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8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30019.3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7/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D炉利用CO2炼钢脱氮的方法,适用于30~350t钢包VD精炼过程。根据所述方法精炼进程,利用钢包底吹CO2或CO2-Ar,在各阶段采用不同底吹模式,钢液成分混匀期采用小流量混气底吹,防止钢液氧化、加快抽真空速度;高真空脱碳期采用较大流量底吹纯CO2,促进CO2进行脱碳,进而深度脱氮、强化去氢;底吹复通期通过切换底吹气为Ar,高压喷吹保证底吹元件正常运行;钢液净化期,底吹软吹CO2-Ar混合气体,促进非金属夹杂物快速上浮,同时由于主吹CO2气体,减小了底吹喷嘴受到的热冲击,延长底吹寿命,最终实现VD炉低成本冶炼低氮钢。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937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232756.5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弧炉炼钢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炉气分析的电弧炉冶炼过程控制方法。电弧炉钢水成分温度预报方法为:对电弧炉炉气成分、温度和流量进行连续检测,实时计算电弧炉脱磷速度、脱碳放热速度、热损失速度,进而计算预测电弧炉内钢水的成分与温度,根据电弧炉内钢水成分和温度的预报数据,实时动态调节供电强度和供氧流量,使电弧炉内钢水脱碳和钢水升温协调进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控制方法使电弧炉平均冶炼电耗降低3%,吨钢氧耗降低5%,电弧炉冶炼终点温度、成分双命中率提高10%,并且金属料消耗降低2%。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65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17478.3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5/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顶吹氧枪喷吹冷却剂的转炉提钒工艺,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提钒过程熔池温度控制难和动力学条件差等问题,提高钒的氧化转化率和钒渣质量。本发明包括供粉系统和供氧系统,通过顶吹氧枪的超音速氧气射流喷吹粉状冷却剂,利用粉剂与铁水快速反应吸热的原理,实现控制提钒过程熔池温度和改善熔池搅拌能力的目的,达到高效提钒的技术效果。喷粉过程中冷却剂由供粉管进入氧枪,供粉管出口可位于枪身上部到喷头拉乌尔出口之间,供粉管道内径15-180mm,喷粉流量20-800kg/min,载气流量100-4000Nm3/h,载气压力0.5-1.6MPa。本发明适用于20-300t提钒转炉,采用本发明可使半钢钒含量降至0.03%以下,钒渣(V2O5)品位提高1%以上,提高钒资源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95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3084.9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电弧炉炼钢供氧和喷吹粉剂的方法。针对当前电弧炉炼钢供氧射流衰减速度快,冲击力不足和粉剂收得率低的问题,将氧气与粉剂颗粒混合成气-固混合相,并产生高速混合射流,利用粉剂颗粒的动能提高电弧炉供氧射流的冲击力,强化熔池搅拌,实现粉剂颗粒的高效输送。本发明粉剂流量范围为5-60kg/min,氧气流量为500~3500Nm3/h;气-固混合相流量为500~4000Nm3/h,固气比为0.5-5kg/kg;高速混合射流速度为50~700m/s;本发明适用于炉壁供氧并喷吹粉剂的5~300t电弧炉炼钢。使用本发明后电弧炉熔池搅拌强度加强20%以上,氧气、粉剂的利用率提高,氧气消耗降低大于15%,喷吹粉剂消耗降低大于30%。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532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10541453.7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转炉高效提钒过程的喷粉装置及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转炉提钒过程动力学条件差、钒的氧化转化率低等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喷粉罐系统、PLC控制系统、气体调节阀组和喷粉枪。其中喷粉速率通过调节旋转给料盘电机频率精确连动控制,喷粉枪采用双套管式结构,中心管利用载气喷粉,同时辅吹气体确保喷粉过程连续进行,环缝吹保护气保护喷粉枪。喷粉枪安装在提钒转炉炉侧或炉底位置,周围镶嵌保护套砖。