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49988.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张驰 , 刘竞 , 徐伟昌 , 王有能 , 郭超 , 蔡德钩 , 谢永江 , 胡建红 , 李书明 , 邓青山 , 文秋亮 , 楼梁伟 , 成尔吉 , 潘永健 , 袁峰 , 窦东斌 , 郭兆民 , 张玉贞 , 王金凤 , 石越峰 , 杨冀超 , 陈向军 , 冯杰 , 任勃 , 冯浩 , 潘锋 , 刘永刚 , 侯志刚 , 王成 , 胡振威 , 柴金川 , 杨德军 , 李康 , 刘相会 , 周骏 , 饶云兵 , 郁培云 , 李颖 , 张旭 , 李诗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有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装置及整治方法,在翻浆冒泥病害处自道砟开挖至基床,整治装置包括自基床至道砟依次设置的下层高强防水卷材、中粗砂填充层、上层高强防水卷材和中粗砂保护层;下层高强防水卷材和上层高强防水卷材均包括至少一层高强橡胶沥青层和至少一层纤维层。本发明采用两层高强防水卷材作为防水结构,上面一层防止雨水下渗入基床,下面一层防止下部软弱基床冒浆至道床。高强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低温柔性、抗穿孔性和抗刺穿性,可有效防止翻浆冒泥病害复发,提高有砟轨道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69534.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李书明 , 刘竞 , 徐伟昌 , 王有能 , 张旭 , 张驰 , 郭超 , 蔡德钩 , 谢永江 , 胡建红 , 文秋亮 , 楼梁伟 , 成尔吉 , 潘永健 , 袁峰 , 窦东斌 , 石越峰 , 刘富华 , 夏帮庆 , 徐永杰 , 杨冀超 , 谭诗宇 , 冯杰 , 任勃 , 冯浩 , 李广辉 , 杨尚福 , 刘永刚 , 沈伟 , 王晨 , 胡振威 , 潘锋 , 柴金川 , 杨德军 , 刘相会 , 周骏 , 饶云兵 , 郁培云 , 李颖 , 邓青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砟道床翻浆冒泥整治分层注浆加固方法,包括:在所要整治的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区域钻取注浆孔;通过插设于注浆孔中不同深度的注浆管,依次对翻浆冒泥区域的表层、中层和下层分别注入表层快硬注浆材料、中层注浆材料和下层注浆材料;待注浆材料完全凝结,实现对翻浆冒泥区域的加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非开挖式的注浆加固方式,能够避免浆液返浆、污染轨道基床,避免拆除有砟轨道基床,在既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打孔注浆,可以利用天窗时间对有砟轨道基床的软化及翻浆冒泥病害实现加固整治,能够提高注浆加固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649962.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张驰 , 刘竞 , 徐伟昌 , 王有能 , 郭超 , 蔡德钩 , 谢永江 , 胡建红 , 李书明 , 邓青山 , 文秋亮 , 楼梁伟 , 成尔吉 , 潘永健 , 袁峰 , 姚建平 , 窦东斌 , 郭兆民 , 张玉贞 , 王金凤 , 梁雪江 , 石越峰 , 王邦胜 , 武建新 , 冯浩 , 潘锋 , 刘永刚 , 柴金川 , 杨德军 , 刘相会 , 周骏 , 郁培云 , 李康 , 李颖 , 张旭 , 饶云兵 , 冯国玖 , 李诗卉 , 段林锋 , 汤东山 , 张春亮 , 阴霄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有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装置及整治方法,在翻浆冒泥病害处自道砟开挖至基床,整治装置包括自基床至道砟依次回填的第一乳化沥青砂防水层、第一封层乳化沥青、中粗砂填充层、第二乳化沥青砂防水层、第二封层乳化沥青和中粗砂保护层;第一乳化沥青砂防水层和第二乳化沥青砂防水层均由乳化沥青和矿料均匀混合制成。本发明通过采用两层乳化沥青砂防水层作为防水结构,上面一层防止雨水下渗入基床,下面一层防止下部软弱基床冒浆至道床。乳化沥青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低温弯曲抗裂性、弯曲变形性,可有效防止翻浆冒泥病害复发,提高有砟轨道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8252.