(5b2)用作高压蒸汽产生器(3a)的汽水分离器的方式连接;以及切换阀(TV1~TV3)和止回阀(CV1~CV6),将第一循环流路设为非流通状态而将第三循环流路设为流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91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311995.3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维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汽车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温的装置,包括热量收集传输装置、操控系统和特制车厢;所述的热量收集传输装置包括鼓风机、风管、加热器、两根热气管;所述的操控系统包括显示屏控制器、气门阀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特制车厢包括车厢、移门、履带门;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再利用传输给特制的车厢,使车厢内达到控温控压的有益效果,利于保温运输人和物,造福人类。
-
公开(公告)号:CN10664041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849650.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北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动力系统,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在气缸活塞机构上设置充气口和排气口,在充气口处设置充气阀,在排气口处设置排气阀,依次连通的工质源、相混加热器和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气缸活塞机构外,燃烧室经充气口与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连通,在气缸活塞机构的机体上设置机体冷却流体通道,在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设置排气冷却流体通道,在燃烧室上设置燃烧室冷却流体通道,机体冷却流体通道、排气冷却流体通道和燃烧室冷却流体通道串联连通且定义为三联合冷却流体通道,三联合冷却流体通道与相混加热器连通。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动力系统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利用发动机的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6900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3978.6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1/0003 , F01K9/00 , F01K23/06 , F01N5/02 , F01P3/12 , F01P3/20 , F01P7/14 , F02G5/02 , F02G5/04 , F16T1/00 , F28D2021/0094 , F28F27/02 , F28F2250/06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冷却系统(6)中的冷却流体的温度的方法,该冷却系统设置成与车辆的内燃机(2)流体连接,该冷却系统包括连接至废热回收系统(4)的冷凝器(26)的冷却回路(50)、设置成使冷却流体循环通过冷却回路(50)以及设置成用于将冷却流体冷却的散热器(54)的冷却泵(52)、旁通回路(56)、第一阀单元(58)和第二阀单元(60),其中第一阀单元(58)设置成分别控制通过散热器(54)和旁通回路(56)的冷却流体的流动,第二阀单元(60)设置成控制经过冷凝器(26)的冷却流体的流动。借助于第一温度传感器(55)确定冷却流体的冷凝器输入温度,并且借助于第二温度传感器(57)确定冷却流体的发动机输入温度。基于所确定的冷凝器输入和发动机输入的流体温度,借助于第一阀单元(58)和/或第二阀单元(60)控制冷却流体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03278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510108817.5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Inventor: 胥刘智
IPC: F02M31/087 , F02G5/02 , F02N19/04 , F02B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系统,能够在启动初期利用在燃烧室中燃烧后的尾气对进气进行加热,从而能在发动机启动初期提高进气温度、加快暖机速度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中冷器,该中冷器具有中冷器本体、空气进入口、空气排出口、尾气进入口及尾气排出口,在中冷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多条空气流动管道和多条尾气流动管道,各条空气流动管道及各条尾气流动管道分别平行贴合设置,在位于催化器的尾气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管道的中途分岔形成有尾气分岔管,在位于催化器的尾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二管道的、靠所述催化器一侧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尾气回流管,在第二管道的、比第一位置更远离催化器一侧的第二位置处设置有尾气排放管。
-
公开(公告)号:CN1044210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310393110.4
申请日:2013-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冷三联供系统。包括燃气发电机组、燃气、市电电网、吸收式溴化锂冷冻机组、热泵型离心式冷冻机组、蓄热罐、蓄冷罐、水槽,其特征在于:燃气发电机组的中温排放余热并接入吸收式溴化锂冷冻机组的吸收器和热水总管,燃气发电机组的燃烧排放烟气接入SCR装置,SCR装置的热水管并接吸收式溴化锂冷冻机组的吸收器和热水总管,燃气发电机组的低温余热水接热水总管,燃气发电机组的电力输出分接市电电网和热泵型离心式冷水机组,本发明的优点,燃气发电机组的烟气回收及其从较低温度到较高温度的余热全部利用,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保证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80%及以上水平,大幅削减CO2排放且降低NOx等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1029475.9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辽宁东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 Y02B30/625 , Y02E10/10 , Y02T10/166 , F24D3/18 , F02B63/04 , F02G5/02 , F25B15/00 , F25B30/06
Abstract: 地下能源开发耦合系统属于新能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能源开发耦合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地下能源开发耦合系统。本发明包括分布式能源子系统、风光互补控制器、蓄电池组、水位控制器、潜水泵、集水器和地下水源热泵子系统,分布式能源子系统包括燃气机、发电机、冷凝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子系统包括地下水源热泵、汽水换热器、地下水管道、回水管道的供热管道废气排放管道;天然气燃烧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发电做为地下水源热泵的电源;同时燃气机产生的烟气进入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制备出的热量为建筑物供热;吸收式热泵排放出的烟气尾气排放到冷凝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79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0192323.9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内燃机余热的活塞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热电模块(1)、集成稳压电路(2)、超级电容蓄能装置(3)、升压降压DC/DC电路(4)、负载(5)、散热肋片(6)。热电模块(1)的热端紧贴活塞内部上顶面(7),冷端面上安装有散热肋片(6),热电模块(1)利用活塞内部上顶面(7)和活塞内部气体之间的温差进行发电,热电模块(1)产生的电能经过集成稳压电路(2)进行稳压,进而为超级电容蓄能装置(3)进行稳压充电,升压降压DC/DC电路(4)使超级电容蓄能装置(3)的输出电压保持稳定,为负载(5)提供稳定的输入电压。本发明不影响内燃机正常工作,解决了活塞内部狭小空间的供电问题,为活塞优化设计提供电能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0592155.2
申请日:2017-07-19
Inventor: 徐正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30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N5/02 , F01N2240/02 , F01N2240/20 , F01N2240/36 , F01N2260/08 , F01N2410/00 , F01N2560/06 , F02M26/25 , F02M26/32 , F02M26/33 , F02M26/47 , F02M26/49 , Y02T10/16 , Y02T10/166 , F02M26/24 , F02M26/29 , F02M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包括:EGR(排放气体再循环)气体经过的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布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热交换芯部、布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并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芯部的下游侧的第二热交换芯部以及设置成允许EGR气体选择性地绕过第二热交换芯部的旁通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