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8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1259873.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永健 , 郑新国 , 刘竞 , 谢永江 , 蔡德钩 , 姚建平 , 楼梁伟 , 石越峰 , 杨德军 , 刘相会 , 曾志 , 李书明 , 胡家林 , 周骏 , 郁培云 , 饶云兵 , 潘锋 , 王财平 , 王成 , 胡振威 , 侯志刚 , 刘占刚 , 许国仑 , 吴湖 , 马万里 , 周程达 , 董武 , 贡照华 , 徐伟昌 , 黄安宁 , 崔政清 , 李键 , 王健 , 刘克飞 , 孙景桐 , 王永华 , 张志远 , 刘文 , 潘卫 , 杨健文 , 王峰 , 洪剑 , 王有能 , 管曙刚 , 赵康云
IPC: E01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拉拽式横向纠偏方法,包括:第一锚杆,第一锚杆的一端锚固在待纠偏无砟轨道底座的锚杆孔内,待纠偏无砟轨道底座的锚杆孔为靠既有结构一侧的横向锚杆孔;第二锚杆,第二锚杆的一端锚固在既有结构的锚杆孔内,既有结构的锚杆孔为靠待纠偏无砟轨道底座一侧的横向锚杆孔;拉拽组件,拉拽组件安装在第一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锚杆的另一端之间,用于为待纠偏无砟轨道提供朝向既有结构的拉拽力。本发明可利用邻线进行拉拽式纠偏,不需要设置反力结构;本发明将锚杆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上,然后安装其他配套工装,因此工程量小、施工快捷、对路基和基础网支柱无扰动;同时,可以避免现有设置反力结构常受限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87335.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刘竞 , 李书明 , 窦东斌 , 蔡德钩 , 戴宗林 , 张驰 , 谢永江 , 姚建平 , 楼梁伟 , 梁晨 , 魏少伟 , 陆满成 , 洪剑 , 潘永健 , 张立刚 , 陈敏 , 包国杰 , 杨德军 , 奎海鹏 , 王邦胜 , 侯志刚 , 杨冀超 , 刘文 , 刘相会 , 张永朝 , 邓青山 , 李康 , 周骏 , 李洪福 , 郁培云 , 丁威 , 张文达 , 张旭 , 柴金川 , 刘博影 , 方金 , 冯国玖 , 董恩江 , 饶云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高铁沉降无砟渡线道岔精准抬升方法,包括确定无砟渡线道岔抬升范围和抬升量,布设应变片和注浆填充孔;道岔的非双线整体结构区段沿线路方向按左右非对称之字形间隔设注浆抬升孔;双线整体结构区段按矩形间隔设注浆抬升孔;按道岔转辙、连接、辙叉和渡线部划区,选择相适应的注浆材料对各区抬升;监控道岔不同部位混凝土拉应变,据此调整抬升顺序和高度,使道岔混凝土不开裂;抬升完成后调试道岔,若无法工作,则进行局部补抬,直至道岔正常工作;抬升至目标线形后,向注浆填充孔内填充高流动性低膨胀性注浆材料。本发明解决了无砟渡线道岔抬升精度控制差难题,保证抬升后轨道结构稳定性,不影响道岔正常工作及次日准点通车。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17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1259873.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永健 , 郑新国 , 刘竞 , 谢永江 , 蔡德钩 , 姚建平 , 楼梁伟 , 石越峰 , 杨德军 , 刘相会 , 曾志 , 李书明 , 胡家林 , 周骏 , 郁培云 , 饶云兵 , 潘锋 , 王财平 , 王成 , 胡振威 , 侯志刚 , 刘占刚 , 许国仑 , 吴湖 , 马万里 , 周程达 , 董武 , 贡照华 , 徐伟昌 , 黄安宁 , 崔政清 , 李键 , 王健 , 刘克飞 , 孙景桐 , 王永华 , 张志远 , 刘文 , 潘卫 , 杨健文 , 王峰 , 洪剑 , 王有能 , 管曙刚 , 赵康云
IPC: E01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拉拽式横向纠偏方法,包括:第一锚杆,第一锚杆的一端锚固在待纠偏无砟轨道底座的锚杆孔内,待纠偏无砟轨道底座的锚杆孔为靠既有结构一侧的横向锚杆孔;第二锚杆,第二锚杆的一端锚固在既有结构的锚杆孔内,既有结构的锚杆孔为靠待纠偏无砟轨道底座一侧的横向锚杆孔;拉拽组件,拉拽组件安装在第一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锚杆的另一端之间,用于为待纠偏无砟轨道提供朝向既有结构的拉拽力。本发明可利用邻线进行拉拽式纠偏,不需要设置反力结构;本发明将锚杆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上,然后安装其他配套工装,因此工程量小、施工快捷、对路基和基础网支柱无扰动;同时,可以避免现有设置反力结构常受限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62892.9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张驰 , 刘竞 , 李书明 , 潘永健 , 赵彦旭 , 蔡德钩 , 姚建平 , 楼梁伟 , 李铁军 , 王财平 , 杲斐 , 陈向军 , 侯志刚 , 王成 , 胡振威 , 潘锋 , 付崇瑞 , 尚潍 , 吴湖 , 包国杰 , 洪剑 , 柴金川 , 赵康云 , 李铭 , 杨德军 , 刘相会 , 周骏 , 