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叶排序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32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94494.X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叶排序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轮盘上的测改动叶集合的第一排序,以及测改动叶集合在第一排序下的第一不平衡量;获取轮盘的第二不平衡量并根据第一不平衡量和第二不平衡量得到轮盘和轮盘上全部动叶的总的第三不平衡量;响应于第三不平衡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不平衡量阈值,根据第一排序获取轮盘的目标动叶排序。降低了不平衡量对于轮盘的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而降低了轮盘以及全部动叶的总的不平衡量对于轮盘所属的燃气机组的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提高了燃气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优化了燃气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燃气机组的性能。

    燃气轮机叶片及燃气轮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8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77525.8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叶片及燃气轮机,包括叶片体和多个扰流件,叶片体内具有冷却通道,多个扰流件设在冷却通道内,多个扰流件在叶片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扰流件上设有冷却孔,冷却孔与冷却通道连通,且多个扰流件上的冷却孔相互连通。本发明的燃气轮机叶片,可以提高叶片的冷却效率。

    一种燃气轮机静叶结构及压气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067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137665.8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静叶结构,包括多个静叶,轮毂,设置在轮毂上的多个配合结构,以及补偿组件,静叶包括第一叶片类型的第一叶片和第二静叶类型的第二叶片,配合结构与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对应设置,将第一叶片的底部或第二叶片的底部定位至轮毂的静叶预设位置,补偿组件设置于第二叶片与配合结构限定的空间中,以补偿第二叶片与配合结构之间的气流损失。该申请通过设置配合结构和补偿组件,使得该静叶结构适用不同类型静叶,从而能够在不更换轮毂和压气机气缸的情况下,变更静叶形式。

    透平和燃气轮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15746.5

    申请日:2021-11-25

    Inventor: 徐志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平和燃气轮机,所述透平包括透平轴、动叶和连接件,所述动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动叶沿所述透平轴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透平轴上,多个所述动叶中的至少两个形成动叶组;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动叶的叶身上,同一所述动叶组中的多个所述动叶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平具有运行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叶片铸造工艺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4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70924.X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叶片铸造工艺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叶片铸造的至少一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基于所述工艺参数生成输入序列数据;将所述输入序列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工艺质量预测模型,获得所述工艺质量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铸件合格率和锻造缺陷发生概率;其中,所述工艺质量预测模型为变换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工艺质量预测模型已经预先学习得到基于叶片铸造工序的工艺参数,对铸件合格率和锻造缺陷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的能力;基于所述预测铸件合格率和所述锻造缺陷的发生概率,对所述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叶片的锻造合格率,减少透平叶片铸造工艺开发迭代频次及周期。

    叶片、透平及燃气轮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9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41412.1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透平及燃气轮机,所述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凹肋和凸肋,叶片本体具有内腔,叶片本体的内腔中具有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腔室,腔室具有沿气流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有多个通孔;凹肋设在至少部分腔室的第二侧壁上;凸肋设在腔室的至少部分侧壁上;在同一个腔室中,位于第一侧壁上的通孔和位于第二侧壁上的通孔在气流方向上错位设置;当腔室的第二侧壁上具有凹肋时,位于该腔室中第一侧壁上的通孔和位于该腔室中第二侧壁上的凹肋在气流方向上相对设置。本发明公开的叶片,能够提高扰流效果和冷却能力,换热效率高,降低叶片的热负荷。

    陶瓷型芯高低温同步强化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9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3482.2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陶瓷型芯高低温同步强化方法,包括:将待强化的陶瓷型芯浸入到高低温同步强化溶液中,进行真空浸渍;将浸渍后的陶瓷型芯进行光固化,最终得到强化后的陶瓷型芯;其中所述高低温同步强化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光固化树脂、纳米SiO2、纳米Al2O3、氮化硅晶须;将光固化树脂放入超声波分散设备中,边搅拌边按比例依次加入氮化硅晶须、纳米SiO2、纳米Al2O3;步骤3:启动超声波分散设备,对原料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分散均匀的高低温同步强化溶液。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光固化树脂为载体,纳米SiO2、纳米Al2O3、氮化硅晶须为高温增强剂的一次强化方案,显著简化了强化工序,避免了薄壁陶瓷型芯在热固化过程中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