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轶科 , 姚建平 , 丁有康 , 徐旸 , 靳昊 , 石越峰 , 郄录朝 , 郑新国 , 王晓凯 , 魏少伟 , 吕宋 , 耿琳 , 韩宏洋 , 潘永健 , 贾斌 , 张志超 , 张也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有砟轨道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决策方法,包括:采用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建立捣固稳定装置‑有砟道床耦合计算模型;现场采集待作业区段的道床支承刚度参数,将测试结果代入模型,使模型的初始道床支承状态与实测结果相拟合;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将多种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作为不同工况输入至模型中,对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影响下的有砟道床与轨枕的力学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基于模型计算出不同大机捣稳组合模式作业下有砟道床状态指标参数;将计算结果代入至道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中,根据计算结果比选得出最佳大机捣稳组合作业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27630.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竞 , 郑新国 , 李书明 , 窦东斌 , 杨怀志 , 靳昊 , 黄安宁 , 蔡德钩 , 姚建平 , 谷永磊 , 潘永健 , 刘克飞 , 朱星盛 , 张驰 , 王健 , 杨德军 , 姜子清 , 熊亮 , 谢良瑾 , 谢永江 , 楼梁伟 , 刘吉元 , 刘浩 , 马超锋 , 柴金川 , 曹渊东 , 郭超 , 李斯 , 牛亚彬 , 孙景桐 , 张也 , 李康 , 石越峰 , 李瑞峰 , 杨尚福 , 赵康云 , 孙宣 , 刘瑞 , 刘相会 , 彭勃 , 冯国玖 , 周锋 , 施文杰 , 韩正国 , 牛魁雄 , 车树鑫 , 杜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端刺区摩擦板下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轨道结构特征划分缺陷检测范围,进行冲击回波检测,提取并分析反射信号,形成缺陷区域的云图;选取云图的典型脱空位置进行钻孔,持续注入聚氨酯待渗透至疏松层且固化后,采用空心钻头取芯;测量芯样中聚氨酯以及聚氨酯与碎石混合体的厚度,确定脱空层和疏松层的厚度;针对混合体中的聚氨酯进行提取分离,测量并计算得到疏松层的孔隙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能检测摩擦板下脱空范围、脱空高度,还能定量测出疏松层厚度及其空隙率,从而准确评判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端刺摩擦板下的密实程度,对于科学指导养护维修和注浆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46237.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晓凯 , 丁有康 , 施文杰 , 楼梁伟 , 杨立光 , 蔡德钩 , 王宜军 , 黄贤喆 , 郑新国 , 石越峰 , 厉以铖 , 苏井发 , 董成忠 , 贾斌 , 张也 , 何复寿 , 杨轶科 , 巩超 , 董恩江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阶段轨道检查仪里程校正特征及存在不足,公开了一种轨道检查仪里程定位装置,可稳固地安装在多种尺寸的轨道检查仪车体横梁上。在此基础上,基于线路贯通里程控制体系和卫星实时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轨道检查仪里程误差快速校正方法,可实现卫星信号良好区段线路任意位置处轨道检查仪里程误差的实时、准确校正,大幅提高工务人员轨道检测效率,为铁路精确维修工作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441468.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高铁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铁路设计指标参数集、区域气象数据集、沥青混凝土载荷基础参数集;初定高速铁路路基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的组合参数,基于铁路设计指标参数集、区域气象数据集和沥青混凝土载荷基础参数集,对组合参数进行参数验算,参数验算的类型包括:底层弯拉损伤验算、材料低温开裂验算、表层被动拉伸验算;根据参数验算的结果,判断组合参数(56)对比文件王献庄.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防治的现状分析.科学之友(B版).2008,(第02期),第49+51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1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08829.