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6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60789.2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隧道内装配式站台板的施工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施工区域沿隧道纵向划分为多个独立单元区,每个独立单元区的跨度与多环隧道管片的宽度相匹配,独立单元区的主要构件均采用预制构件,相邻的独立单元区之间设置变形缝;步骤2:施工隧道底部道床回填区及支撑件,道床回填区内设置有柱脚连接件;步骤3:待道床回填区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梁柱构件与柱脚连接件可靠连接在一起;然后对支撑件顶面标高进行校准;步骤4:安装站台板,站台板与梁柱构件、支撑件可靠固定。本发明既能较好地适应“柔性”隧道可能存在的不均匀沉降变形的影响,又达到了环境保护和节约施工工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947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31963.6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智慧地铁红线保护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铁保护工作的日常工作信息与地铁沿线周边的BIM模型输入系统,通过统一的编码标准,将日常工作信息与BIM模型进行管理融合;基于融合后的多源信息进行外部作业项目的影响等级分析;将外部作业项目的巡检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录入系统中,并根据巡视的位置以及关联的BIM模型,通过统一编码进行关联;提供智慧决策辅助地铁保护人员对巡检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进行处置。本发明充分结合BIM可视化特点,将地铁结构、巡检信息、检测信息、病害信息、外部项目信息以GIS为骨架关联,避免信息孤岛,对地铁保护、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20716.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佘才高 , 马西峰 , 彭红霞 , 陈志宁 , 张存 , 黎庆 , 许平保 , 张静 , 金华 , 袁云辉 , 史剑 , 王怀东 , 焦月红 , 陶育 , 徐健 , 陈虎 , 王健 , 史雁达 , 李鲸 , 邵金鹏 , 王彬 , 胡劲松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测量技术领域,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轮轨耦合接触时的地铁列车荷载;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盾构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隧道动力响应分析,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盾构隧道结构应力时程曲线;结合疲劳累积损伤准则,预测盾构隧道不同结构部位的疲劳寿命。采用动力响应计算以及疲劳累积损伤准则结合的方式,计算精度高,对隧道运营期疲劳寿命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11347.5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佘才高 , 彭红霞 , 陈志宁 , 马西峰 , 张存 , 王霆 , 周顺华 , 黎庆 , 金华 , 王怀东 , 宫全美 , 刘方明 , 田志尧 , 焦月红 , 徐健 , 王宁 , 王健 , 李鲸 , 邵金鹏 , 徐佳萌 , 郭庆伟 , 聂小凡 , 王彬 , 胡劲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纵缝张开预警装置,包括装置盒(13)、薄膜贴片(1);所述薄膜贴片(1)设于隧道纵缝内;所述装置盒(13)固定设于隧道纵缝附近,顶部一端固定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有连接钢丝(2),连接钢丝(2)的顶端与薄膜贴片(1)连接;所述装置盒(13)内部设有电源一(71)、电源二(72)、警示灯(8)、工作灯(11)、电磁继电器(9)、导电丝(5)、滑动变阻器(6);所述限制环(4)的顶端与连接钢丝(2)的底端连接,底端穿过限制环(4)与滑动变阻器(6)连接。本发明可改善现有盾构隧道纵缝相连管片间张开量的测量方法,使施工监测做到实时化、自动化,提升监测方法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7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68245.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明 , 王媛 , 张旭晖 , 刘四进 , 戴鹏 , 肖梁 , 王怀东 , 王华伟 , 姚印彬 , 王淼 , 武文清 , 齐飞 , 刘鹏 , 詹志祥 , 王友文 , 赵俊杰 , 夏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推力扭矩变化关系的盾构换刀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目标盾构机在一个连续时间跨度下的原始推力数据、原始扭矩数据、原始推进速度数据;对原始数据执行数据处理及重构,得到重构推力数据、重构扭矩数据、重构推进速度数据;对重构数据分别求导,得到数据的增长变化趋势规律,并对推力数据导数、扭矩数据导数、推进速度数据导数两两求积,分析求积结果。本方法通过斜率变化相关性及阈值判断综合决策换刀判断,是对抽刀检测与安装监测的补充,同时该方法通过编写集成测试可嵌入现场盾构监测系统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8899.