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场站和储能电站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95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2524.1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和储能电站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主网架仿真模块、控制保护仿真模块、新能源场站仿真模块和储能升压站仿真模块;主网架仿真模块,用于对新能源场站和储能升压站中的网络架构进行数字仿真;控制保护仿真模块,用于在新能源场站和储能升压站的电压等级链路中选择保护配置类型和控制配置类型最多的链路进行控制保护配置的实物仿真;新能源场站仿真模块,用于对新能源场站的风光发电单元进行数字仿真;储能升压站仿真模块,用于对储能升压站中储能功率设备的运行特性进行仿真。通过本发明,提高仿真系统的准确性,降低电力系统实物仿真成本。

    电热储能供热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8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5960.6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电热储能供热装置,包括底座、箱体、电热组件、供热组件和驱动组件,箱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电热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箱体第一开口上,且电热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供热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箱体第二开口上,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驱动组件与供热组件活动连接,驱动组件具有驱动供热组件与箱体相抵接第一状态及与箱体分离的第二状态,本发明在对电热储能供热装置检修或维护时,通过将电热组件和供热组件从箱体上拆分开来,便可实现对箱体内电热组件和供热组件的检修或维护,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供热组件可实现供热组件与箱体的连接与分离,易于工作人员进行维护,降低了维护难度,提高了维护效率。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管束集装箱运输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9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337003.X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管束集装箱运输安全评估方法,本发明在判断待评估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管束集装箱满足目标氢安全装载条件的基础上对氢装载过程进行安全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待评估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管束集装箱的实际氢装载操作过程的操作效率,进而在氢装载过程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待评估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管束集装箱的运输安全的评估。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管束集装箱的运输安全评估。

    一种地热能取热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026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850869.9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能取热井。这种地热能取热井可以实现杂质清理,避免内部堵塞,保证取热井的正常工作。上述地热能取热井包括:井体、换热器、管道组件和除垢组件,换热器设置于井体,一端位于井体的空腔,另一端伸出井体外;管道组件设置于井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伸入空腔,向空腔供给冷水,出水管伸入空腔,用于将热水排出;除垢组件包括回转机构和刮板机构,回转机构设置于井体,多个刮板机构设置于回转机构上,回转机构用于带动刮板机构转动将空腔壁面的污垢刮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热能取热井不能对积累的杂质进行清理,导致内部出现堵塞现象,影响取热井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一种含二茂铁的液晶高分子单体、聚合物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9371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3989.8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二茂铁的液晶高分子单体、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向n‑溴‑1‑n烷醇引入保护剂,与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反应,得到乙烯基对苯二甲酸衍生物;去除乙烯基对苯二甲酸衍生物的保护剂,与二茂铁甲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二茂铁的液晶高分子单体,再通过聚合得到含二茂铁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单体聚合完全、具备良好液晶性、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的优点,转化率高,分散度较窄,适用于工业生产,可应用于电极材料的制备。

    一种储能变流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319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0392.4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本发明结合目标超局部模型和改进广义对称双矢量调制方法处理,可以得到对应的参考电压所在扇区的第一电压候选矢量序列和第二电压候选矢量序列,相比于传统对称双矢量方案,通过引入了广义双矢量,能够获得在高调制比下更好的稳态效果,谐波含量大幅降低。最后,在考虑了频率控制的预设目标函数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电压候选矢量序列和第二电压候选矢量序列可以生成用于控制储能变流器的电流的每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将改进广义对称双矢量调制方法与无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储能变流器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的稳态性能。

    三维金属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926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92067.1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维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该负极制备时,以凯芙拉纤维为原料,用二甲基亚砜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液对其进行分散制备凯芙拉纤维分散液;然后将凯芙拉纤维分散液经过抽滤处理得到凯芙拉纤维薄膜,利用该薄膜为滤膜,将导电材料溶液倒入滤膜上过滤,后清洗滤膜得到凯芙拉纤维/导电复合膜;或者将凯芙拉纤维分散液与导电材料溶液混合均匀,抽滤处理得到凯芙拉纤维/导电复合膜;最后将金属锂电沉积到凯芙拉纤维/导电复合膜上,即得三维金属锂负极。该负极的凯芙拉纤维薄膜丰富的酰胺官能团能够在锂离子的嵌入/脱出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产生,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