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竞 , 李书明 , 郑新国 , 张立刚 , 龙东升 , 童忆南 , 窦东斌 , 蔡德钩 , 董武 , 陈晓林 , 靳昊 , 杜香刚 , 柴金川 , 吴斌 , 赵勇智 , 周骏 , 沈伟 , 徐永杰 , 孟鑫 , 潘永健 , 张旭 , 于强 , 张驰 , 程冠之 , 邓青山 , 楼梁伟 , 刘相会 , 郁培云 , 刘吉元 , 杨德军 , 迟伟 , 饶云兵 , 李洪福 , 张文达 , 曹渊东 , 石越峰 , 李斯 , 郑新华 , 牛亚彬 , 张也 , 李瑞峰 , 孙宣 , 刘瑞 , 施文杰 , 韩正国 , 胡家林 , 王万财 , 陈颜 , 丁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排水设施的硫酸盐侵蚀防护修复方法,包括:在待修复边坡排水沟的两端设置挡水墙,清除排水沟内杂物、凿除侵蚀部位混凝土结构,并修补排水沟的基层;沿排水沟布设注浆管,且通过注浆管向边坡排水设施底部与土体的接触面灌注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硬化后形成防渗隔离层;根据测试得到硫酸盐的浓度,在基层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涂聚合物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乳液,或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再热融铺设防水卷材,或再将防水卷材热融铺贴固定并整体覆盖至表面;拆除挡水墙、完成修复。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消除了既有病害,增强了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极大提升了特殊地质结构条件下混凝土设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14838.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新国 , 张立刚 , 刘竞 , 靳昊 , 窦东斌 , 龙东升 , 周骏 , 陈晓林 , 潘永健 , 李书明 , 张旭 , 吴斌 , 李广辉 , 赵勇智 , 蔡德钩 , 徐永杰 , 张驰 , 孟鑫 , 姚建平 , 邓青山 , 刘赞群 , 楼梁伟 , 郑克仁 , 刘相会 , 郁培云 , 刘吉元 , 车树鑫 , 杨德军 , 饶云兵 , 向功坤 , 李洪福 , 张文达 , 曹渊东 , 石越峰 , 李斯 , 郑新华 , 牛亚彬 , 张也 , 李瑞峰 , 孙宣 , 刘瑞 , 叶晓宇 , 施文杰 , 柴金川 , 韩正国 , 胡家林 , 王万财 , 陈颜 , 丁威 , 郭飞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充填层的竖向反射裂缝修复方法,包括:在轨道板覆盖情况下,清除切缝位置对应的已产生竖向反射裂缝的充填层部分;采用清理设备连接中空管道对空腔及切缝进行清理;向切缝注入柔性填充材料形成对切缝的柔性填充;对空腔的边缘进行封边,并留设灌注孔和排气孔;向封边内的空腔灌注修复材料,灌注至排气孔溢浆以确保灌注饱满;在修复材料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封边,完成对充填层的修复。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切缝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避免了水渗入轨道下部引发的次生病害,显著提升了充填层的耐久性能,避免了切缝位置处充填层的持续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124593.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
Inventor: 郑新国 , 刘竞 , 李书明 , 窦东斌 , 靳昊 , 杨怀志 , 刘赞群 , 张立刚 , 蔡德钩 , 龙东升 , 董武 , 潘永健 , 朱星盛 , 张驰 , 谷永磊 , 代冲 , 古文超 , 吴斌 , 李广辉 , 赵勇智 , 陈敏 , 姚建平 , 楼梁伟 , 梁晨 , 童忆南 , 于强 , 魏少伟 , 张旭 , 刘文 , 王有能 , 陆满成 , 洪剑 , 薛广斌 , 文秋亮 , 王峰 , 牛魁雄 , 包国杰 , 杨德军 , 郭超 , 朱奇炯 , 刘相会 , 邓青山 , 张永朝 , 李康 , 周骏 , 李洪福 , 郁培云 , 饶云兵 , 向功坤 , 李斯 , 胡家林 , 叶晓宇 , 丁威 , 张文达 , 陈颜 , 柴金川 , 刘博影 , 冯国玖 , 何庆 , 王万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填充层与轨道板间界面连接性能的方法,包括:准备与轨道板底板尺寸一致且双面可渗透吸附水泥浆的隔离布;对轨道板混凝土进行振捣平整后,将隔离布平铺于轨道板板底,使轨道板混凝土表面富浆层渗透至隔离布,与隔离布形成强粘结的致密水泥浆层;将底部粘接有隔离布的轨道板进行铺设、精调和封边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内部上浮浆体渗透至已粘结轨道板底面的隔离布,浆体中部分水分被隔离布吸收并蒸发,上浮气泡在隔离布处消纳破泡,使自密实混凝土上表面密实度得以提高,并与隔离布形成强粘结的气泡泌水浮浆消纳层。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填充层与轨道板间界面连接性能,延长轨道结构的服役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