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216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424106.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 G01N27/90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钢轨表面裂纹的涡流探伤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涡流探伤装置,并确定所述涡流探伤装置的探头前平面线与待检测裂纹之间的夹角;(2)判断该夹角是否为零,若是则转至步骤(4),否则转至步骤(3);(3)调整探头的位姿直至夹角的角度为零;(4)依据相邻的待检测裂纹之间的间距及待检测信号的波高与信号曲线的半波宽度的比值来判断待检测裂纹的类型,并相应地计算待测裂纹的深度或者数量;其中裂纹类型分别为单个裂纹、等深度密集裂纹及不同深度密集裂纹。本发明提高了检测准确性,适用性较强,且装置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24106.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钢轨表面裂纹的涡流探伤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涡流探伤装置,并确定所述涡流探伤装置的探头前平面线与待检测裂纹之间的夹角;(2)判断该夹角是否为零,若是则转至步骤(4),否则转至步骤(3);(3)调整探头的位姿直至夹角的角度为零;(4)依据相邻的待检测裂纹之间的间距及待检测信号的波高与信号曲线的半波宽度的比值来判断待检测裂纹的类型,并相应地计算待测裂纹的深度或者数量;其中裂纹类型分别为单个裂纹、等深度密集裂纹及不同深度密集裂纹。本发明提高了检测准确性,适用性较强,且装置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81979.X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原高海拔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分为路局级、车站级和现场隧道级。路局级监控设备负责集中管理、整体协调调度。车站级监控设备负责现场数据的上传/下达以及机电设备连锁的判定和发布。现场隧道级监控设备负责现场机电设备数据的采集以及执行操作命令,控制现场机电设备。这种监控系统结构体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现代化控制理念,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开放性好、维护简单、控制功能多等优点。该技术方案通过分层、集中管理、优化数据存储、网络通信和自愈结构等特点,提高了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使其更适用于高原高海拔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81528.6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原高海拔铁路隧道疏散指示装置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智能监测装置以及疏散指示配电箱;智能监测装置分别与主控制器、疏散指示配电箱和疏散指示支路灯具连接,用于采集疏散指示支路灯具的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与隧道监控系统主站连接,且主控制器和疏散指示配电箱连接,用于接收智能监测装置传输的信息并传输给隧道监控系统主站,同时接收隧道监控系统主站的控制信号,通过疏散指示配电箱控制疏散指示灯具的亮灭;疏散指示配电箱用于为疏散指示灯具提供动力电源。本发明针对每一条疏散指示支路进行监测,减少了故障率以及投资,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065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0833726.6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鹏 , 王昌财 , 王营霞 , 邵永鹏 , 吴超凡 , 任涛龙 , 杨国涛 , 朱红军 , 吴庆立 , 李艳妮 , 刘洁 , 卓海军 , 张霞霞 , 王西强 , 孟刚刚 , 马超 , 张媛萍 , 刘启萍 , 朱继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柴油机和动力蓄电池牵引的混合动力轨道车。所述利用柴油机和动力蓄电池牵引的混合动力轨道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下部从前端至后端依次布置钩缓装置Ⅰ、制动阀组、转向架Ⅰ、牵引通风系统Ⅰ、动力系统Ⅰ、燃油箱、牵引变流单元、动力系统Ⅱ、牵引通风系统Ⅱ、转向架Ⅱ,空气进化单元和电动螺杆空气压缩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柴油机和动力蓄电池牵引的混合动力轨道车,既可采用内燃机驱动,又可采用动力蓄电池驱动,不仅具有静态下动力系统自负荷试验功能,而且具备电阻制动功能,并且可通过外接电源充电、柴油机充电和电制动能量回馈充电,噪声更小,密封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0955.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含钢护板的梁式无砟轨道,包括:轨道支撑座,其包括:两个桁架台座和钢筋桁架,两个桁架台座通过钢筋桁架连接,桁架台座顶端固定有限位凸台和两个钢护板,钢护板和限位凸台之间填充有侧向限位垫块;轨道梁,其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两个限位凸台上,轨道梁顶端面上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连续式挡肩,连续式挡肩与轨道梁的长度相等;梁端复合吸能调整垫板,其安装在轨道梁端部与限位凸台的间隙中;梁下支撑减振调整垫板,其压接在轨道梁端部底端面和桁架台座顶端面之间。本发明既能适应高速铁路对安全、平顺、稳定的严苛要求,又能在列车脱轨等紧急工况下有效防止列车倾覆冲出线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8023.2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原高海拔铁路隧道防护门运维状态智能监测的装置,包括:状态检测器、声光报警器和智能监测控制器;所述智能监测控制器包括:摄像头模块、补光灯模块、IC卡读写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摄像头模块、补光灯模块、IC卡读写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信息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状态检测器;所述信息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该防护门运维状态智能监测装置可实现隧道内防护门远程巡检、运维状态分析及实施反馈、故障分类预测、告警提醒等功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满足铁路隧道智能化运维管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1732.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原高海拔铁路隧道高压细水雾消防水装置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智能监测装置和就地控制箱;智能监测装置分别与消防水支路传感器、主控制器和就地控制箱连接,用于实时采集传感器的状态信号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同步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与隧道监控系统主站连接,且主控制器和就地控制箱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隧道监控系统主站,并接收隧道监控系统主站的控制信号,通过就地控制箱控制消防水支路阀门的开和关;就地控制箱与消防水支路阀门连接。本发明针对每一条消防水支路进行监测,提高了对隧道防灾救援消防水设备的监控效率,减少了故障率以及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35404.8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温度梯度环境下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刚度确定方法,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考虑了温度梯度引起的层间刚度动态变化,通过构建无砟轨道温度变形分析模型,计算不同温度梯度环境下无砟轨道上下层结构的翘曲变形,获得层间接触面积的动态变化,再结合列车运营荷载和上层结构的自重荷载,计算层间总刚度,准确确定在不断变化的温度梯度下的层间刚度,从而确保无砟轨道设计参数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保障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设计和维护提供支撑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94666.1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隔离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系统,包括:桩基,桩基为间隔深埋在基础内的多个,桩基顶部露出基础;承台,承台为多个,其底端分别与多个桩基顶端固定;台座,台座为多个,其底端分别与多个承台顶端固定;轨道梁,轨道梁为多个,每个轨道梁的两端分别承托在相邻两个台座上,轨道梁底端与基础顶端之间具有脱空间隙;钢轨,钢轨通过扣件固定在轨道梁顶端面上。该轨道系统的轨道梁与下部基础脱空分离,从而在基础发生变形时钢轨不受其影响,维持钢轨轨道的平顺性,提高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减少维修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并且,即使在地质条件复杂或不稳定的区域,该轨道系统也能保持稳定性和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