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1689.0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山岭隧道施工工程资料;从所述山岭隧道施工工程资料中获取地下水位高度及地层渗透系数;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及现场施工监测确定排水量及渗水量;根据所述排水量及渗水量确定隧道排水率;根据所述地下水位高度、地层渗透系数及隧道排水率确定多维度要素影响下的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本发明结合地下水位高度、地层渗透系数、隧道排水率在内的多因素,实现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指导计算隧道衬砌水压力,具有极强的推广性和经济价值,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1686.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涛 , 史爱民 , 刘大刚 , 吴东阳 , 郭珂依 , 李东旺 , 杨维 , 李信臻 , 张孝伟 , 兰钊华 , 胡伟 , 刘军 , 敬桢 , 李强 , 徐剑 , 蒋荣衡 , 黄娟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隧道周边生态用水量需求的限量排放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植被用水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实际蒸散发数据和潜在蒸散发数据,根据实际蒸散发数据及潜在蒸散发数据确定植物的水分胁迫因子;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不同植物的水分胁迫因子与地下水位线的关系;通过对植物的水分胁迫因子设定阈值,确定地下水位线对应的植物地下水需求数据;获取应急用水的井深深度及施工排水引起的水位下降深度,根据居民用水数据确定居民用水降低深度;确定打井深度,基于打井深度及隧址地区水位数据确定居民用水需求数据;根据植物地下水需求数据及居民用水需求数据,得到满足隧道周边生态用水量需求的隧道限排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5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97598.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动态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收集:收集隧道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土壤湿度、地层厚度等信息;S2: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可用于三维模型构建的数据格式;S3: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隧道水文地质三维模型的构建;S4:模型动态更新:根据新的地质数据,对已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动态更新。本发明能够提供更准确、实时、直观的隧道水文地质信息,促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方便系统设置与维护,为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21799753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23618252.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高速铁建万开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勘察水文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文钻孔的自适应洗孔装置,包括竖向布置在钻孔内的钻杆;在钻杆的下端安装设置有洗孔装置洗孔装置包括上端的上安装块和下端的下安装块以及位于上安装块和下安装块之间的多个膨胀胶囊,在膨胀胶囊外周面上设置有刷毛;在相邻膨胀胶囊之间、上安装块和膨胀胶囊之间以及下安装块和膨胀胶囊之间各自设置有环形结构设计的连接套,在连接套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呈间隔布置的连接孔并各自安装布置有水平向外布置的喷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自适应能力强、操作简便、成本低、清洗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3423.X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土质隧道洞外支撑结构,连接于支撑于隧道洞内的型钢钢架,所述隧道洞外支撑结构包括多组沿隧道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混凝土桩,设置有偶数根,均布并竖向设置于隧道两侧,且下端固定于地面;横向连接件,同时设置于多根混凝土桩的顶端;以及横向锚索,设置有多根,且一端固定于横向连接件,另一端穿过土体并固定于型钢钢架;还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土质隧道洞外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改善现有技术中隧道洞口段浅埋段施工可能由于覆土层稳定性较低、土体含水率升高和/或洞内支护结构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等原因,导致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质量降低的问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34093.3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平导,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沿主洞延伸方向布置的洞体;洞体内设有路面盖板以将洞体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用于通风、人员疏散;下通道用于排水,与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洞体在接近主洞的洞口处分为风道支洞和排水支洞;风道支洞向上延伸至地势开阔处或接入隧道风机房;排水支洞内设有分别与洞体的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的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排水通道接入主洞的洞口排水系统,安全通道设有防火门以防止漏风。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风险,在隧道附近出现极端涌突水情况下辅助隧道排水,提高隧道的安全防灾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70494.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孝伟 , 李强 , 孙建国 , 曹伟 , 刘小辉 , 陈奉民 , 陈学刚 , 李信臻 , 肖了林 , 陈扬勇 , 徐剑 , 蒋荣衡 , 熊雅 , 黄果 , 刘彦波 , 李波 , 余晓金 , 胡泉秀 , 赵寒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陡坡地形内外桩板墙挡护结构,包括抗滑桩本体,包括多组均布在靠近山体一侧的内抗滑桩,与多组均布在远离山体一侧的外抗滑桩,其中,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对应;桩间挡板,为两组,均位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之间,且分别与多组内抗滑桩与多组外抗滑桩抵接;绿化台,为多组,且均布在两两外抗滑桩之间,两两外抗滑桩之间至少均布两组绿化台。通过两排抗滑桩对隧道两侧的山体进行支护,保证山体稳定性,减少山体开挖,避免边坡失稳对隧道造成毁坏,同时抗滑桩为多个点开挖,即在预设隧道的山体两侧挖掘多个桩孔进行浇筑抗滑桩,形成多点成面的形式对山体进行支护,以减小对边坡的扰动破坏,避免了常规做法中对山体外侧陡坡设置偏压挡墙时拉槽过大,导致山体边坡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625134.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风险等级快速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隧道埋深度相关风险因素;S2:将确定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S3:根据风险因素重要程度对单一因素划分为主控因素与调控因素;S4:基于主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A;S5:基于调控因素确定出一个风险等级B;S6:通过风险等级B对风险等级A进行修正;S7: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通过先确定隧道埋深、地层参数、相对距离R和建筑物破损程度四个重要风险因素,并对这四个重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一因素风险等级划分并将其列表可视化,最后通过调控因素对主控因素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风险等级,实现快速准确的评估下穿浅基础建筑物的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220248155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1040946.1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内排水结构,包括:集水仓,所述集水仓具有低端和高端,所述高端的一端与隧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低端相连,所述高端的下方开设有溢水口,通过集水仓将地下水归集,并具备充足的储水能力,保证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安全;水沟,所述水沟包括弧形水沟和中心水沟,所述弧形水沟的一端与所述中心水沟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溢水口相连通,采用圆弧型构造的弧形水沟顺接中心水沟,使汇入过程渐变过渡,从而使排水更流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洞内排水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集水能力,还有较好的排放能力,满足隧道施工过程和运营期间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7400943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20959572.2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洞单向行车隧道的通风系统,属于公路隧道技术领域,包括分别靠近双线隧道行车方向出口端设置且间距L<5000m的第一通风井和第二通风井;第一通风井包括与该线隧道连通的第一送风道和第一排风道,以及与对侧隧道连通的第一排烟道;第二通风井包括与该线隧道连通的第二送风道和第二排风道,以及与对侧隧道连通的第二排烟道;第一排烟道和第二排烟道独立控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竖井长度,避开地下围岩内的不良地质段落,降低竖井和斜井的施工风险,利于控制整体工程规模和造价;不但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可使通风井的风机功率降低,进而降低了通风井的运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