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261883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604023.5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车站多元信息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沉降监测装置、水平位移监测装置、倾斜监测装置、土压力监测装置、应力监测装置以及应变监测装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处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高架车站多元信息监测装置,可实现对车站在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沉降、倾斜、内部土压力、钢筋应力及梁板应变等七个监测项目成体系的监测,实现了监测体系系统化,通过调整监测点布置位置,合理去除多余的监测点,形成监测控制网,降低监测项目的人工成本和布设成本,提高监测系统的检测效率,最终形成一个可广泛应用的多元信息监测的装置布置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01061.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Q10/0631 , E21D9/06 , G06Q50/08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建筑物碎裂岩层盾构施工控制方法,S1:获取盾构施工过程中若干盾构区域的监测数据;S2:构建第一正交试验表;S3:得到第一训练样本;S4:得到优化后的第一回归预测模型;S5: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反演得到具体的地层参数值;S6:构建第二正交试验表;S7:得到第二训练样本;S8:得到优化后的第二回归预测模型;S9: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并以优化施工参数的施工费用为优化目标,基于优化后的第二回归预测模型进行施工参数寻优,得到施工费用最低时对应的施工参数值,进行盾构施工。本发明通过反演得到具体的地层参数值,克服难以准确获取隧道围岩准确地层参数的问题;通过优化后的第二回归预测模型最终得到施工费用最低时对应的施工参数值,并基于该施工参数值进行盾构施工,从而为盾构法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保证在施工时,在不影响工程进度及造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20136320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409854.6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地下工程内嵌式土体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土压力监测装置,还包括架体和防水注浆装置;所述架体包括支撑台和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防水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设置在所述支柱的侧壁上,所述注浆管上均匀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支撑台的侧壁环绕设有第一平面防水橡胶层,且所述支撑台靠近所述防水注浆装置的端面设有能够覆盖所述端面以及所述第一平面防水橡胶层的端面的第二平面防水橡胶层。在监测装置安装完毕后,通过向监测装置周围注浆以及设置橡胶密封装置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减少监测装置的安装对地下结构整体防水措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0859.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内船舶调度与航速联合优化方法,包括:对航速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航速数据集确定船舶进出港安全航速范围;综合考虑船舶航速动态变化、船舶在港燃油消耗特性,将航速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以船舶总在港时间最小和船舶碳排放最低为目标的港内船舶调度与航速联合优化模型;设计一种船舶调度顺序与航速联合编码的模型求解算法;基于所述模型求解算法求解构建的港内船舶调度与航速联合优化模型,向港口和船方提供综合考虑港口效率和船舶碳排放的港内船舶调度方案与航速建议。本发明将船舶碳排放问题和船舶调度相结合研究,对港内船舶调度和航速进行联合优化,同时实现港口效率最高和碳排放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5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67961.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考虑到港和离港时间不确定性的船舶调度鲁棒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构建船舶到港和离港时间的不确定性集合,以实现对调度方案鲁棒性的精确描述;建立综合考虑到港和离港时间不确定性下的船舶调度鲁棒优化模型;基于模因算法MA和变邻域搜索算法VNS,设计启发式算法MAVNS,并利用MAVNS求解鲁棒优化模型,得到鲁棒调度优化方案。本发明极大地丰富了当前不确定性船舶调度优化的研究,不仅能为港调部门有效应对船舶到港和离港时间波动而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而且所得优化调度结果同时具备较好的鲁棒性和经济性,易于推广和应用至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185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00931.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5D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群聚行为的多水下机器人协同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水下机器人下水调试;步骤二、获取每个水下机器人与邻居水下机器人的距离;步骤三、将水下机器人i感知半径范围内的空间区域由内至外依次划分为碰撞区、一致区和吸引区;若水下机器人i的碰撞区内有邻居机器人,则进入步骤四,否则直接进入步骤五;步骤四、根据处于碰撞区的邻居机器人更新下一时刻水下机器人i的位置和速度方向角度;步骤五、根据处于吸引区和一致区的邻居机器人更新下一时刻水下机器人i的位置和速度方向角度;步骤六、计算集群的全局一致性φ。本发明能够使水下机器人集群从松散状态迅速自组织聚集形成稳定的集群,保持队形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760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80876.8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波浪板形波浪能采集装置,涉及波浪能采集领域,包括由若干个发电单元并联而成的发电部、蓄能电容器和用电设备,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形状为长方体的曲折板,所述曲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外部皆贴合设置有一对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外侧设置有一对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凹槽与所述第二电极构成介电通道,所述介电通道内设置有若干个介电球,所述第二电极外侧设置有平板。本发明可以直接给海洋设备或传感器进行供电,在配备超级电容器或电池组成自充电能量系统后,直接收集波浪能、洋流能等能量,无需体积较大的能量管理电路,就能够持续不断的驱动各种海洋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84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7919.X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5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反馈保护动态面控制器结构及设计方法,所述的结构由n级子控制器组成,第1级子控制器的输出端α2与第2级子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依此类推,第i-1级子控制器的输出端αi与第i级子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直到第n-1级子控制器的输出端αn与第n级子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i级子控制器由滤波器单元、比较器单元、线性控制单元、逼近器单元、反馈保护单元和求和器单元构成。本发明由于在动态面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反馈保护单元,一方面可以显著地提高控制器的输入暂态性能,使得该设计方法更有利于实际的工程应用;另一方面克服了动态面控制设计方法中不能通过调整滤波器的时间参数以实现调整控制输入信号频带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3801.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发电和摩擦纳米发电的复合波浪能转换装置,涉及波浪能利用领域,包括集成发电单元,所述集成发电单元由多个发电单元结合组成,所述发电单元包括方形外壳、摩擦纳米发电部分,以及电磁发电部分,金属电极紧贴于方形外壳内壁设置;所述方形外壳内部设置有磁铁动子,所述磁铁动子与方形外壳内部的铜电极组成摩擦纳米发电部分;所述方形外壳外壁缠绕多层线圈,所述磁铁动子与线圈组成电磁发电部分。本发明利用摩擦纳米发电与电磁发电的形式进行波浪能收集,两种发电方式互相配合,可以有效拓展可用波浪范围、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启动条件,从而适应随机性强、时变性强的实际海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1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0553860.8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胶柔性热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柔性热电器件,属于热电材料新能源领域。本发明设计的柔性热电器件采用自研的绝缘层图形化PI铜薄膜作为基底,把图形化PI铜基底吸附在基板上,根据图形化的PI铜基底设计相应的点胶图案,把制备的P型和N型碲化铋浆料依次点胶在图形化PI铜上,使得P‑N半导体形成电学串联热学并联的独立结构;最后焊上引线,将PDMS浇筑在点胶固化完成的热电器件上,固化完成得到柔性热电器件。本发明制作的柔性器件,未改变半导体热电材料的成分,没有降低热电材料的性能,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扩宽了热电器件的应用领域,为微型TEG设备以及其他微纳能源领域提供了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