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0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690896.X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程分离的整流罩落点精确控制方法;建立火箭飞行时主动段和被动段动力学模型、建立二级偏航程序角设计模型;根据所述主动段动力学模型,得到射程抛罩模型;根据被动段动力学模型、二级偏航程序角设计模型和射程抛罩模型,计算整流罩落点;根据所述整流罩落点的环境情况,对所述整流罩落点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整流罩落点。通过控制方法改进,实现落区面积的有效缩减;通过弹道优化方法改进,解决落区要求与轨道要求间的突出矛盾;通过打靶方法改进,实现对落区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与设计;通过历史子样分析,实现对落区设计改进方案的例证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86126.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静琳 , 宋征宇 , 肖耘 , 李洪 , 吴义田 , 徐珊姝 , 陈晓飞 , 刘银 , 陈风雨 , 朱锡川 , 于龙 , 张志国 , 张博戎 , 沈安 , 周天帅 , 韩雪颖 , 王建明 , 肖清 , 王传魁 , 周敬 , 樊晨霄 , 孟庆尧 , 张晚晴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场安全性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卫星布局及分离速度,建立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设置分离飞行参数,根据所述设置的分离飞行参数对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分离飞行参数偏差进行辨识,确定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根据所述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和所述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获得星箭分离后卫星与末级箭体的最小相对距离;根据星箭双方协商确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所述最小相对距离获得远场安全性分析结果。本申请仿真计算量小,仿真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星箭分离情况,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9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42059.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崔超 , 王非凡 , 厉晓笑 , 王宁 , 何析峻 , 孙喆 , 程昊 , 张训 , 邢力超 , 赵晖 , 马飞 , 吴会强 , 刘伟 , 刘立东 , 刘德博 , 张雯 , 张登宇 , 张津泽 , 樊晨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成型用3D打印水溶性模具,包括:3D打印箱房、以及位于3D打印箱房内部的金属芯模、硅橡胶预置软模、芯轴旋转机构、多轴向3D打印末端喷筛头、喷筛流速控制器、图形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固定支座、外形尺寸在线检测系统和水溶性树脂储箱;金属芯模两端通过芯轴旋转机构安装在固定支座上;硅橡胶预置软模嵌入在水溶性石英砂模内。本发明实现了大型闭腔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的绿色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一体化制造,大大缩减了该类结构所用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了模具自身重量和加热能耗,创新形成了一套基于自动化控制的“组装‑打印‑固化‑监测‑溶拆‑回收”循环式低成本快速高效制造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286126.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静琳 , 宋征宇 , 肖耘 , 李洪 , 吴义田 , 徐珊姝 , 陈晓飞 , 刘银 , 陈风雨 , 朱锡川 , 于龙 , 张志国 , 张博戎 , 沈安 , 周天帅 , 韩雪颖 , 王建明 , 肖清 , 王传魁 , 周敬 , 樊晨霄 , 孟庆尧 , 张晚晴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场安全性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卫星布局及分离速度,建立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设置分离飞行参数,根据所述设置的分离飞行参数对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分离飞行参数偏差进行辨识,确定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根据所述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和所述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获得星箭分离后卫星与末级箭体的最小相对距离;根据星箭双方协商确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所述最小相对距离获得远场安全性分析结果。本申请仿真计算量小,仿真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星箭分离情况,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96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一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且设置有鸭翼、升力翼和V型尾翼;升力翼为固定翼,位于箭体后部,采用三角翼形式,为一子级水平返回过程中提供升力或阻力,翼身下设置有升降副翼,可用作转向或者上下偏航;鸭翼为单轴摆动翼,转动轴与箭轴平行,位于箭体前部;V型尾翼为固定翼,位于箭地后部,采用对称双尾翼形式;二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布局方案与一子级类似。本发明给出了传统火箭与带翼飞行器融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火箭不具备水平飞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火箭构型结构效率较高的优势,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796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一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且设置有鸭翼、升力翼和V型尾翼;升力翼为固定翼,位于箭体后部,采用三角翼形式,为一子级水平返回过程中提供升力或阻力,翼身下设置有升降副翼,可用作转向或者上下偏航;鸭翼为单轴摆动翼,转动轴与箭轴平行,位于箭体前部;V型尾翼为固定翼,位于箭地后部,采用对称双尾翼形式;二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布局方案与一子级类似。本发明给出了传统火箭与带翼飞行器融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火箭不具备水平飞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火箭构型结构效率较高的优势,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308249978S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30563302.5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Designer: 张智 , 徐洪平 , 何巍 , 胡晓军 , 刘观日 , 黄兵 , 李莉 , 彭越 , 邓新宇 , 杨树涛 , 陈晓飞 , 何兆伟 , 王建明 , 樊晨霄 , 李茂 , 余光学 , 徐倩 , 李长龙 , 祁峰 , 胡彦辰 , 朱平平 , 于子文 , 张树杰 , 郭振 , 金杰 , 程大林 , 王玉林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运载火箭(新一代近地载人)。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货运飞船、卫星等飞行器的发射。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省略后视图;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省略右视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