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测加速度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外界时段激励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4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686566.9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丁华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基于实测加速度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外界时段激励评价方法,首先由桥梁结构上设置的加速度采集单元、应变/应力采集单元进行数据采集,提取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加速度采集单元的加速度数据,经过滤波去噪处理;其次将一天24小时数据按照小时进行划分,一共分成24个时段;再次针对24个时段的数据进行振动的均方根处理;每个时段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累加即24个数据进行累加;继而利用每个时段结果和累加的24个数据结果,推算出每个时段振动比例,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外界时段激励评价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隧道等常见的重大基础设施的结构健康监测。

    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4088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49272.3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8

    Abstract: 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方法,将隧道内部渗漏水与结构体的变形量分别作为表征隧道工程病害的两类基本指标,采用集成多种传感器的智能传感器的多组节点(节点群)以及基站构成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对隧道内部渗漏水以及结构体开裂、压坏、脱落、错台及变形缝张开等重要的病害特征进行应急监测,并完成对隧道病害损伤与安全及健康状态的定量评价。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是由安装在隧道内的多组智能传感器节点群以及基站共同组成。智能传感器节点群是若干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其中的一个智能传感器节点被设置为哨兵节点。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可移植性强,易于重复使用,测试部署快捷等优点。

    基于实测加速度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外界时段激励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470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510686566.9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丁华平

    Abstract: 基于实测加速度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外界时段激励评价方法,首先由桥梁结构上设置的加速度采集单元、应变/应力采集单元进行数据采集,提取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加速度采集单元的加速度数据,经过滤波去噪处理;其次将一天24小时数据按照小时进行划分,一共分成24个时段;再次针对24个时段的数据进行振动的均方根处理;每个时段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累加即24个数据进行累加;继而利用每个时段结果和累加的24个数据结果,推算出每个时段振动比例,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外界时段激励评价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隧道等常见的重大基础设施的结构健康监测。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三维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2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49054.2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三维定位方法。基于通信基站到终端的距离信息和基站的位置信息,实现移动终端的定位。主要原理是将电信号传播的时间转化为距离,在基站坐标已知的基础上求解终端坐标。由于电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非视距传播、测量精度、时钟不同步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立测量距离的误差模型,找出测量距离和真实距离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在某个特定的场景建立较为精确的定位模型。在移动终端的通信半径范围内,至少存在四个通信基站,是使用该种定位技术的前提条件。定位算法的精度取决于终端所在场所的基站数量,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场景中通信基站的选取策略。

    交通环境振动嵌入式快速定量评价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3624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00621.8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交通环境振动嵌入式快速定量评价方法与系统。采用一组智能传感器节点布置在测试地点采集交通环境振动数据,每个节点在内部完成交通环境振动评价,并将结果实时显示出来。这些测试地点构成一个传感器网络,每个节点通过内部时钟校准完成时间同步,统计所有测试地点的评价结果得到不同距离,不同土层,不同结构因素对振动传播影响。所述测试地点位于按照要求布置在振动源以及由振动源引起的振动敏感地点,或也布置在行进的公共交通车辆上,每个节点均设垂直、水平方向上的模拟加速度传感器,经信号调理器和模数转换器及可编程抗混叠滤波器后输出。本发明安装方便,测试精准。

    自校准三轴振动监测及环境监测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3294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89368.8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自校准三轴振动监测及环境监测采集系统,由一组振动监测模块,温度补偿模块,环境监测模块以及信号调理模块组成;所述振动监测模块包括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用来自校准振动监测模块的输出;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抗混叠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数字接口输出;振动监测模块连接信号调理模块,振动监测模块采集振动信号,环境监测模块采集温度信号、湿度信号和光照度信号;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连接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放大模数转换电路,最后通过数字接口输出,并经温度补偿。本发明集成多种适用于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及环境监测的传感器。

    基于改进EEMD的钢结构动态应变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4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51509.9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改进EEMD的钢结构动态应变信号处理方法,基于改进EEMD的钢结构动态应变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原始信号中多次加入随机生成的高斯白噪声得到噪声协助信号;将每次得到的噪声协助信号进行EMD分解;将每次分解得到的各阶IMF分量和残余量分别取平均;将得到的各阶IMF分量的平均值以及残余量的平均值进行信号重构,最终得到去噪后的钢结构动态应变信号。本发明采用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原始信号多次加入高斯白噪声进行辅助分析,其中加入高斯白噪声的大小根据原始信号的高频特性自适应确定,完成多次EMD分解后再求各IMF分量的平均,由于高斯白噪声的零均值特性,经过多次平均后加入的噪声相互抵消,不会影响原始信号特性。

    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4088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349272.3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8

    Abstract: 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方法,将隧道内部渗漏水与结构体的变形量分别作为表征隧道工程病害的两类基本指标,采用集成多种传感器的智能传感器的多组节点(节点群)以及基站构成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对隧道内部渗漏水以及结构体开裂、压坏、脱落、错台及变形缝张开等重要的病害特征进行应急监测,并完成对隧道病害损伤与安全及健康状态的定量评价。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是由安装在隧道内的多组智能传感器节点群以及基站共同组成。智能传感器节点群是若干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其中的一个智能传感器节点被设置为哨兵节点。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可移植性强,易于重复使用,测试部署快捷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