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7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99995.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驻海底的采油树的水下机械臂运维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其为机械臂运维装置的主架构,用于为各种功能部件提供安装位;滑移机构,其设置于框架机构下方,用于为机械臂提供水平方向的移动;水下液压机构,其设置于框架机构上,用于实现滑移系统的平移和机械臂垂直方向的移动;起升机构,其设置于框架机构上,用于机械臂对采油树操作盘的全覆盖操作;辅助机构,其设置于框架机构内,用于清理滑移系统上的海生物和淤泥。本发明可替代部分潜水员的水下作业任务,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也可减少潜水员下水次数,保障潜水员安全性;运维装置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97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92923.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3P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卡箍对水下导管架裂纹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1:1导管架模型;S2、设计分离式卡箍;S3、设置灌浆口和出浆口;S4、配置灌浆料;S5、下入多片壳体,并进行安装;S6、安装结束后,将灌浆口分别与灌浆软管连接;再将灌浆主管与灌浆管依次连接;S7、逐个进行灌浆,直至完成所有灌浆口的浇筑;S8、等待凝固7~9小时,完成修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片式卡箍围合在待修复的导管架外部,然后对导管架和卡箍形成的环空区域进行浇筑,达到修复导管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58320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04540.3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0436 , B03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粉清管器,包括两端封闭的空心主轴,在空心主轴上装有前法兰盘和后法兰盘,在前法兰盘的前方设有与其固接的管道密封盘Ⅰ,在后法兰盘的后方设有与其固接的管道密封盘Ⅱ,在位于前法兰盘和后法兰盘之间的空心主轴的外圆上设有至少一圈钢刷组,每圈钢刷组由多个沿周向均布的钢刷组件构成,每个钢刷组件包括一个与空心主轴弹性连接的安装底座,在安装底座上安装有永磁铁和钢刷,钢刷落放在永磁铁的上表面上,钢刷和永磁铁分别与安装底座固接。本发明采用在钢刷安装底座上固装永磁铁的结构,用以产生磁力,使整个清管器带磁性,特别是使钢刷成为磁性钢刷,增加对黑粉的吸附力,以提高携带和清理黑粉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21197.0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3C11/52 , B62D57/024 , B08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扫描摆臂的海洋石油导管架平台清洗水下机器人,包括电子舱底盘、爬行驱动系统、摆臂扫描清洗系统、压力补偿系统、光通系统;爬行驱动系统包括设置电子舱底盘下方的两个前磁性驱动轮和两个后磁性驱动轮;摆臂扫描清洗系统包括L型摆臂和高压水喷头;L型摆臂一端与蜗轮蜗杆减速机连接,水下电机驱动涡轮蜗杆减速机,进而带动L型摆臂做左右往复摆动运动;L型摆臂另一端设置高压水喷头;压力补偿系统包括补偿器,补偿器通过供油软管为磁性驱动轮和电子舱提供压力补偿油;光通系统包括前视摄像机、前视灯、后视摄像机、后视灯。本发明能吸附在导磁体材料的海洋石油导管架平台桩腿上,并做能爬行运动和往复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1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68231.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脚手架架子管高空传递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护套,所述护套上设置有与吊起装置的钢丝绳的末端相连接的吊耳,所述护套为一对半圆形的圆柱环,所述护套的底端铰接连接,顶端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护套内壁设置有防滑垫。本发明通过卡扣的快速开闭,节省了架子管放入和取出护套的时间;在护套内设置防滑垫,使卡扣锁紧时,护套完全抱紧架子管,避免架子管滑落;通过吊耳和钢丝绳使护套与吊起装置连接,使架子管不必通过人工举起和搬运,省时省力,安全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4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52015.7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平台倒运物料的小车,包括承重板、脚轮和扶手,脚轮安装在承重板的下方,扶手设置在承重板的后端,在承重板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加强围栏,在加强围栏上设有管支架,在管支架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V型支撑结构,在管支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支腿;在加强围栏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支架承插套管和一个扶手承插套管;管支架的支腿一一对应地插装在加强围栏的支架承插套管内;扶手包括水平布置的扶手杆,在扶手杆的两端各设有一连杆,两个连杆的下部一一对应地插装在加强围栏的扶手承插套管内,连杆与加强围栏采用插销连接。本发明可以倒运较重的散料和管线,并且效率高、安全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94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9987.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基盘的可回收式移动机械臂。包括:基盘,其内部横向排列多组采油树;轨道,其平行地设置在每行采油树组的一侧;以及行走装置,其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机械臂,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用于操控采油树的面板;其中,所述机械臂与行走装置通过快锁装置实现快速拆装,进而便于所述机械臂反复回收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基盘内设有轨道、行走装置和机械臂,能够代替原有潜水员水下部分操作,提高了潜水员水下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快锁装置实现机械臂与行走装置的快速拆装,便于所述机械臂反复回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43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52072.5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平台施工现场的工具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采用平面结构,在所述平面结构的下方设有加强结构,所述箱体的顶部高度为60-80cm,所述箱体的前面设有两个带锁柜门和两个带锁抽屉,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本发明采用箱体顶部形成工作台,供现场施工人员使用,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解决了海洋平台施工现场无操作平台的问题;通过设有带锁柜门、带锁抽屉和脚轮,可以使工具箱装载贵重、易损坏、使用频率高的机具物料,有效避免物料的重复搬抬移运工作,防止物料被移出。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海洋平台施工现场特别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967977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0643967.6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基盘的可回收式移动机械臂。包括:基盘,其内部横向排列多组采油树;轨道,其平行地设置在每行采油树组的一侧;以及行走装置,其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机械臂,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用于操控采油树的面板;其中,所述机械臂与行走装置通过快锁装置实现快速拆装,进而便于所述机械臂反复回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基盘内设有轨道、行走装置和机械臂,能够代替原有潜水员水下部分操作,提高了潜水员水下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快锁装置实现机械臂与行走装置的快速拆装,便于所述机械臂反复回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479879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361890.4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天津市隆泽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康 , 周正权 , 陈寿宝 , 孔飞 , 王鑫 , 仇朝军 , 王伟 , 张伟新 , 郝芯 , 张凤伟 , 黄丰 , 刘凤羽 , 刘文杰 , 孔博 , 王文成 , 刘闪敬 , 孙婷婷 , 韩羽 , 钟娜 , 宋方明 , 宋锦华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底电缆的钢骨架护甲,包括半圆形板,所述半圆形板为半圆盘状,半圆形板内径为三百毫米,半圆形板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每个半圆形板中间均开设有半圆孔,连接后的两个半圆形板的半圆孔形成一个圆孔,圆孔内装有电缆,且圆孔内径与电缆外径相匹配。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护甲没有满足半径+300mm要求的,常见的铸铁护甲片只有+40mm的厚度,如果沿用此形式单纯加大直径到满足间距要求,则单片护甲重量可达数百公斤,不具备人工操作的可能性,塑料的护甲形式不能首尾相接,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连续保护,无法满足水中为正重量的要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