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4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63760.1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林生 , 曹昱 , 王斌 , 吴浩 , 蒋亮亮 , 章凌 , 袁彪 , 徐卫秀 , 王卓群 , 刘伟杰 , 朱振涛 , 张靖坤 , 于思恒 , 王桂娇 , 芮兴 , 苏晗 , 路志峰 , 刘伟 , 李智 , 惠兴晨 , 张栋梁 , 谭指 , 匡格平 , 彭飞 , 林川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流罩凹口螺栓准强度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凹口螺栓抗拉刚度有限元模型;提取整流罩两个半罩在分离面上的凹口螺栓的抗拉刚度;建立包含柱段、锥段的整流罩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具有一定弹簧单元刚度值的弹簧单元取代纵向分离机构,以确定整流罩承载能力及凹口螺栓的连接强度。本发明在整流罩模型中,仅通过抗拉刚度对应的弹簧单元取代结构复杂的纵向分离机构,将数百万自由度的模型简化为数万自由度模型,以确定整流罩承载能力及凹口螺栓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434450.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直径模块化锻件舱段装置,该装置包括二级尾段和一二级级间段,所述二级尾段由四个第一模块舱段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一二级级间段包括第二模块舱段、加强框、口盖,各组成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本申请能够显著提高结构可靠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发射成本的整体锻造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8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011284.7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受大外压的模块化球冠形翻转式结构,球冠形翻转式结构上设置有筒体,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蒙皮,筒体另一端设置有下护板,筒体的内部为填充内腔,填充内腔内设置有球冠形拱,筒体由第一筒体分块、第二筒体分块、第三筒体分块、第四筒体分块、第五筒体分块和第六筒体分块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筒体分块上设置有铰链连接结构。本发明结构新颖,球冠形翻转式结构与大型仓储机体的铰链进行回转连接,可实现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的工作任务;当该承受大外压的模块化球冠形翻转式结构处于开启状态时,可进行内外作业、运输和维护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82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11284.7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受大外压的模块化球冠形翻转式结构,球冠形翻转式结构上设置有筒体,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蒙皮,筒体另一端设置有下护板,筒体的内部为填充内腔,填充内腔内设置有球冠形拱,筒体由第一筒体分块、第二筒体分块、第三筒体分块、第四筒体分块、第五筒体分块和第六筒体分块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筒体分块上设置有铰链连接结构。本发明结构新颖,球冠形翻转式结构与大型仓储机体的铰链进行回转连接,可实现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的工作任务;当该承受大外压的模块化球冠形翻转式结构处于开启状态时,可进行内外作业、运输和维护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2179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81423.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提亚峰 , 季宝锋 , 曲斌瑞 , 路志峰 , 李雄魁 , 刘观日 , 王世勋 , 王鲲鹏 , 王婧超 , 杨柳 , 郭岳 , 谭指 , 刘宇 , 孟德浩 , 张杨 , 王建忠 , 黎汉华 , 张超颖 , 刘彬 , 王群 , 林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32 , B29C70/224 , B29C70/345 , B29C70/347 , B29C70/382 , B29C70/384 ,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网格结构自动铺缠工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芯模、若干个阳模模块、第一法兰、若干个第一针棒、若干个第二针棒、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轴和第二法兰;其中,所述若干个阳模模块沿所述芯模的周向无缝隙并排设置于所述芯模的侧表面构成阳模,所述阳模通过环筋筋槽和纵筋筋槽形成网格状结构。本发明通过将芯模、若干个阳模模块、第一法兰、若干个第一针棒、若干个第二针棒、第一挡圈、第二挡圈、轴和第二法兰连接成型,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通过若干个阳模模块提高了脱模效率;通过针棒对复合材料进行纵向缠绕,保持了复合材料的张力,节省了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78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29675.8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蒙皮桁条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用于结构强度快速分析,也可以用于快速建模,属于结构强度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蒙皮桁条结构的强度分析过程标准化,积累材料数据和结构参数数据,利用分析标准和数据库的效率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797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92797.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起吊钢套组件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包括起吊钢套和起吊接头支座;所述起吊钢套为中空的柱状结构,中间段外部为外螺纹段,用于舱段壳体的起吊孔内螺纹配合;中间段内部为内螺纹段,用于与起吊螺栓配合连接;中间段与起吊接头支座接触的一端为光筒段,用于与起吊接头支座配合;所述光筒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筒段、第二筒段和第三筒段;所述第三筒段连接所述中间段;所述起吊接头支座安装于第一筒段的外侧法兰面,起吊接头支座上设有通孔,安装时向内侧弯压至第二筒段的外侧法兰面,所述通孔用于配合沉头螺钉进行起吊。本发明实现在舱段起吊工况发生螺纹咬死时,不用分解舱段,可在舱体外壁,单人快速完成起吊钢套组件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3760.1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林生 , 曹昱 , 王斌 , 吴浩 , 蒋亮亮 , 章凌 , 袁彪 , 徐卫秀 , 王卓群 , 刘伟杰 , 朱振涛 , 张靖坤 , 于思恒 , 王桂娇 , 芮兴 , 苏晗 , 路志峰 , 刘伟 , 李智 , 惠兴晨 , 张栋梁 , 谭指 , 匡格平 , 彭飞 , 林川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流罩凹口螺栓准强度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凹口螺栓抗拉刚度有限元模型;提取整流罩两个半罩在分离面上的凹口螺栓的抗拉刚度;建立包含柱段、锥段的整流罩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具有一定弹簧单元刚度值的弹簧单元取代纵向分离机构,以确定整流罩承载能力及凹口螺栓的连接强度。本发明在整流罩模型中,仅通过抗拉刚度对应的弹簧单元取代结构复杂的纵向分离机构,将数百万自由度的模型简化为数万自由度模型,以确定整流罩承载能力及凹口螺栓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4450.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直径模块化锻件舱段装置,该装置包括二级尾段和一二级级间段,所述二级尾段由四个第一模块舱段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一二级级间段包括第二模块舱段、加强框、口盖,各组成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本申请能够显著提高结构可靠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发射成本的整体锻造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976169.6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章凌 , 张希 , 杨帆 , 蒋亮亮 , 王斌 , 吴浩 , 朱振涛 , 高艺航 , 杨柳 , 林川 , 佟文敏 , 孟德浩 , 曹昱 , 乐晨 , 芮兴 , 黄蔚 , 王桂娇 , 金含玉 , 徐卫秀 , 李林生 , 袁彪
IPC: B64C1/40
Abstract: 一种可长期贮存的恒温热屏蔽结构,包括:承力结构、高温隔热层和支撑环。高温隔热层和承力结构作为气体流道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环;承力结构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承力结构中贮存凝胶状态的水汽化吸热,排气通道用于使包括水蒸气、水滴和气凝胶残渣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相流物质从所述排气通道中排出。多个支撑环沿圆筒结构的轴向方向上阵列,作用是将小孔中排出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相流物质减速,减少水滴和气凝胶残渣随水蒸气的飞出,将水滴和气凝胶残渣贮存、提高水的相变比率,同时减缓防热层界面受到的气流冲击。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防热系统结构效率较低、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