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8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84800.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月份及流量级分布的河道糙率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研究河段水文和河道地形资料;确定研究河段上游控制断面年内月流量范围,并对每个月流量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流量级;得到上游控制断面时间段‑流量过程集合以及下游控制断面时间段‑水位过程集合,建立一维水动力模型,对研究河段进行水文情势模拟;计算得到研究河段年内不同月份不同流量级下的河道糙率,得到年内每月各个流量级对应的研究河段河道糙率,根据模拟情境下月份和流量过程快速确定研究河段河道糙率。本发明可为研究河段进行水文水环境要素模拟时河道糙率快速准确确定提供有力支撑,进而为流域和区域防洪、水环境模拟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5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68586.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生态调度需求的水风光火互补容量配置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径流调节计算并生成水电出力调节空间;生成水电站生态调度出力限制集合;制定火电机组运行出力调整规则;分析风电光伏出力特性及制定上网出力分配原则;确定输电外送通道容量限制及利用小时数范围;生成不同季节典型日负荷需求过程;构建水风光火互补容量配置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水风光火互补系统最优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有效提升水电站参与多能互补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5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68586.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生态调度需求的水风光火互补容量配置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径流调节计算并生成水电出力调节空间;生成水电站生态调度出力限制集合;制定火电机组运行出力调整规则;分析风电光伏出力特性及制定上网出力分配原则;确定输电外送通道容量限制及利用小时数范围;生成不同季节典型日负荷需求过程;构建水风光火互补容量配置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水风光火互补系统最优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有效提升水电站参与多能互补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74952.2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433 , G06F18/27 , G06F18/2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水电站调度运行数据清洗方法,包括:针对水电站调度运行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原始调度运行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构建多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算法的异常数据检测模型,采用针对异常检测效果的模型评估方法进行模型评价和优选;采用最优异常检测模型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异常检测,并根据调度运行数据之间的关联,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回归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插补校正。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水电站调度运行数据清洗方法,能够对梯级电站调度运行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清洗校正,提升数据质量,为调度运行规律分析、预测模型构建和电站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57201.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不确定来水的梯级水电年发电计划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长系列来水下水位运行过程运行;S2、确定来水下梯级电站年计划制作;本发明通过考虑实际机组检修安排及电网负荷需求等复杂约束限制,获得的梯级各电站水位运行过程平顺,与梯级各电站历史多年实际调度运行情况和水位过程更为接近;与此同时,由于梯级电站年度运行计划制作在长系列计算中考虑了历史实际的复杂来水情况,获取的梯级电站年度水位过程对于梯级不同来水的适应性更强,同时模型兼顾了较高的求解和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79533.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4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时段贡献度的水电中长期调峰调度方法,首先根据电网负荷在中长期尺度的幅值‑波动特性对调度周期进行变尺度分割,继而设置时段贡献度,采用变尺度切负荷方法得到对应尺度下水电站调度过程,既可针对性的分配调度期内水电调峰容量,也有利于梯级水电调峰调度的降维求解,提高调度方案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960654.2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特枯水情况下的梯级水库群蓄水调度方法,根据来水预测、最低水位约束、最小出库流量约束以及各水库在蓄水期末的蓄水目标,判断梯级水库群是否存在蓄不满风险,若存在,则启用特枯水情况下的梯级水库群蓄水调度;以梯级水库群在调度期内的最高水位与蓄水目标的差距的加权求和最小为第一调度目标,以梯级水库群的发电量与蓄能值之和最大为第二调度目标,不设置调度期末水位,建立梯级水库群蓄水调度模型,求解得到梯级水库群蓄水满足度最大的调度方案。本发明可用于特枯水情况下各水库蓄水进程的协调,最大限度使梯级水库完成蓄水任务且兼顾梯级整体发电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70015.8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F18/23213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直流外送和备用需求的能源基地水风光储短期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长序列历史新能源真实出力和预测出力,建立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模型,输入日前的新能源预测值,设定置信水平,得到新能源的出力区间;步骤二、收集直流运行数据,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得直流运行数据的典型线型;步骤三、构建跨区域协同水风光储短期调度模型,将各类基本数据输入调度模型,可得日前计划。该方法可在满足受端电网的需求上,最大程度提高清洁能源基地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85142.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长系列优化调度集的梯级水库中长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建立还原数据集,水库调蓄影响计算,获得长系列还现来水,根据长系列还现来水进行优化调度计算,并根据优化调度方案集滚动确定梯级水库消落期的控制水位及出力;本发明能够得出梯级水库调度风险小、多维利用目标满足度高、可靠性高、符合实际情况的中长期控制水位及出力计划,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尤其是大规模梯级水库群的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07219.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长短期嵌套的水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外送接入能力动态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初始计算条件准备,包括新能源资源数据、径流输入数据;步骤二、数学模型构建,以清洁能源基地水风光可再生能源代表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步骤三、设置模型参数(包括互补外送模式、调峰比例、弃电比例参数),解算新能源接入容量结果。能够评估在所输入的水风光资源水平下,水风光一体化能源基地综合发电效益最大所对应的外送新能源接入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