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3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378839.9
申请日:2021-04-08
IPC分类号: G06V20/69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V10/82 , G06N3/08 , H04N7/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毒藻类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的藻类图像数据;将所述待监测的藻类图像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藻类识别分类模型中,获取所述待监测的藻类图像数据的多个藻类细胞识别结果,其中,所述训练好的藻类识别分类模型包括多个训练好的藻类识别分类子模型,每个训练好的藻类识别分类子模型是由标记有藻类种类标签的藻类图像样本数据对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得到;根据所述多个藻类细胞识别结果,对所述待监测的藻类图像数据中的藻类细胞进行毒性判别,生成有毒藻种细胞预警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水域内有毒藻类的监测预警,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藻类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022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597790.5
申请日:2023-05-25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A01K67/02 , G05B19/0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立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基于PWM调光的LED驱动模块、半圆环形370nm波长LED阵列,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是基于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STM32单片机通过串口与PC机数据交互,PC机通过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并控制下一级基于PWM调光的LED驱动模块,LED驱动模块将控制位于切口两端的半圆环型370nm波长LED阵列,使用此控制方式可单独控制LED阵列中的每一个LED参数。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用于建立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在切口两端放置LED阵列的方式,来有效、稳定的建立瘢痕疙瘩动物模型,为瘢痕疙瘩治疗提供稳定、复制性强的瘢痕疙瘩动物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7804.4
申请日:2023-12-25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传输控制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体外机自适应无线能量传输方法,体外机包括用于与体内机的功率接收线圈耦合的功率发射线圈,方法包括:监控功率发射线圈上的实时电流;响应于实时电流发生变化,记录实时电流变化前的第一状态值和变化后的第二状态值;基于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与预设的第一电流‑传输距离拟合曲线确定功率发射线圈与功率接收线圈的距离变化范围;基于距离变化范围与预设的第二供电电压‑传输距离对照表确定满足距离变化范围的无线传输所需的最小供电电压;调整功率发射线圈两端的供电电压至最小供电电压。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体外机单侧对传输距离的预测并进行供电电压的自适应调整,有助于接收侧的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77918.X
申请日:2023-03-21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伏电池的植入式无线供电系统,包括体外红外发射单元和体内红外发电单元,所述体外红外发射单元布置于腰带上,所述体外红外发射单元包括锂电池、DC‑DC调压模块、蓝牙收发模块、单片机、LED驱动模块和两个特定波长驱动的红外LED模块,所述体内红外发电单元设置于植入芯片上,所述植入芯片经过硅胶封装后埋入人体内,所述体内红外发电单元包括两个太阳能薄膜电池和正脉冲发生电路、负脉冲发生电路。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基于红外光伏电池的植入式无线供电系统,有效减小了植入芯片的体积,具有异物感减小、手术创口减小、无需更换电池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53408.2
申请日:2022-12-06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367 , H02N1/04 , H02J50/0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植入超声纳米发电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方法,包括超声驱动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模块、超声驱动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效电路模型自适应RLC跟踪算法设计模块以及超声驱动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源管理模块。本发明为一种可植入超声纳米发电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方法,针对超声驱动摩擦纳米发电机提出一种适用于电路仿真软件的USD‑TENG的电路等效模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电源管理电路设计,使得超声驱动无线能量传输更安全、更高效,从而解决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效电路模型不适用于电路仿真软件以及因其电压、电流相位差带来的能量损耗问题和带载能力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90237.5
申请日:2020-06-24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化消防疏散方法,包括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室内人员定位系统、云端服务器、网页应用端、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建筑物BIM模型等部分。所述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建筑物内火灾参数,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所述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用于采集室内人员位置,并传递到云端服务器;所述建筑物BIM模型中包含有建筑物的全面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空间布局的三维可视;所述云端服务器中搭载有处理后的BIM模型和所述疏散路径优化算法;所述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根据实时的火灾信息和人员位置信息以及室内布局得到人员的最优疏散路径。该方法可以根据火灾发展的态势和人员的实时位置,实现对建筑物内受困人员的动态可视化三维疏散引导。节约引导疏散的人力,改善疏散的疏散引导的效果,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08563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597747.8
申请日:2018-06-11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5F1/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MOS的指数波形电流产生电路,通过对一组P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N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栅极施加特定的电压,使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从而令这组晶体管的漏极输出电流之和随时间呈现出近似指数变化的波形。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指数波形电流产生电路与传统的基于单个工作在亚阈值状态下的晶体管的指数波形电流产生电路相比,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并且产生更精确的指数波形输出电流。指数波形的时间常数可由电路中的电容、栅极预设电压、与栅极连接的电流源的大小数值、以及晶体管阈值电压来确定。这种指数波形电流产生电路成本低,精度高,驱动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5624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39143.4
申请日:2019-09-05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无人机自动充电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充电桩,所述无人机包括:低电量报警模块、无人机通信模块、定位模块、飞行控制模块、充电对接模块;所述充电桩包括:摄像头模块、FPGA开发板模块、XY轴伺服电机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降落到无人机充电桩后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平台下部的图像,输入到FPGA内部,利用相应算法计算、识别到无人机下部的特征标志,计算出其坐标,控制XY轴伺服电机将无线充电板移动到无人机下方,实现自动充电。适用于对多种机型的无人机进行自动充电,以实现无人机长时间续航。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357098.9
申请日:2019-04-29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钢结构腐蚀检测高空飞行智能机器人,包括:飞行移动单元、图片收集单元、供能单元、传输单元、核心单元以及远程应用控制平台。本发明可用机器人代替传统技术中的质检员来进行钢结构腐蚀检测工作,为智能化检测提供了硬件基础,使得在检测作业中,能够基于该设备,实现远程检测及智能化识别缺陷位置及缺陷种类,减少人工质量检测行为局限,降低安全隐患,增加检测全面性以及准确性,降低检测的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检测的智能化程度。同时本发明基于云计算,提高了数据访问能力,将数据进行整合,避免重复计算,提高了作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