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3138.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RTM工艺树脂搅拌时间预测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树脂搅拌罐的物理模型,并根据搅拌罐内设置的搅拌器结构和尺寸参数对物理模型中的流体域进行旋转域和静止域的划分;利用VOF模型对物理模型中的树脂搅拌过程进行稳态模拟,并确定树脂搅拌的流场达到稳定;通过单元区域标记的方式向树脂搅拌的稳定流场底部加入示踪剂代替树脂沉淀,并设定其初始位置和浓度,然后利用SIMPLE算法进行瞬态模拟;在瞬态模拟的流场中设置多个监测点,待多个监测点显示的示踪剂代替的树脂沉淀浓度符合95%混合原则时,获得树脂沉淀混合均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54284.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HP‑RTM双组份注胶设备的自清洁注胶头,包括注胶头主体,注胶头主体底部设置有注料头,注胶头主体的内设置两个料腔,两个料腔均连接注料头;注胶头主体内壁中设置连通料腔的料体注入通道、清洗剂注入通道以及压缩空气注入通道;在料体注入通道对应的注胶头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清洗剂注入通道对应的头注胶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在压缩空气注入通道对应的头注胶主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其中,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依次打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使得清洗剂注入通道内的清洗液、压缩空气注入通道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料腔,并通过出料口排出,进而能够实现注胶头的自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15066.0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模具的电容式模流传感器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嵌设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的金属极板,形成与金属极板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的平行板电容器;通电电路用于向金属极板导电;电容信息转换器与金属极板连接,电容信息转换器用于测量被通电后的金属极板形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信息处理模块与电容信息转换器连接;电容信息转换器用于测量每个平行板电容器形成的电容值,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向模具模腔内倒入材料介质后,生成所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曲线;本发明构建测量模腔内材料介质流动方向的模流传感器系统,通过不同位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值变化先后顺序,确定材料介质流经方向和位置,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53734.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HP‑RTM设备及搭建方法,包括设备安装框架,在设备框架上的三个装配孔分别安装清洗剂罐体、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横板,在横板上设置有两个计量泵送组件和两个真空泵,两个真空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的顶部进口端,两个计量泵送组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的底部出口端;升降组件,设置在设备安装框架的一侧,升降组件的动作端连接有混合注胶头;混合注胶头具有两个进料口、两个回料口以及一个出料口,两个进料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两个计量泵送组件;两个回料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A组分搅拌罐体和B组分搅拌罐体;混合注胶头内设置有控制阀,进而完成设备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18384.2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氧化多巴胺改性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包括若干层多巴胺改性纤维布,相邻层的所述多巴胺改性纤维布之间复合设置有混合浆料;所述混合浆料由增强相、环氧树脂、固化剂组成;所述多巴胺改性纤维布中至少含有碳纤维以及沉积在所述碳纤维上的多巴胺,其中,所述碳纤维上的多巴胺涂层用于增加所述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亲水性和活性官能团数量;以及高温氧化多巴胺改性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实现了碳纤维改性时间的缩短,且操作方法简单,有效提高碳纤维与多巴胺的结合效果,提高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9594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979357.3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50/222 , H01M50/258 , H01M50/224 , H01M50/262 , H01M50/204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包括两个箱外碳纤板、两个内撑板机构、上托盘和下托盘;所述内撑板机构包括与所述箱外碳纤板固定连接的L型内撑板,所述L型内撑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组件,所述L型内撑板的底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滑板组件在所述L型内撑板上位置的锁定机构;其中,所述上托盘用于固定在所述滑板组件上;通过将常规的电池箱体结构拆分为多个独立的结构,将其中体积较大且受力强度较小的结构替换为碳纤维材料,且通过两个用于装载电池的托盘分别设置在底层和中层的位置用于连接独立的箱体结构,从而能将独立的箱体结构固定连接为一体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6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221582.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用铝合金梳栉吊架锻件的成型装置,包括上料模块、成型磨具以及下料模块;成型磨具包括镦粗工位、终锻成形工位和切边冲孔工位,且镦粗工位、终锻成形工位和切边冲孔工位的工作面均位于同一锻造平面上;上料模块包括第一料板夹持组件和主动驱动组件,第一料板夹持组件用于料体的夹持和释放,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料板夹持组件,使第一料板夹持组件所夹持的料体沿锻造平面移动;下料模块包括第二料板夹持组件和从动驱动组件,第二料板夹持组件与第一料板夹持组件配合对料体的进行夹持和释放,第二料板夹持组件在从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使料体沿锻造平面移动。本发明能够对工件进行连续的加工锻造处理,实现自动上下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1940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0640056.8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用导向套锻件的精密成形方法及系统,包括S100、将棒料原料放入切锯装置中进行预处理,以制得单位尺寸的金属料棒;S200、将金属料棒进行逐级加热,将温度达到1100℃±20℃范围内的金属料棒输送至制胚机中,以制得端部设置有凸台的胚料;S300、将所述胚料送入锻造模具中,将所述胚料挤压扣合在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内,以制得粗胚;S400、将粗胚放入切边冲孔模具进行切边冲孔,以制得锻件。还包括锻造模具、切边冲孔模具、机械手;所述锻造模具包括锻造上模、锻造下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锻造上模与所述锻造下模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对所述胚料进行往复的锻打。发明提高了导向套的锻造精度,同时也提升了导向套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72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227302.1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设备的机械手组件,具备机械定位部件、自由调整框架、边角限位结构和内缩纠正装置,内缩纠正装置用于带动边角限位结构调整限位范围,以带动机械定位部件调整横向偏移角度和竖向偏移角度,使得夹持面与待切割工件配合。本发明实现夹持端的位置的调整和带动待切割工件上料,搬运上料、固定夹持、下料过程形成一体,有效提高了切割效率,另外通过内缩纠正装置带动边角限位结构调整限位范围,以带动机械定位部件调整横向偏移角度和竖向偏移角度,从而使得夹持面与待切割工件配合,对夹持面进行偏移调节,使得在固定时夹持面与待切割工件紧贴,避免因夹持面发生偏移造成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05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793046.6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蓖条闭式模锻工艺,包括选料和下料;多段中频加热,除去氧化皮;使用润滑剂和脱模剂润滑,预热模具后放入棒料;玻璃润滑剂对棒料表面进行润滑后合模;还包括闭式模具,包括连接上模的上模套和连接下模的下模套,以及凹模和凸膜,上模套上安装有用于连接上模套和凸模的固定板,凸模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且凸模通过固定螺母安装在固定板上,下模套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顶出杆,下模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顶出杆的贯穿柱孔,下模套的上表面四周边缘设置有空压槽,空压槽内底部的下模套内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孔延伸至贯穿柱孔,提高了现有蓖条在锻造时的结构强度,以及减少锻造过程中的锻造次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