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8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18384.2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氧化多巴胺改性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包括若干层多巴胺改性纤维布,相邻层的所述多巴胺改性纤维布之间复合设置有混合浆料;所述混合浆料由增强相、环氧树脂、固化剂组成;所述多巴胺改性纤维布中至少含有碳纤维以及沉积在所述碳纤维上的多巴胺,其中,所述碳纤维上的多巴胺涂层用于增加所述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亲水性和活性官能团数量;以及高温氧化多巴胺改性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实现了碳纤维改性时间的缩短,且操作方法简单,有效提高碳纤维与多巴胺的结合效果,提高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3138.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RTM工艺树脂搅拌时间预测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树脂搅拌罐的物理模型,并根据搅拌罐内设置的搅拌器结构和尺寸参数对物理模型中的流体域进行旋转域和静止域的划分;利用VOF模型对物理模型中的树脂搅拌过程进行稳态模拟,并确定树脂搅拌的流场达到稳定;通过单元区域标记的方式向树脂搅拌的稳定流场底部加入示踪剂代替树脂沉淀,并设定其初始位置和浓度,然后利用SIMPLE算法进行瞬态模拟;在瞬态模拟的流场中设置多个监测点,待多个监测点显示的示踪剂代替的树脂沉淀浓度符合95%混合原则时,获得树脂沉淀混合均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54284.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HP‑RTM双组份注胶设备的自清洁注胶头,包括注胶头主体,注胶头主体底部设置有注料头,注胶头主体的内设置两个料腔,两个料腔均连接注料头;注胶头主体内壁中设置连通料腔的料体注入通道、清洗剂注入通道以及压缩空气注入通道;在料体注入通道对应的注胶头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清洗剂注入通道对应的头注胶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在压缩空气注入通道对应的头注胶主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其中,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依次打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使得清洗剂注入通道内的清洗液、压缩空气注入通道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料腔,并通过出料口排出,进而能够实现注胶头的自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7578.1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的自动化粘接设备,包括:第一滑台,用于定位刚性材料,并且驱动刚性材料沿第一方向移动;涂胶装置,用于向被第一滑台定位的刚性材料的表面涂布胶粘剂;送料装置,用于向第一滑台传输柔性材料,并且驱动柔性材料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柔性材料摊铺在涂布有胶粘剂的刚性材料的上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是水平的并且彼此垂直;压合装置,用于挤压摊铺在刚性材料的上方的柔性材料。第一滑台和送料装置可以驱动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在水平面上相对地万向移动,满足将柔性材料摊铺在刚性材料上的任意位置的需求,通过涂胶装置和压合装置自动完成涂胶和压合工作,解决了人工操作的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15066.0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模具的电容式模流传感器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嵌设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的金属极板,形成与金属极板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的平行板电容器;通电电路用于向金属极板导电;电容信息转换器与金属极板连接,电容信息转换器用于测量被通电后的金属极板形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信息处理模块与电容信息转换器连接;电容信息转换器用于测量每个平行板电容器形成的电容值,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向模具模腔内倒入材料介质后,生成所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曲线;本发明构建测量模腔内材料介质流动方向的模流传感器系统,通过不同位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值变化先后顺序,确定材料介质流经方向和位置,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53734.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HP‑RTM设备及搭建方法,包括设备安装框架,在设备框架上的三个装配孔分别安装清洗剂罐体、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横板,在横板上设置有两个计量泵送组件和两个真空泵,两个真空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的顶部进口端,两个计量泵送组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的底部出口端;升降组件,设置在设备安装框架的一侧,升降组件的动作端连接有混合注胶头;混合注胶头具有两个进料口、两个回料口以及一个出料口,两个进料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两个计量泵送组件;两个回料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混合注胶头内设置有控制阀,进而完成设备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9458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85223.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固性树脂的高压树脂传递模塑系统,包括压注装置、混合装置和模塑装置,压注装置的出料口与混合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连接,混合装置的出料口与模塑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连接;在混合装置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通过管路连接第一管路;以及一种模塑方法。本发明采用常温压注热固化的方式,设置压注装置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混合装置,使液态树脂和固化剂能够独立输送并混合,并直接通过第二管路注入模塑装置高压热固化,有效降低收缩率,且设置清洗装置在模塑完成后直接从第一管路进行无死角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0872.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双工位式电池包上壳体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由下至上顺次设置的检测平台、底板、仿型块和下压装置;所述检测平台于所述底板下方位置开设有镂空孔,并且所述镂空孔的边缘位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内侧;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与待检测上壳体的法兰边贴合,以密封待检测上壳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穿的气孔,用于向上壳体内输入气体或上壳体内气体排出;所述下压装置用于向下挤压待测上壳体,以固定并密封待测上壳体;所述仿型块外轮廓与待测上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宽度均匀的充气间隙,所述仿型块用于填充待检测上壳体的型腔,以减小上壳体内部容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06995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597171.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法兰精密成形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在冲压装置上冲压端的连接板,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沿加工方向顺次设置有扩孔预成形模具和闭式精密热成形模具,所述闭式精密热成形模具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坯料内孔的芯轴,以及用锻件出料的锻件顶出机构;所述闭式精密热成形模具包括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面上的成形上模和成形下模,所述成形下模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上型腔,并且所述成形下模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顶料腔;通过切割不锈钢管持续下料,并对不锈钢管待加工的部位进行感应局部加热,在扩孔预成形和闭式精密成形的模具中使不锈钢管加热的部分成形符合模具内腔的形状,从而生产不锈钢法兰。
-
公开(公告)号:CN118404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72074.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旋转式电池托盘底板铝片打磨设备,打磨装置由驱动机构实现其在旋转式移动,上料时,旋转至加工区域的外部,方便上料,打磨时,旋转至加工区域的上方,准备进行打磨作业;通过可翻转的下压机构,对电池托盘实现压紧固定,打磨完成后通过下压机构中的吸盘装置对电池托盘进行吸附,然后翻转至打磨平台的外侧,将打磨后的电池托盘转运至用于下料的送料装置的上方,实现辅助下料,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旋转式电池托盘多点打磨系统,设有多组打磨装置,可以调整多个打磨盘的位置,进而可以对电池托盘上不同位置的绝缘监测点处进行打磨,提升整个系统的适用性,扩大使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