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553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313026.3

    申请日:2020-11-20

    IPC分类号: H01L27/088 H01L27/092

    摘要: 半导体装置结构包含第一、第二与第三栅极电极层、第一与第二介电质特征部、第一晶种层、第一导体层、第二晶种层、第二导体层与介电质材料。第一介电质特征部置于第一与第二栅极电极层之间。第二介电质特征部置于第二与第三栅极电极层之间。第一晶种层接触第一栅极电极层、第一介电质特征部与第二栅极电极层。第一导体层置于第一晶种层上。第二晶种层接触第三栅极电极层。第二导体层置于第二晶种层上。介电质材料置于第二介电质特征部、第一与第二导体层上。介电质材料是在第一晶种层与第二晶种层之间且在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之间。

    半导体元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4307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429880.7

    申请日:2019-05-22

    IPC分类号: H01L27/088 H01L21/8234

    摘要: 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元件。半导体元件包括在基板上方形成的栅极结构。间隔层在栅极结构的侧部分上形成。第一介电层在栅极结构上方形成。导电覆盖层穿过第一介电层并且在栅极结构上方形成。导电覆盖层的顶表面在间隔层的顶表面之上。半导体元件进一步包括在导电覆盖层上方形成的导电层。导电层与导电覆盖层电耦接。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65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45780.5

    申请日:2023-03-15

    摘要: 器件包括栅电极和围绕栅电极的栅极电介质。栅电极围绕纳米结构。纳米结构包括堆叠的纳米片。栅极电介质由高k(HK)材料形成。HK材料在与相邻器件对准的方向上覆盖栅电极的侧壁。使HK材料的部分从侧壁凹进并且由具有小于HK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大于HK材料的电隔离能力的介电材料再填充。利用介电材料替换栅电极的侧壁上方的HK材料增强了栅电极与相邻接触件之间的电隔离。因此,它可以减少集成电路(IC)的缩放晶体管中金属栅极(MG)接触件和金属至器件(MD)接触件之间的漏电。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553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70598.5

    申请日:2021-06-17

    IPC分类号: H01L21/8238 H01L27/092

    摘要: 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可以通过在半导体板堆叠的中间部分周围形成介电栅极间隔物和牺牲栅极结构来提供全绕式栅极场效晶体管。可以在半导体板堆叠内的半导体板的端部上形成源极区和漏极区。牺牲栅极结构和其他牺牲材料部分可以用栅极介电层和栅极电极的组合取代。可以对介电栅极间隔物具有选择性地垂直凹蚀栅极介电层和栅极电极。第一非等向性蚀刻制程以约略相同的蚀刻速率凹蚀栅极电极和栅极介电层。随后可以使用具有更高选择性的第二非等向性蚀刻制程。使栅极介电层的突出剩余部分最小化以降低相邻晶体管之间的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