窦东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融雪道岔临界运行策略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铁路融雪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构建试验环境的试验箱、道岔试验板、钢轨、加热管道、外部加热源以及设置于道岔试验板内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平行接触设置,且沿加热管道的轴线方向和深度方向阵列设置,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加热源、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本发明在道岔试验板内沿加热管道的轴线方向和深度方向阵列设置有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并获得道岔试验板的温度应力,对比道岔试验板的最大温度应力与道岔试验板强度的关系,确定不同环境温度下加热融雪中所述道岔试验板的临界加热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49988.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张驰 , 刘竞 , 徐伟昌 , 王有能 , 郭超 , 蔡德钩 , 谢永江 , 胡建红 , 李书明 , 邓青山 , 文秋亮 , 楼梁伟 , 成尔吉 , 潘永健 , 袁峰 , 窦东斌 , 郭兆民 , 张玉贞 , 王金凤 , 石越峰 , 杨冀超 , 陈向军 , 冯杰 , 任勃 , 冯浩 , 潘锋 , 刘永刚 , 侯志刚 , 王成 , 胡振威 , 柴金川 , 杨德军 , 李康 , 刘相会 , 周骏 , 饶云兵 , 郁培云 , 李颖 , 张旭 , 李诗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有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装置及整治方法,在翻浆冒泥病害处自道砟开挖至基床,整治装置包括自基床至道砟依次设置的下层高强防水卷材、中粗砂填充层、上层高强防水卷材和中粗砂保护层;下层高强防水卷材和上层高强防水卷材均包括至少一层高强橡胶沥青层和至少一层纤维层。本发明采用两层高强防水卷材作为防水结构,上面一层防止雨水下渗入基床,下面一层防止下部软弱基床冒浆至道床。高强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低温柔性、抗穿孔性和抗刺穿性,可有效防止翻浆冒泥病害复发,提高有砟轨道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7896082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22405250.1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刘竞 , 李书明 , 潘永健 , 赵彦旭 , 杨德军 , 蔡德钩 , 姚建平 , 楼梁伟 , 刘相会 , 周骏 , 窦东斌 , 王财平 , 侯志刚 , 王成 , 胡振威 , 潘锋 , 付崇瑞 , 尚潍 , 吴湖 , 包国杰 , 陈敏 , 刘文 , 牛魁雄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更换的过渡扣件,包括:调高垫板、锚固螺栓和扣件;调高垫板上表面设置扣件,调高垫板放置于所要更换轨枕两侧的道床板上,调高垫板上设置锚固螺栓,锚固螺栓将调高垫板固定于道床板上;调高垫板调整高度以承托所要更换轨枕所承托的钢轨,并通过扣件固定并调节钢轨的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单根双块式轨枕更换的复杂工序和材料等强等工作分解到多个天窗内实施,从而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作业质量,保证了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6350443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613249.8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张驰 , 刘竞 , 李书明 , 潘永健 , 赵彦旭 , 蔡德钩 , 姚建平 , 楼梁伟 , 李铁军 , 王财平 , 杲斐 , 陈向军 , 侯志刚 , 王成 , 胡振威 , 潘锋 , 付崇瑞 , 尚潍 , 吴湖 , 包国杰 , 洪剑 , 柴金川 , 赵康云 , 李铭 , 杨德军 , 刘相会 , 周骏 , 窦东斌
IPC: G01N25/00 , G01M99/00 , G01B11/16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融雪道岔临界运行策略试验装置,属于铁路融雪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构建试验环境的试验箱、道岔试验板、钢轨、加热管道、外部加热源以及设置于道岔试验板内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平行接触设置,且沿加热管道的轴线方向和深度方向阵列设置,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加热源、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在道岔试验板内沿加热管道的轴线方向和深度方向阵列设置有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并获得道岔试验板的温度应力,对比道岔试验板的最大温度应力与道岔试验板强度的关系,确定不同环境温度下加热融雪中所述道岔试验板的临界加热温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