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3062.1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湖库水质模型的模拟结果优化方法及系统,构建湖库水质模型;选择需要校准的参数和目标变量;设置每个参数的先验分布,并通过随机采样生成m组参数组合;根据m组参数组合得到m组模拟结果,分别计算每组模拟结果中每个目标变量的RMSE、NSE和MAE;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每个目标变量的RMSE、NSE和MAE的权重,并计算每个目标变量的综合指标;计算每组模拟结果的综合评分;根据模拟结果的综合评分,通过贝叶斯平均法得到最终的模拟结果。本发明能够减少单一参数组合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度,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能够提高模型对湖库水质的模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2309.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波浪与高耸结构物高频共振响应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高耸结构物的尺寸信息以及计算水域内的波浪信息;对平动分量、转动分量、速度势和波面升高进行三阶摄动展开,基于三阶摄动展开以及获取到的尺寸信息和波浪信息,建立波浪与高耸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时域数学模型,利用非线性时域数学模型求得速度势,再利用速度势得到波浪与高耸结构物高频共振响应的波浪力以及运动响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非线性时域数学模型不仅能够对波浪与高耸结构物的高频共振响应进行研究,还能够提高模型试验的计算效率;该非线性时域数学模型还考虑了非线性的影响,使波浪与高耸结构物高频共振响应的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626682.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和无人船水上水下一体化扫描方法,涉及防波堤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将无人机和无人船搭载的所有传感器通过船载刚性稳定平台固联;量取各个传感器在水上水下一体化系统物方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将量取的杆臂值输入实时采集软件中进行水上水下数据采集,获取多源数据;将组合定位定姿解算后的数据导入水上水下一体化系统,将获取的多源数据转换至统一的当地工程坐标系;将转换至同一坐标系下的多源数据融合,建立防波堤整体面貌的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对无人机和无人船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建立呈现码头、防波堤及水下结构等整体面貌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4877.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港口规划的水体交换数学模型评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提出不同的港口规划方案,采集收集附近海域的水文测量数据,建立港口附近海域的潮流数学模型,建立水体交换数学模型,进行潮流计算结果分析和水体交换计算结果分析,最后综合不同规划方案下的潮流计算结果和水体交换计算结果,得出最优的规划方案。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港口规划的水体交换数学模型评估方法,通过潮流、水体交换数学模型研究,针对港区的不同规划方案,对方案实施前后水体交换的变化情况做出比较,为规划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7118.X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天津爱思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缆绳拉力测量系统,属于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缆绳、导向箱和监测箱;导向箱内部顶壁上设有导向轮;缆绳绕设于导向轮底部;监测箱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监测箱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有拉力传感器和夹紧装置;缆绳一端与夹紧装置连接;拉力传感器一端与夹紧装置连接,且拉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于监测箱上;下腔体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监测箱上设有警报装置。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缆绳拉力实时监测,而且可以控制缆绳脱离测量系统,避免缆绳断裂,同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而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7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5299.7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5D1/485 , G05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径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水下清淤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基于初始清淤路径,综合考虑历史成功率因子、气象影响因子、水下生物活动影响因子和水流影响因子对初始权重值进行校正,最终选择具有最大校正权重值的初始清淤路径作为优化清淤路径。通过引入历史成功率因子,本发明能够从过去的清淤任务中学习和优化,确保当前路径规划基于静态地形图、历史任务经验教训,提高路径规划可靠性。根据历史任务成功率因子,识别出哪些区域在过去容易出现问题,并在规划新路径时自动避开这些高风险区域,进一步增强了路径规划的智能性和适应性。水下生物活动影响因子的考虑使机器人能够自主识别并避开敏感生态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9572.6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淤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清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对水下清淤机器人的清淤作业进行控制时,首先采集了水下环境参数和清淤机器人的综合清淤效率参数,根据上述两个参数对清淤机器人的清淤速度进行控制,提高了速度控制的科学性,同时,在具体控制时,基于清淤机器人的水下作业的特殊作业场景,在利用清淤速度参数控制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清淤速度参数后,设置了清淤速度参数调节值的参考阈值,并将计算的清淤速度参数调节值与清淤速度参数调节值的参考阈值比较进而确定是否调节清淤速度参数,避免了清淤机器人速度调节过程中速度调节不及预期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34778.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比尺波浪水槽冲淤地形自动扫测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对大比尺波浪水槽的床面进行扫测,对大比尺波浪水槽的床面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三维点云数据,将三维点云数据的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根据世界坐标系得到大比尺波浪水槽床面在每个时间点的高度数据;根据世界坐标系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床面高度,得到床面的曲率;根据曲率确定冲淤区域;确定若干时间间隔,计算冲淤区域在过去每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冲淤深度;将平均冲淤深度累积得到综合冲淤深度。得到具体且精确的深度数据,根据深度数据以及创面整体变化趋势,为后续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607118.X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天津爱思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缆绳拉力测量系统,属于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缆绳、导向箱和监测箱;导向箱内部顶壁上设有导向轮;缆绳绕设于导向轮底部;监测箱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监测箱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有拉力传感器和夹紧装置;缆绳一端与夹紧装置连接;拉力传感器一端与夹紧装置连接,且拉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于监测箱上;下腔体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监测箱上设有警报装置。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缆绳拉力实时监测,而且可以控制缆绳脱离测量系统,避免缆绳断裂,同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而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20010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72358.2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悬浮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形自适应的水下清淤机器人动态悬浮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气囊空气体积的第一预期值和第二预期值,并结合水温、水深、机器人姿势角度、硬度系数、机器人速度等多种关键参数,精确计算出气囊调整空气体积,并最终根据气囊初始空气体积得到气囊的最终空气体积。首先,通过动态调整气囊空气体积,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确保清淤工具能够有效接触并清理沉积物。特别是在松软的沉积物区域,增加气囊空气体积可以防止机器人陷入沉积物中,避免因浮力不足而导致的卡顿或停滞;而在坚硬的底质上,减小气囊空气体积可以使机器人更紧密地接触沉积物,提高清淤工具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