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电磁干扰影响的信号设备机房选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5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952849.2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兼容电磁干扰影响的信号设备机房选址方法,属于信号设备机房选址领域,包括确定信号设备机房的候选区域,基于变电所的位置,通过密度聚类分析缩小候选区域的范围,得到选址区域;将选址区域中划分出若干个单元格,将满足预设电磁干扰条件的变电所作为待仿真变电所;通过对待仿真变电所正常运行时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进行有限元仿真,过滤掉部分单元格;通过对待仿真变电所接地故障时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进行有限元仿真,确定过滤后剩余的单元格的选址优先级;根据选址优先级,选择对应的单元格作为信号设备机房的选址位置。该方法电磁干扰影响因素,根据铁路项目实际的变电所情况,确定条件最优的选址区域。

    隧道洞口整体方案的智能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67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13523.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整体方案的智能化设计方法,涉及隧道施工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设计隧道洞口的目标隧道数据,所述目标隧道数据包括地形点云数据、隧道线路数据以及隧道结构尺寸;将目标隧道数据输入明暗分界里程预测模型中,得到目标明暗分界里程设计值;将所述目标隧道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明暗分界里程设计值输入洞口里程预测模型中,得到目标洞口里程设计值;根据所述目标明暗分界里程设计值以及所述目标洞口里程设计值确定目标洞门长度,基于潜在洞门长度表确定所述目标洞门长度的目标洞门类型;根据所述目标洞口里程设计值、所述目标洞门类型以及所述目标隧道数据,确定目标洞门细分类型。本申请能够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

    一种隧道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9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799697.6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变形缝结构,包括隧道结构先浇段和隧道结构后浇段,隧道结构先浇段与隧道结构后浇段之间的变形缝中设有粘性防水材料;隧道结构先浇段内预埋有开口朝向隧道结构后浇段的钢套筒,钢套筒内插有钢筋,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粘性防水材料锚入所述隧道结构后浇段中。本发明还提供隧道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先施工隧道结构先浇段并埋设钢套筒,在横断面上贴粘性防水材料;然后在钢套筒内填充黄油等,并将钢筋的一端插入钢套筒内;再施工隧道结构后浇段,并将钢筋锚入其中。本发明通过在变形缝中设置有粘性防水材料,通过其自身的粘性和钢筋的锚固作用,可避免变形缝填料、接水盒掉落且施工工艺简便、质量高。

    一种隧道二衬素混凝土地段端模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64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0646025.7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二衬素混凝土地段端模结构,包括弧形端模(2)、中埋止水带(4)和中埋止水带固定装置(5),所述弧形端模(2)上设有中埋止水带预留卡槽(24)和中埋止水带固定预留孔(23),若干块所述弧形端模(2)之间可拆卸式拼装,且相邻的所述弧形端模(2)之间设有端模卡槽接头,中埋止水带固定装置(5)包括顶部U型凸起和两侧的的固定杆,所述U型凸起的内侧为U型槽,所述中埋止水带(4)的外侧置于所述中埋止水带预留卡槽(24)中,内侧置于所述U型槽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二衬素混凝土地段端模结构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的隧道二衬素混凝土地段端模结构,提高了端模安装精度及效率且能防止中埋止水带损坏。

    基于相似度的隧道智能设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13247.0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隧道智能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历史设计资料进行量化得到勘察设计数据库;对所述拟建隧道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确定多个目标工程类型影响因素集合;将所述目标工程类型影响因素集合和勘察设计数据库输入相似度计算模型,确定各隧道工程与拟建隧道工程中各工程类型的相似度;根据所述各工程类型的相似度确定目标隧道设计方案。通过上述方式,提高了隧道工程中成功案例的复用性,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工程中各种影响参数量化为可以进行机器运算的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完成数据的推荐帮助技术人员省下了大量案例参考的时间,提升了隧道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