本发明适用于10~200吨提钒转炉,可在转炉提钒过程中喷入50~200kg/min铁精粉,改善转炉提钒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使半钢钒含量降至0.03%以下,钒渣(V2O5)含量提高2%~5%,同时有利于缩短转炉提钒冶炼周期,实现转炉高效提钒。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488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2669.3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谐振振动方式输送热态转底炉金属化球团的方法。其特征是:从转底炉螺旋出料机出来的金属化球团通过进料溜槽进入缓冲料仓;缓冲料仓内通入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隔绝空气;金属化球团经缓冲料仓出口由出料溜槽进入连续非谐振振动装置输送热态转底炉金属化球团;金属化球团步进式前行,经由送料通道到达电弧炉内;适应转底炉年产10-100万吨金属化球团,及产钢10万吨至200万吨的钢厂,吨钢加入金属化球团的比例为1-100%。本发明优点是金属化球团运输过程与转底炉、电弧炉生产同步,能有效减少金属化球团热量散失,间接降低电弧炉电耗;运输过程密封隔绝空气,有效抑制再氧化反应的发生,避免增加电弧炉冶炼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5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301915.X
申请日:2017-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现有转炉放散煤气改质并资源化应用于炼钢底吹、减少Ar/N2消耗、强化炼钢动力学的方法。本发明将转炉吹炼前期和后期的低品质放散煤气经降温、除尘后进入燃烧室,将低品质煤气中的CO组分转变为CO2,使CO2含量平均达到30%以上,提高放散煤气作为喷吹气的利用价值,通过底吹控制系统实现改质气资源化应用于炼钢底吹整个冶炼周期,采用分阶段控制。本发明适用于30‑350吨炼钢转炉,可资源化利用改质转炉放散煤气量3‑50Nm3/t钢,回收蒸汽量5‑15kg/t钢,CO2用于底吹搅拌,使底吹搅拌功提高20%以上。本发明的改质放散煤气也可部分用于转炉炼钢溅渣护炉和炼钢设备的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24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129579.X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利用CO2抑制转炉炼钢火点区吸氮、改善冶炼后期脱氮动力学条件的炼钢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CO2抑制转炉炼钢火点区吸氮的方法,该方法在转炉冶炼后期的顶吹氧气中混入CO2气体,在控制CO2喷吹总量的前提下,顶吹气流中CO2的混入比例随时间线性增加,逐渐降低转炉炼钢火点区温度,提高表面活性元素氧和硫的表面活性,阻碍氮的吸入,同时弥补因脱碳速率降低而导致的气泡产生量减少,改善脱氮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将转炉炼钢终点氮含量稳定控制在13ppm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68801.3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朱荣 , 魏光升 , 韩宝臣 , 董凯 , 刘润藻 , 吴学涛 , 武文合 , 唐天平 , 冯超 , 姜娟娟 , 董建锋 , 彭玉华 , 田博涵 , 吕明 , 王云 , 胡绍岩 , 李伟峰 , 朱长富 , 苏荣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炼钢通过CO2高强度输入控制渣中(FeO)和粉尘产生的方法,适用于30~400t转炉炼钢过程。在转炉吹炼过程中,根据原料参数,结合目标升温速率、目标碳含量、熔池富余热量等参数,预测熔池反应特征,通过实时监测炉气成分、钢液温度及成分,确定该炉次CO2高强度喷吹模式。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转炉吹炼过程CO2的高强度输入,提高CO2利用效率,精准控制吹炼终点钢液成分,调控渣中(FeO)、提高炉气CO浓度、减少转炉烟尘产生量,提高钢液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24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29579.X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利用CO2抑制转炉炼钢火点区吸氮、改善冶炼后期脱氮动力学条件的炼钢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CO2抑制转炉炼钢火点区吸氮的方法,该方法在转炉冶炼后期的顶吹氧气中混入CO2气体,在控制CO2喷吹总量的前提下,顶吹气流中CO2的混入比例随时间线性增加,逐渐降低转炉炼钢火点区温度,提高表面活性元素氧和硫的表面活性,阻碍氮的吸入,同时弥补因脱碳速率降低而导致的气泡产生量减少,改善脱氮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将转炉炼钢终点氮含量稳定控制在13ppm以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