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备的智能液压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作业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23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1360.9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作业设备的智能液压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作业设备,属于设备控制领域。作业设备包括智能阀及动作执行机构,智能阀包括进油阀芯和回油阀芯,作业设备的智能液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针对动作执行机构的控制指令,确定进油阀芯对应的目标进油流量;获取第一流量波动幅值和第二流量波动幅值;根据目标进油流量、第一流量波动幅值及第二流量波动幅值,确定回油阀芯的目标回油流量;基于目标进油流量生成进油阀芯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基于目标回油流量生成回油阀芯的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动作执行机构的运动。基于流量波动幅值生成控制信号,保证了动作执行机构稳定性,降低了动作执行机构的流量控制难度。

    安全冗余的分布式臂架阀组及其控制方法、液压系统、控制器和作业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8423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1254.0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提供一种安全冗余的分布式臂架阀组及其控制方法、液压系统、控制器和作业机械,阀组包括第一主油路、第二主油路、换向阀和设置于臂架上的阀芯独立结构,阀芯独立结构包括第一主阀、第二主阀、第三主阀和第四主阀,可通过两组主阀实现两个工作油口的进油回油关系切换,且在其中一组主阀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切换至另一组未故障的主阀以向两个工作油口进行供油和回油,并通过换向阀实现两个工作油口的进油回油关系切换,无需操作人员与臂架液压阀接触,便可实现应急控制,使得执行机构继续运行。

    多路阀、首联、工作联、液压系统、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46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00146.X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阀及其首联、工作联,本发明多路阀的首联进油油路、首联回油油路与首联LS油路之间连接有通流调节阀,其保持首联进油油路与首联LS油路常通,且能够选择性地控制首联进油油路与首联回油油路之间截止或导通开度,从而调节两者的压差;以及各个工作联均为四阀芯进出油口独立控制结构,其A和B端口各自具有对应的供流油路和回流油路,各个供流油路和回流油路上分别设置独立控制的通流控制阀。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多路阀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多路阀采用独创的液压执行元件换向切换结构以及负载敏感泵控制结构,其无需常规的压力补偿器和换向阀,有效地减少了压力损失,提高了控制精度。

    闭式马达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法、作业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9163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93162.4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闭式马达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法、作业机械,闭式马达液压回路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和马达旁通油路,马达旁通油路连接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端与液压马达的出油口端并设有用于控制马达旁通油路的流量的调节阀,闭式马达液压回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液压马达的速度控制指令;在速度控制指令对应的速度值大于预设速度的情况下,对液压马达的转速进行调节,并通过控制调节阀限制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端的压力;在速度控制指令对应的速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的情况下,对液压马达的转速进行调节。采用上述的闭式马达液压回路的控制方法能够对液压马达的转速和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端的压力进行精准和稳定地调节。

    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60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0573.3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包括:获取执行器的负载压力和针对LS阀的调节因素,调节因素包括油液温度、泵的输出压力、执行器对应的流量差以及原动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者;根据调节因素和预设关系确定预设压差阈值,其中,油液温度、输出压力以及流量差均与预设压差阈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转速与预设压差阈值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根据负载压力和预设压差阈值确定控制压力;基于控制压力生成针对LS阀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将泵的输出压力调节至控制压力,实现泵和阀之间的快速匹配,减少了响应时间,提高对泵的控制精度,使得液压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

    多执行器协同运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机械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68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05936.4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执行器协同运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机械设备,涉及协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周期循环的协同控制位移段的多执行器协同运动系统,多执行器协同运动系统包括第一执行器与第二执行器,各协同控制位移段均包括目标运动节点,在目标运动节点下,第一执行器与第二执行器中的一者运动保持,另一者进行运动状态切换,包括:在当前循环中,获取在目标运动节点下,目标执行器的实际位置,目标执行器为第一执行器与第二执行器中运动保持的一者;根据目标执行器的理想位置和实际位置,确定前馈位移变化量,用于控制多执行器协同运动系统在下一循环的运行,实现对执行器的滞后位移补偿,有助于实现多个执行器精准同步运动。

    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及液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50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49278.0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存储介质及液压系统,方法包括:从流量对照表中筛选出流量满足预设条件的待选参数组,其中,流量对照表包括多个参数组以及与每个参数组对应的流量,每个参数组包括电机的电机频率和液压泵的排量比;获取液压泵在当前运行工况下的实时输出压力;确定在实时输出压力下每个待选参数组所对应的系统总效率;将系统总效率最大的待选参数组作为液压系统的控制参数组;根据控制参数组控制液压系统的电机泵组运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定既满足液压泵输出流量又满足液压系统的传动效率的电机频率和排量比,以对液压系统进行及时并准确地控制,提高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减少液压系统功率的损耗。

    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60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00573.3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包括:获取执行器的负载压力和针对LS阀的调节因素,调节因素包括油液温度、泵的输出压力、执行器对应的流量差以及原动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者;根据调节因素和预设关系确定预设压差阈值,其中,油液温度、输出压力以及流量差均与预设压差阈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转速与预设压差阈值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根据负载压力和预设压差阈值确定控制压力;基于控制压力生成针对LS阀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将泵的输出压力调节至控制压力,实现泵和阀之间的快速匹配,减少了响应时间,提高对泵的控制精度,使得液压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

    基于分布式臂架阀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28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11256.X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布式臂架阀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液压泵和安装在臂架上的臂架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针对所述执行机构的指令信号;根据所述指令信号,确定所述液压泵的初始排量和所述臂架阀的目标阀芯开度;在控制所述臂架阀处于所述目标阀芯开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臂架阀的阀前阀后压差;以及根据所述阀前阀后压差和设定压差,修正所述液压泵的初始排量,以控制所述执行机构的运行。本发明不仅可极大地缩短阀、缸之间的管路,提高执行机构响应速度;还可基于臂架阀的阀前阀后压差的控制策略来控制液压泵输出排量,来消除管路影响,对环境温度适应性更强,流量控制更精准。

    泵阀匹配控制方法、泵阀匹配控制系统及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7759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75612.5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泵阀匹配控制方法、泵阀匹配控制系统及控制器。该方法包括:获取手柄指令流量、变量泵的出口压力以及油缸的进出口压力;在手柄指令流量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根据手柄指令流量与进出口压力确定油缸的负载类型与泵口控制压力;根据负载类型确定泵阀匹配控制系统的压差裕度;基于压差裕度修正泵口控制压力;根据修正后的泵口控制压力和变量泵的出口压力控制变量泵的泵排量。本申请能实时进行工况识别,根据不同工况建立泵阀匹配模式,从而实现泵口控制压力与负载压力的不同模式的匹配,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提升响应时间。并且不同设备之间,变量泵机构无需改变,只需调节相应控制参数,即可实现不同设备的应用,通用化程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