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8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88559.8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 , F02M35/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发动机进气道及车辆,该发动机进气道包括稳压腔、进气总管和多个进气支管,多个进气支管沿预设方向依次连通稳压腔;进气总管设置于稳压腔沿预设方向的一端且与稳压腔连通,进气总管靠近进气支管一侧的内管壁上凸设有凸起。气体进入到进气总管内后,凸起提前对进气总管内的气流进行导流,改变部分空气的气流方向,使气流向靠近进气支管的一侧偏离,进而使空气提前调整方向进入靠近进气总管的进气支管内,增加靠近进气总管的进气支管的进气分量,进而使的每个进气支管的进气量更加均匀,大大提升了发动机的进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53097.2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机油温度控制装置,该车辆中发动机的机油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废气产生模块、储液罐、排气入口、排气出口、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冷却液管道、机油入口、气体管道、机油出口和机油管道;废气产生模块的废气输出口与排气入口连通;废气产生模块用于产生燃烧废气;储液罐的冷却液输出口与冷却液入口连通;储液罐用于存储冷却液;机油管道与至少部分气体管道交叠设置,以及机油管道与至少部分冷却液管道交叠设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机油管道与至少部分冷却液管道和至少气体管道交叠设置的方式,使机油温度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同时提高能量利用率,节能环保,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66510.7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塞冷却喷嘴及活塞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介质容置结构,底端设置有与主油道连通的入口;喷嘴导流管,连接于所述冷却介质容置结构远离的所述入口的一端;柱塞,活动连接在所述冷却介质容置结构中,与所述冷却介质容置结构的内腔形成油腔,所述油腔与所述入口连通;调节驱动机构,输出端与柱塞连接传动,用于感温并驱动柱塞移动;所述柱塞在所述油腔内冷却介质的压力以及所述调节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共同作用下,活动限制冷却介质自所述油腔向所述喷嘴导流管输送的流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活塞冷却喷嘴及活塞冷却装置,以实现根据活塞实际热负荷以及冷却介质的压力,控制向活塞输送的冷却介质流量,改善过度冷却和冷却不足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7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590823.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张紧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张紧轮组件包括:连接臂;张紧轮,张紧轮与连接臂的第一端连接,张紧轮可相对连接臂转动地设置;基座,基座与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惰轮总成,惰轮总成与基座连接,惰轮总成相对基座可转动地设置,惰轮总成与张紧轮位于同一侧,惰轮总成与张紧轮之间形成对传送带进行张紧的张紧空间。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张紧轮组件上集成惰轮总成,张紧轮组件可同时实现张紧功能和防止轮系打滑、异响等问题的功能,本方案的自动紧张轮占用空间较小,用于布置发动机轮系时可有效减少轮系布置的占用空间,使得发动机结构更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57924.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带轮及传动系统,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具有沿皮带轮本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轮槽,轮槽适于与皮带配合装配以使轮槽的侧壁与皮带的侧壁抵接,且轮槽两侧侧壁均具有可转动地调节部,调节部与轮槽的底壁夹角可调。由此,该皮带轮的轮槽侧壁设有可转动地调节部,通过转动调节部可以改变调节部与轮槽底壁之间的夹角,即改变皮带侧壁接触面与轮槽底壁之间的夹角,使得调节部可以加紧皮带以提高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皮带与皮带轮之间传递力矩,间接提高了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结合力,使得皮带与皮带轮结合更加紧密、配合更加可靠,且不会对皮带轮轴承载荷产生影响,避免了轴承载荷过高对皮带轮使用寿命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80423.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收集器总成、发动机和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机油收集器总成包括:吸油管和连接座,吸油管可摆动地连接于连接座,且吸油管适于通过连接座与机油泵连通,当车辆在加减速、急转弯、上下坡等特殊工况下时,机油盘内的机油会发生倾斜,吸油管的球头管段可相对连接座摆动,以实现吸油管与机油同步倾斜,保持吸油管的吸油口始终位于机油的液面下方,以降低机油吸空的风险,便于机油顺利地进入发动机内,从而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8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22608.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花塞技术领域,公开了火花塞装置、具有其的车辆及火花塞安装角度调节方法,火花塞装置包括火花塞组件和调节组件,火花塞组件包括火花塞和侧电极,侧电极固定连接于火花塞,侧电极包括连接部和弯曲部,连接部连接于火花塞的侧面且沿火花塞的轴向延伸,弯曲部朝向火花塞的轴线弯曲且沿火花塞的径向延伸;调节组件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能够驱动火花塞绕轴线转动,以使侧电极朝向预设角度,当侧电极朝向预设角度时,弯曲部始终平行于燃烧器内气体的流动方向。本发明的火花塞装置及火花塞安装角度调节方法,能够对火花塞的侧电极朝向进行实时调节,以匹配发动机不同工况,利于优化气缸的缸内燃烧质量,提升车辆的发动机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87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72585.2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防机油吸空的收集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油壳体、机油收集器总成和信息收集模块;油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机油的储油腔;机油收集器总成包括收集器主体和旋转阀,收集器主体设有阀座主体和若干机油收集管总成,阀座主体围成阀座腔,每个机油收集管总成均与阀座腔相连通,旋转阀匹配安装于阀座腔内,旋转阀围成阀门腔,阀门腔连通机油泵,旋转阀能够绕工作轴线旋转,使至少一个机油收集管总成连通阀门腔;信息收集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油壳体的倾斜角度的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油壳体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旋转阀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工况,控制旋转阀转动,以防止机油吸空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3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30583.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油收集装置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油收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机油收集系统包括机油收集装置,机油收集装置包括:机油收集管,机油收集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法兰,第二管段的第一端与第一管段的第二端连通,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与油底壳内部形成的储油空间连通,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地设置;驱动器总成,驱动器总成与第一管段连接,驱动器总成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驱动法兰连接,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一管段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带动第二管段绕第一管段的中心轴线转动预设角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油收集系统存在较大的机油吸空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19577.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发动机总成,其中,系统包括:中冷器,中冷器的流量入口处设置有中冷前进气管,中冷器的流量出口处设置有中冷后出气管,气缸进气总管,气缸进气总管通过中冷后出气管与中冷器连通,设置有中冷旁通阀的旁通连接管路,旁通连接管路的进气口与中冷前进气管选择性连通,旁通连接管路的出气口与中冷后出气管选择性连通,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旁通连接管路的旁通中冷进气量控制中冷旁通阀的开度。本发明的中冷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调节中冷后的气体温度,提升节气门前的温度,以抑制中冷后冷凝水的产生及其带来的燃烧异常和油耗恶化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