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9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379493.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16B30/00 , C12Q1/6895 , G16B30/10 , G16B40/00 , G06F18/2135 , G06N5/01 , G06N20/10 , G06N7/01
Abstract: 涝性分子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预测菊花耐涝性的 发明也可为菊花其他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 依据。定菊花耐涝性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密度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预测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筛选优异耐涝菊花品种的方法,预测准确度可达0.949。基于本发明的方法预测出的体系在选育耐涝菊花品种时,不仅能够实现菊花耐涝性的早期选择,缩短育种周期,还有效克服了(56)对比文件Zhiwu Zhang等.Mixed linear modelapproach adapted for genome-wideassociation studies《.nature genetics》.2010,第1-9页.Jiangshuo Su等.Genome-wide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favorableSNP alleles and candidate genes forwaterlogging tolerance in chrysanthemums.《Horticulture Research》.2019,第6卷(第2019期),第1-13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79493.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16B30/00 , C12Q1/6895 , G16B30/10 , G16B40/00 , G06F18/2135 , G06N5/01 , G06N20/10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预测菊花耐涝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菊花耐涝性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密度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预测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筛选优异耐涝菊花品种的方法,预测准确度可达0.949。基于本发明的方法预测出的体系在选育耐涝菊花品种时,不仅能够实现菊花耐涝性的早期选择,缩短育种周期,还有效克服了耐涝性田间鉴定工作量大、周期长、易受环境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等技术难题,在菊花耐涝性分子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也可为菊花其他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00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079364.8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及提高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所述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含有次氯酸钠,余量为水;所述提高夏菊鲜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收的夏菊切花插入保鲜剂之前先进行预处理:花枝剪斜口置于清水中复水,之后分别在水中再次将花枝剪斜口,使切花从基部到花茎顶部距离为50‑60 cm,并保留相同数目且状态完好的叶片;将鲜切花的茎基部浸泡在上述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中瓶插,保鲜观赏。本发明瓶插保鲜液配制简单、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可以减缓夏菊叶片萎蔫,显著延长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时间,保鲜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246774.2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共转飞燕草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基因培育蓝色菊花的方法,本发明构建包含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风铃草Cam F3'5'H和蝶豆CtA3’5’GT五个基因共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切花菊。研究证明,将外源飞燕草苷合成基因DgAA7GT、DgAA7BG‑GT1、DgSCPL2基因,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的辅助下,能够使菊花形成了纯正蓝色花色。本发明能填补现有技术只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不能使菊花变成纯正蓝色的空白,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蓝色菊花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246774.2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共转飞燕草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基因培育蓝色菊花的方法,本发明构建包含DgAA7GT、DgAA7BG‑GT1和DgSCPL2,风铃草Cam F3'5'H和蝶豆CtA3’5’GT五个基因共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切花菊。研究证明,将外源飞燕草苷合成基因DgAA7GT、DgAA7BG‑GT1、DgSCPL2基因,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的辅助下,能够使菊花形成了纯正蓝色花色。本发明能填补现有技术只用风铃草CamF3’5’H和蝶豆花CtA3’5’GT基因不能使菊花变成纯正蓝色的空白,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蓝色菊花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40853.7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69 , C12N15/10 , G16B5/00 , G16B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构建目标蛋白互作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将BD‑诱饵与猎物文库共转化Y2H酵母菌株,在YPDplus培养基中30℃培养4h后,弃上清,加入1mL无菌水基悬浮,取100μL悬浮菌液再加入10ml SD/‑Leu/‑Trp/‑His/‑Ade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24h、72h和80h后分别取样,以这些菌液为模版进行PCR扩增,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菌液筛选程度,将产物回收之后进行高通量测序、de novo组装后进行基因丰度与差异分析,取差异基因即为该文库中与目的基因互作的蛋白编码基因,从而初步构建目标蛋白的互作网络。该方法同时适用于无参考基因物种目标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该方法简化了酵母双杂交筛库的步骤,不受单次筛选克隆数限制,找到单个文库中目标蛋白的所有互作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58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534830.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卡那霉素快速筛选菊花转基因植株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菊花叶盘不定芽分化Kan筛选浓度、菊花茎段生根Kan筛选浓度以及Kan溶液浸泡筛选浓度和观察时间;(2)对菊花转化植株进行分化再生阶段和生根阶段的筛选得到生根株系;再将生根株系经Kan溶液浸泡筛选后得到转基因菊花Kan抗性株系;(3)转基因菊花的PCR验证:根据转基因载体中的35S启动子序列设计引物对筛选的转基因菊花Kan抗性株系进行PCR 扩增,验证载体片段是否插入菊花基因组。该方法简单准确,能有效地剔除大量假阳性植株,对于实现菊花转基因植株的规模化快速筛选、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41126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315398.9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菊花花粉与柱头互作差异蛋白的方法,属于菊花蛋白质组学领域。该方法包括:以栽培菊花作母本,野菊为父本进行菊花远缘杂交工作。授粉后1h及24h,剪下已授粉的花序;去除取得的花序中舌状花花瓣及萼片得到雌蕊。所得的雌蕊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样品;运用iTRAQ与质谱技术快速鉴定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发明针对菊花及其近缘属野生种,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菊花花粉与柱头互作过程中的关键差异蛋白,为解决菊花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提供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50495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208052.3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高品质切花菊生产定量精准施氮方案的方法,属于花卉栽培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a、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时期植株性状指标与土壤含氮量的测定;b、土壤适宜含氮量的确定:对不同时期植株性状指标与土壤含氮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方程求解得出不同生长时期土壤适宜含氮量;c、适宜施氮量的确定:对采收期植株各性状指标与施氮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求解得出土壤适宜施氮量。本发明没有地域限制,适合不同的土壤条件及不同品种,实用性强,且所需设备简单,所得结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146712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10096562.6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菊花bHLH转录因子CmbHLH1基因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和应用。本发明菊花bHLH转录因子CmbHLH1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CmbHLH1是将CmbHLH1基因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 simple vector(Takara),后经过BamH I(Takara)和Sac I(Takara)双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BamH I和Sac I位点得到的。将该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正反义CmbHLH1基因在CaMV35S启动子的启动下过量表达,从而达到影响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效果,提高植物铁离子的吸收能力并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菊属中该基因是首次发现与铁离子吸收相关的bHLH转录因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