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8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29950.6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红林 , 廖进星 , 蒋梦 , 李小和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石碧波 , 吕小宁 , 蔡德钩 , 姜鹰 , 邬强 , 谭小科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学习的钻孔孔深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提杆视频数据;根据所述提杆视频数据,识别钻杆顶部和底部的数据;根据所述钻杆顶部和底部的数据计算钻孔深度;将所述钻孔深度进行输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钻孔深度测量过程中,需逐一手动测量每根钻杆的长度,测量过程繁琐,效率低,测量杆数多时易发生错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7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11674.4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成国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进星 , 蒋梦 , 李小和 , 孙红林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蔡德钩 , 石碧波 , 吕小宁 , 姜鹰 , 谭小科 , 邬强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Abstract: 一种地质勘探监控图像/视频的校正处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图像/视频拍摄、识别、比对判别、自动校正和合规判断等步骤处理海量监控图像/视频,该方法和系统具有优越的监控图像识别校正功能,能有效引导操作人员拍摄地质勘探操作过程,能对拍摄图像进行高效的检测、判别及优化处理,能对照标准模板通过拍摄图像判断操作过程是否符合技术规范,操作简单方便、适应性强、应用条件广,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客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1492.3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区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纠偏结构,包括桩基加固区、地基加固垫层、高速铁路路堤、第一软弱地层区、不对称荷载区、第二软弱地层区,桩基加固区向第二软弱地层区方向发生横向位移,第二软弱地层区内沿纵向设第一排旋喷桩,不对称荷载区内设变形槽,变形槽的长度方向与不对称荷载区的纵向方向一致,变形槽内填塞硬质泡沫,变形槽的一侧与桩基加固区的一侧之间的不对称荷载区内沿纵向设多个应力释放孔,每个应力释放孔底部向下延伸,并贯穿第一软弱地层区,每个应力释放孔内均填满中粗砂或碎石。本发明通过对地基深部施加作用力,以地基带动路基本体产生移动,达到路基横向位移纠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1222708.0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成国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红林 , 廖进星 , 蔡德钩 , 李小和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蒋梦 , 石碧波 , 吕小宁 , 姜鹰 , 邬强 , 谭小科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IPC: G06V20/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探岩芯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识别钻孔的基本信息;基于所述基本信息,从岩芯标准数据库获得与所述基本信息相关的至少一个其他钻孔的数据信息;检测所述待识别钻孔,获得所述待识别钻孔的检测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和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钻孔的岩芯名称。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4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71492.3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区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纠偏结构,包括桩基加固区、地基加固垫层、高速铁路路堤、第一软弱地层区、不对称荷载区、第二软弱地层区,桩基加固区向第二软弱地层区方向发生横向位移,第二软弱地层区内沿纵向设第一排旋喷桩,不对称荷载区内设变形槽,变形槽的长度方向与不对称荷载区的纵向方向一致,变形槽内填塞硬质泡沫,变形槽的一侧与桩基加固区的一侧之间的不对称荷载区内沿纵向设多个应力释放孔,每个应力释放孔底部向下延伸,并贯穿第一软弱地层区,每个应力释放孔内均填满中粗砂或碎石。本发明通过对地基深部施加作用力,以地基带动路基本体产生移动,达到路基横向位移纠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3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0311.5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纠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当高速铁路路堤发生横向位移时,在不对称荷载区内设置变形槽和多个应力释放孔,并在变形槽内填塞硬质泡沫,在应力释放孔内填满中粗砂或碎石;2在第二软弱地层区内设第一排旋喷桩,利用施工第一排旋喷桩产生的瞬间喷射压力推动位于高速铁路路堤底部的桩基加固区由第二软弱地层区向第一软弱地层区方向位移,桩基加固区带动位于桩基加固区上方的地基加固垫层及高速铁路路堤同步移动,实现了对高速铁路路基的纠偏;步骤3:将变形槽用碎石加5%水泥封填密实。本发明通过对地基深部施加作用力,以地基带动路基本体产生移动,达到路基横向位移纠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79557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10972780.9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红林 , 廖进星 , 蔡德钩 , 蒋梦 , 李小和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石碧波 , 吕小宁 , 姜鹰 , 邬强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石越峰 , 魏少伟 , 蒋道君 , 张协崇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闫宏业 , 朱宏伟
IPC: G06F16/51 , G06F16/58 , G06F16/587 , G06T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岩芯照片审核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岩芯照片审核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岩芯照片;确定与所述第一岩芯照片的箱次相邻的第二岩芯照片;根据所述第一岩芯照片中岩芯主体与所述第二岩芯照片中岩芯主体之间连续性、和所述第一岩芯照片的真实度,审核所述第一岩芯照片。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11913.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成国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鹰 , 蒋梦 , 廖进星 , 李小和 , 孙红林 , 郭建湖 , 董同新 , 詹学启 , 蔡德钩 , 石碧波 , 吕小宁 , 邬强 , 谭小科 , 姚建平 , 陈锋 , 尤灏 , 唐涛 , 刘庆辉 , 谢百义 , 师超 , 蔡雷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康秋静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勘探孔位定位方法及定位机器人,摄像设备正对钻机的特征对象拍摄图像,获取摄像设备所在位置经纬度坐标以及所述摄像设备镜头的方位角;拍摄所述特征对象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识别出钻机的特征对象成像高度;根据所述成像高度计算所述摄像设备的成像比例参数,计算镜头到所述特征对象的距离;计算得到所述特征对象的经纬度坐标作为地质勘探孔位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拍摄钻孔方位角及钻孔与机器人相对距离求解钻孔位置坐标的算法简洁、高效,提高了地质勘探钻孔的定位效率;本发明整个孔位坐标获取过程,不影响勘探正常施工,为勘探工期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发明的地质勘探孔位定位机器人,减少了对工作人员操作经验的依赖,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39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070311.5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纠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当高速铁路路堤发生横向位移时,在不对称荷载区内设置变形槽和多个应力释放孔,并在变形槽内填塞硬质泡沫,在应力释放孔内填满中粗砂或碎石;2在第二软弱地层区内设第一排旋喷桩,利用施工第一排旋喷桩产生的瞬间喷射压力推动位于高速铁路路堤底部的桩基加固区由第二软弱地层区向第一软弱地层区方向位移,桩基加固区带动位于桩基加固区上方的地基加固垫层及高速铁路路堤同步移动,实现了对高速铁路路基的纠偏;步骤3:将变形槽用碎石加5%水泥封填密实。本发明通过对地基深部施加作用力,以地基带动路基本体产生移动,达到路基横向位移纠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6205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910364419.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红林 , 姜鹰 , 蔡德钩 , 李小和 , 郭建湖 , 廖进星 , 董同新 , 詹学启 , 罗敦明 , 石碧波 , 师超 , 吕小宁 , 姚建平 , 陈锋 , 蒋梦 , 康秋静 , 蔡雷 , 尤灏 , 唐涛 , 谭小科 , 刘庆辉 , 谢百义 , 蒋道君 , 张协崇 , 闫宏业 , 朱宏伟 , 董建华 , 黄宇 , 张晓杰 , 石越峰 , 魏少伟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勘探管理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至少包括:设置在主机内的图像采集模组、定位模组、处理器和通讯模组;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组,用于采集勘探现场的图像数据;所述定位模组,用于获得勘探管理设备自身所在的位置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模组采集的所述图像数据和/或所述定位模组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勘探参数;所述通讯模组,用于与数据管理平台和/或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和/或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所述图像数据和/或所述勘探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