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刮刀多功能综合试验装置,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一侧的试验机结构,至少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导轨组件,连接于导轨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和连接于导轨组件的刀具组件;试样结构设于底座的另一侧,至少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二驱动机构的试样件,设于试样件下的碎屑收集器,设于试样件外的若干固定杆;控制系统连接于试验机结构和试样结构,至少包括:连接于刀具组件的传感器组件,连接于传感器组件的计算机,连接于计算机的开关。试验机结构模拟刮刀的破岩过程,试样结构模拟岩土,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刀具的状态,进行数据化监测与分析,实现了盾构刮刀的真实运行状态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947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331963.6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40 , G06Q50/08 , G06T17/05 , B61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智慧地铁红线保护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铁保护工作的日常工作信息与地铁沿线周边的BIM模型输入系统,通过统一的编码标准,将日常工作信息与BIM模型进行管理融合;基于融合后的多源信息进行外部作业项目的影响等级分析;将外部作业项目的巡检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录入系统中,并根据巡视的位置以及关联的BIM模型,通过统一编码进行关联;提供智慧决策辅助地铁保护人员对巡检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进行处置。本发明充分结合BIM可视化特点,将地铁结构、巡检信息、检测信息、病害信息、外部项目信息以GIS为骨架关联,避免信息孤岛,对地铁保护、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652694.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佘才高 , 马西峰 , 陈志宁 , 彭红霞 , 张存 , 黎庆 , 陈少波 , 王霆 , 金华 , 袁云辉 , 史剑 , 王怀东 , 焦月红 , 陶育 , 徐健 , 陈虎 , 王宁 , 王健 , 史雁达 , 李鲸 , 邵金鹏 , 王彬 , 胡劲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富水软土地区盾构近穿运营隧道主动保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多个既有隧道均位于地面以下,且既有隧道与地面之间设有覆土;既有隧道的下方设有新建隧道轨面,新建隧道轨面的外侧设有环绕的注浆加固结构;既有隧道的底部两侧设有既有隧道洞;既有隧道内侧依次固定设有环向钢板、支撑板,支撑板内均匀设有多个纵向拉条。穿越施工期既有隧道变形监测;穿越期既有隧道的主动保护;通过在穿越前中后三个阶段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来有效地保护既有隧道的安全,防止既有隧道结构病害的发生。本发明可有效减小对运营隧道结构的影响,避免运营期结构病害的发生,保证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节省养护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5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3524.4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及自动报警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支撑活络头,位于钢支撑活络头一侧钢支撑轴力补偿段,位于钢支撑轴力补偿段一侧的钢支撑供电及报警段以及位于钢支撑供电及报警段一侧的一般钢支撑段,本发明可保证基坑开挖期间钢支撑能自动进行轴力补偿,整体施工操作过程工厂化、模块化、十分便利、可靠,并且能自动进行监测及三级报警,确保基坑施工安全,此外,本装置造价低廉能大规模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420716.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佘才高 , 马西峰 , 彭红霞 , 陈志宁 , 张存 , 黎庆 , 许平保 , 张静 , 金华 , 袁云辉 , 史剑 , 王怀东 , 焦月红 , 陶育 , 徐健 , 陈虎 , 王健 , 史雁达 , 李鲸 , 邵金鹏 , 王彬 , 胡劲松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测量技术领域,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轮轨耦合接触时的地铁列车荷载;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盾构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隧道动力响应分析,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盾构隧道结构应力时程曲线;结合疲劳累积损伤准则,预测盾构隧道不同结构部位的疲劳寿命。采用动力响应计算以及疲劳累积损伤准则结合的方式,计算精度高,对隧道运营期疲劳寿命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