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丝装置及缠绕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40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10432.6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丝装置及缠绕机,涉及纤维缠绕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支撑杆、伸缩取丝柱、支架、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支架固定设于缠绕机主体上,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均能够拆卸地固定于支架上,支撑杆的第一端在第一连接器上的安装位置能够上下调节,支撑杆的第二端在第二连接器上的安装位置能够上下调节,基座的顶端与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伸缩取丝柱的第一端固定设于基座上,伸缩取丝柱的第二端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伸缩取丝柱的第二端能够穿过缠绕机主体上的穿丝孔,伸缩取丝柱的第二端能够牵引纤维线头穿过缠绕机主体上的穿丝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降低操作难度,并能够有效地提高穿丝操作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种仿生象鼻式砂芯模脱模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7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94218.3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象鼻式砂芯模脱模装置,包括壳体紧固单元、移动单元和仿象鼻式清砂单元,壳体紧固单元用于将砂芯模壳体固定在脱模底座上;移动单元用于带动仿象鼻式清砂单元向砂芯模壳体靠近或远离方向上滑动;仿象鼻式清砂单元用于多角度清除砂芯;其中,仿象鼻式清砂单元的一端通过导轨紧固座连接移动单元,另一端设有清砂装置,且仿象鼻式清砂单元通过带动清砂装置进行多角度偏移,以实现清砂装置在偏移方向上进行旋转清除砂芯。本申请通过仿象鼻式清砂单元可以仿生象鼻的灵活多角度偏移动作,可以更精准地完成脱模,避免清砂盲区,减少对砂芯的损坏,保证砂芯的完整性和精度,进而提升铸件质量。

    一种快速装夹定心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98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9099.7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装夹定心装置,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外定心组件、定心本体和内定心组件;外定心组件设置在定心本体的一端,且内定心组件设置在定心本体的另一端;外定心组件包括中心转动齿轮和至少三个外支撑臂;中心转动齿轮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在定心本体上;各外支撑臂上设置有与中心转动齿轮上的环形齿啮合的齿条;内定心组件具有至少三个内摇臂,各内摇臂的外端能够同步伸缩;外定心组件与内定心组件同轴设置;各外支撑臂的外端用于抵接在第一同轴结构的内侧壁上;且各内摇臂的内端用于抵接在第二同轴结构的外侧壁上。适应不同尺寸的结构同心装配使用,减少同心结构装配的繁琐度,提高同心结构的同轴度,操作简单方便。

    用于压力容器的机器人纤维缠绕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752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44795.6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机器人纤维缠绕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纤维缠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机器人缠绕系统的几何模型、角度计算方程组和位姿计算方程组,确定压力容器上各落纱点的落纱参数;基于各落纱点的位置和切向量,确定各落纱点对应的等轮廓轨迹点的位置;对各等轮廓轨迹点分别投影至压力容器坐标系的xoy平面,得到对应的投影点的位置;基于各投影点的位置和第一等轮廓轨迹点的位置,计算各等轮廓轨迹点的中心转角;基于各落纱点的位姿矩阵和对应等轮廓轨迹点的中心转角,确定机器人的等轮廓缠绕路径;机器人基于等轮廓缠绕路径在压力容器上进行纤维缠绕。本申请提高了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成型质量与制造效率。

    一种纤维缠绕线型设计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070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190038.3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缠绕线型设计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线型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弯管芯模的参数数据;根据几何尺寸参数构建芯模几何模型;芯模几何模型包括环段的测地线数学模型和柱段的非测地线数学模型;环段为椭圆截面环形弯管;柱段为椭圆截面管;根据测地线数学模型和设定参数数据确定环段的纱带数目,并确定环段测地线线型轨迹信息;根据非测地线数学模型和设定滑移系数确定柱段非测地线纤维轨迹信息;采用连分数理论,根据环段测地线线型轨迹信息和柱段非测地线纤维轨迹信息确定纤维缠绕线型轨迹。本发明能够提高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的成型质量与制造效率。

    一种无内衬压力容器成型的纤维铺放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93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5756.4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内衬压力容器成型的纤维铺放设备,包括包括机械臂、铺丝头机构、旋转机构和平移机构,机械臂的下端设置于一平移机构上、上端连接有铺丝头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压力容器砂芯,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相对设置且压力容器砂芯位于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内。本发明通过直线导轨装置带动六轴机械臂做直线运动,旋转机构带动芯模做圆周运动,六轴机械臂带动铺放头装置对芯模进行复杂的铺放过程,实现对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铺放成型。这种方式提高了无内衬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成型的自动化程度、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加工成型,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成型质量。

    一种环形缠绕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4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60222.8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形缠绕机,包括:支撑盘,支撑盘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纱线的纱筒,支撑盘固定设置,支撑盘上转动安装有活动转盘,活动转盘内部设置有供待缠件通过的活动区域,活动转盘与外部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活动转盘上设置有供纱线穿过的通孔,通孔与纱筒轴线的间距大于纱线的半径,驱动活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结构独立设置于缠绕机之外,且纱筒设置在支撑盘上,活动转盘与支撑盘转动连接,纱筒上的纱线能够穿过通孔到达活动转盘,并在活动转盘的带动下缠绕于待缠件外表面,实现了活动转盘仅带动纱线跟随转动,降低了活动转盘工作时的负载,进而延长了环形缠绕机的使用寿命。

    一种复合材料电缆罩的模具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5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17362.X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电缆罩的模具及制备方法,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成型技术领域,模具包括支撑架和固设在支撑架顶端的顶板,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型面,型面的形状和大小与需要成型的复合材料电缆罩的内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制备方法:S1:准备模具;S2:将脱模布粘贴型面上;S3:将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铺设在脱模布上,得到预成型电缆罩;S4:在预成型电缆罩上铺贴一层隔离膜和透气毡,然后准备一层真空袋膜,然后通过真空泵对真空袋膜和顶板之间的腔体抽真空;S5:加温固化;S6:取出冷却,然后去除透气毡、隔离膜及真空袋膜;S7:表面打磨处理和后加工处理。降低了整个发动机壳体的消极质量,提高了发动机壳体的效率和性能。

    缠绕成型加工装置及纤维缠绕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4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8417.0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缠绕成型加工装置及纤维缠绕机,涉及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结构新颖合理,通过设置激光调节架,可在缠绕加工成型过程中对激光发射器加热位置和加热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升热塑性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同时本发明设置了张力控制组件,可采用对预浸带施加张力的方法实现缠绕,且张力可调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预浸带激光加热原位缠绕成型的质量。上述可知,本发明实现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缠绕加工成型过程中,对激光照射位置、照射角度、激光功率、缠绕张力等参数的集成及耦合,同时兼顾激光加热位置、加热角度的可调控性,预浸带缠绕张力的可控性,可大幅提升热塑性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

    一种气瓶跌落后疲劳性能的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50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21417.0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气瓶跌落后疲劳性能的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储气气瓶技术领域。获取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测试循环应力最大值;得到不同应力幅下的第一疲劳性能数据和不同应变幅下的第二疲劳性能数据;得到最佳拟合曲线和设计疲劳曲线;计算损伤信息数据和剩余强度数据;得到危险点、第一应力差值、第一应力均值、第二应力差值和第二应力均值;得到第一交变应力幅、第一平均应力和最终等效应力幅;得到第一疲劳寿命和第二疲劳寿命;第一疲劳寿命和第二疲劳寿命用于表征气瓶跌落后疲劳性能的预测结果。本发明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气瓶跌落后剩余强度以及疲劳性能的高效合理预测,提高了预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