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1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9372.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IPC: B01D5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通量可循环处理的地铁建设碳减排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室以及设置在预处理室一侧的净化室,还包括设置在净化室一侧的二次循环处理室,预处理室、净化室、二次循环处理室的连接处设置有便拆机构,便拆机构用于对各个模块进行安装以及拆卸操作。本发明通过夹持块一、夹持块二、旋钮以及滑动块的设置,实现了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本体进行拆装的作用,提高了装置适用性,解决了现有的碳减排处理装置大多为一体化设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碳减排处理装置进行相应的拼装操作,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且不利于后续的装置的维护操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22653.X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沉井施工中管片环间水平错动量的测定方法,包括:获取各土层的重度γi,各土层的厚度hi,沉井侧壁外侧土层i的内摩擦角各土层的粘聚力ci;根据沉井侧壁外侧土层i的内摩擦角计算各土层主动土压力系数Kai;计算螺栓上部管片顶处的土压力强度pau1、螺栓上部管片底处的土压力强度pau2、下部管片的土压力强度pad;根据螺栓的上部管片的土压强度pau和下部管片的土压强度pad、单片管片高度L计算螺栓作用在上管片的力Vau和螺栓作用在下管片的力Vad;根据螺栓作用在上管片的力Vau和螺栓作用在下管片的力Vad计算螺栓上的均布载荷q;根据螺栓上的均布载荷q计算管片环间水平错动量w。实现管片环间水平错动量精准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5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848032.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预测的溶洞安全距离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岩溶区域的地质勘察数据,根据地质勘察数据构建目标岩溶区域的地质仿真模型;根据目标溶洞的特征信息,构建目标溶洞的空间仿真分布模型;基于隧道设计参数,对地质仿真模型和空间仿真分布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溶洞的隧道建设模型;将预先选定的车辆信息嵌入隧道建设模型中,得到对应的隧道运营模型;创建各个灾变模拟事件并对隧道运营模型进行风险预测,根据风险预测结果确定目标溶洞的安全距离。本发明优化了隧道设计与施工、确保了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安全、为实际的隧道工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模型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135703.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地连墙施工碳排放预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碳排放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铁车站建设地连墙施工方案的多个重要参数指标为待预测重要参数指标组;将待预测重要参数指标组输入到总碳排放预测模型中,得到地连墙施工方案的总碳排放预测量;总碳排放预测模型是利用地铁车站建设多个历史地连墙施工方案,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本申请通过构建总碳排放预测模型,能够完成对地铁车站建设地连墙施工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48032.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洞安全距离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岩溶区域的地质勘察数据,根据地质勘察数据构建目标岩溶区域的地质仿真模型;根据目标溶洞的特征信息,构建目标溶洞的空间仿真分布模型;基于隧道设计参数,对地质仿真模型和空间仿真分布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溶洞的隧道建设模型;将预先选定的车辆信息嵌入隧道建设模型中,得到对应的隧道运营模型;创建各个灾变模拟事件并对隧道运营模型进行风险预测,根据风险预测结果确定目标溶洞的安全距离。本发明的溶洞安全距离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优化了隧道设计与施工、确保了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安全、为实际的隧道工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模型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0191.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佛山市凌泽机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隧道顶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架和第二移动机架,第一移动机架的内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机构,且导向机构朝向第二移动机架的内侧面延伸,第二移动机架的内侧面设置有滑轮,滑轮与导向机构滑动配合,第二移动机架与第一移动机架可交替前进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保证顶撑装置在移动后的稳定性;第一移动机架、第二移动机架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顶板,顶板的内侧面通过多个液压缸与第一移动机架、第二移动机架连接,顶板外侧面四个角均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顶板四个角与隧道之间的受力状态,根据压力检测机构得出的压力数据,来判断隧道周边是否出现变形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166971.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碳排放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动态采集模块、环境筛选模块以及特征解析模块,通过动态采集模块采集施工场地的图像数据,通过环境筛选模块划分图像片段的特征显性类别,通过特征解析模块对图像片段进行解析,包括对图像片段的各视频帧进行全域分析,判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物体,或从特征图像子片段以及非特征图像子片段中以不同提取方式提取视频帧,仅对各所述视频帧的特征区域进行分析,判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物体,本发明能够识别大面积施工场地的碳排放源,在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时减少图像数据冗余,在减少对图像处理算力消耗的前提下保证目标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22672.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沉井垂直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施工的沉井半径R、每张环管片厚度d、每张环管片高度h;以沉井横截面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最低环管片的下表面在y轴和z轴上的坐标A1(0,R‑d,0);测定和计算其余每张环管片i的下表面在y轴和z轴上的坐标Ai(0,yi,zi);将每张管片的坐标Ai连线绘制成下沉过程姿态曲线图,得到沉井垂直度。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坐标模块、测定和计算模块、绘制模块;所述存储介质执行如上述方法;可以对预制装配式沉井垂直度进行快速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622A8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50191.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佛山市凌泽机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隧道顶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架和第二移动机架,第一移动机架的内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机构,且导向机构朝向第二移动机架的内侧面延伸,第二移动机架的内侧面设置有滑轮,滑轮与导向机构滑动配合,第二移动机架与第一移动机架可交替前进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保证顶撑装置在移动后的稳定性;第一移动机架、第二移动机架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顶板,顶板的内侧面通过多个液压缸与第一移动机架、第二移动机架连接,顶板外侧面四个角均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顶板四个角与隧道之间的受力状态,根据压力检测机构得出的压力数据,来判断隧道周边是否出现变形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0582.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IPC: G06Q10/10 ,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时序下的地铁建设碳减排管理方法,涉及碳减排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动态时序分析计算能源消耗预测数据集,设定碳减排目标,制定多个碳减排管理方案,进行碳排放模拟分析,进行碳排评估,遍历碳减排管理方案进行筛选,搭建碳排放数据监测平台,执行第一碳排管理方案进行实时采集,进行追踪,对第一碳排管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进行智能碳减排管理。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碳减排管理缺乏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调整,导致能源利用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动态时序分析,对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碳减排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更高效的碳减排管理,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