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563293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14306.6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具有多层结构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类型体区,并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体区上形成沟槽;通过自对准的方式向所述沟槽底部进行离子注入操作,形成第一导电类型柱;向所述沟槽中填入填充物填充所述沟槽。本发明通过自对准的方式向沟槽底部进行离子注入操作形成P柱或N柱,并与P柱或N柱相对应的外延层形成超级结结构,因此,不仅半导体器件的面积更小并且性能优异,同时还可以集成于平面工艺。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4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380777.0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LDMOS晶体管还包括位于第一栅极的第一侧的第一源极区域。LDMOS晶体管还包括位于第一栅极的第二侧的漏极区域,其中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LDMOS晶体管还包括围绕第一栅极的第一间隔件。第一间隔件包括位于第一栅极的第一侧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顶表面与第一栅极的顶表面基本共面。第一间隔件还包括位于第一栅极的第二侧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包括延伸高于第一栅极的顶表面的第一角结构。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563293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410614306.6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具有多层结构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类型体区,并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体区上形成沟槽;通过自对准的方式向所述沟槽底部进行离子注入操作,形成第一导电类型柱;向所述沟槽中填入填充物填充所述沟槽。本发明通过自对准的方式向沟槽底部进行离子注入操作形成P柱或N柱,并与P柱或N柱相对应的外延层形成超级结结构,因此,不仅半导体器件的面积更小并且性能优异,同时还可以集成于平面工艺。

    整流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47422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23591474.1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一种整流器,包括基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栅极接触插座、第一源极接触插座、第一金属接线、及电感器。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结构、第一源极区、及第一漏极区。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结构、第二源极区、及第二漏极区。第一栅极接触插座电连接至第一栅极结构。第一源极接触插座电连接至第一源极区。第一金属接线与第一栅极接触插座的顶表面及第一源极接触插座的顶表面接触。电感器电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极区及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源极区。

    半导体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82030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316324.5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一基板上方的一p型磊晶层、该p型磊晶层中的多个n型井、接触所述多个n型井中的一第一n型井的一p型井、该基板中的一第一n型嵌埋层、该p型井中的一源极区、所述多个n型井中的一第二n型井中的一漏极区,及侧向地介于该源极区与该漏极区之间的一栅极结构。所述多个n型井中的每一者具有与该基板完全接触的一底表面。该p型井与该第一n型嵌埋层的整体重叠。

    集成电路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261075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20193126.4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集成电路包括基板。基板包括p型基板区;p型基板区上方的第一n型区;p型基板区上方的第二n型区;在p型基板区上方且在第一与第二n型区之间的第一p型磊晶区,其中在俯视图中,第一p型磊晶区具有环形顶部轮廓;及在第二n型区内的p型掺杂区。隔离结构在p型基板区上方,其中在横截面图中,第一p型磊晶区自p型基板区的顶表面延伸至隔离结构的底表面。漏电极电耦合至第一n型区。栅电极电耦合至p型掺杂区。源电极电耦合至第二n型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