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客车后副车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7119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176045.9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客车后副车架设计方法,其包括:主横梁,其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纵梁,其包含两个梁相互平行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前端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以及固定件,其设置在所述纵梁上,具有固定后车桥的功能;副横梁,其具有承载电机的结构,所述副横梁垂直安装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本发明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以及拆装、维修方便的优点,同时也公开了车架的变截面设计方法,实现了副车架的轻量化。

    一种斜面对接接头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5816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10111501.1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面对接接头粘接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压条、顶块、位置测量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控制器。基座上设置有V形定位槽,固定压条,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基座V形定位槽的两侧,顶块与第二接头非粘接端相接触,推动第二接头向第一第一接头靠近;并使用位置测量机构测量所述顶块的位置。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运作带动顶块移动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间距达到目标距离。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满足多种不同角度的斜面对接接头粘接,驱动机构具有两种不同的传动比,能够实现驱动顶块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在靠近粘接目标距离时使顶块缓慢移动,以达到准确的目标距离,实现了无回调粘接,减少了粘接失败的风险,降低了产生废件的概率。

    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7945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63564.X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U形客车后副车架结构,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之间通过纵梁固定连接并且平行设置,前U形横梁和后U形横梁的中部都为内凹的U形部,所述U形部两端水平的向外侧延伸形成平直延伸部;有效增加行李舱空间;空气弹簧横向间距增加,有效地增加了车身的侧倾刚度,有利于车身轻量化的实现;U形横梁只存在弯曲变形,结构应力较小,可适当减小截面尺寸,有利于整车重量的减少。

    一种粘接接头耐候性实验的离线式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56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598868.0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接接头耐候性实验的离线式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实验时粘接接头的最大实验载荷F0,并将最大实验载荷F0分成n个等级,n大于等于2,其中第i个等级的载荷为步骤二:将粘接接头离线加载至载荷Fi时停止继续加载;步骤三:将粘接接头连同离线加载装置放置于环境箱内,环境箱中的温度从高温、常温至低温进行循环;步骤四:取下粘接接头,对粘接接头进行拉伸实验,记录粘接接头断裂载荷及断裂应变;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四,记录i从1到n每个等级载荷下的粘接接头断裂载荷及断裂应变,并绘制成断裂参数关系曲线。发明可同时对多个粘接试件进行离线式加载,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提高了实验效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一种粘接接头耐候性实验的离线式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5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98868.0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接接头耐候性实验的离线式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实验时粘接接头的最大实验载荷F0,并将最大实验载荷F0分成n个等级,n大于等于2,其中第i个等级的载荷为步骤二:将粘接接头离线加载至载荷Fi时停止继续加载;步骤三:将粘接接头连同离线加载装置放置于环境箱内,环境箱中的温度从高温、常温至低温进行循环;步骤四:取下粘接接头,对粘接接头进行拉伸实验,记录粘接接头断裂载荷及断裂应变;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四,记录i从1到n每个等级载荷下的粘接接头断裂载荷及断裂应变,并绘制成断裂参数关系曲线。发明可同时对多个粘接试件进行离线式加载,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提高了实验效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一种用于片状基材的粘结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51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99015.9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片状基材的粘结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片状基材;加载块,其用于和片状基材粘接固定后形成试验组件;以及拉伸试验组件加载组件,其包括试验机加载连接件、试验组件连接件及连接装置;其中,连接装置、试验组件连接件和试验机加载连接件依次连接;试验组件通过连接装置与试验组件连接件相连,试验机加载连接件与试验机相连,进行拉伸断裂破坏试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片状基材的粘结剂粘接性能测试方法及经验校正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测试某种粘接剂相对于片状基材之间的粘接性能,并对其进行评价,同时也能够对任意基于拉剪组合的试验组件进行测试等特点。

    一种半挂式公路客车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8680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3690.2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挂式公路客车,驾驶舱后围为内凹的圆弧面结构(3),乘客舱前围为前凸的圆弧面结构(4);乘客上车门由三道门组成,分别为一道外部上车门和两道上车通道门,在驾驶舱右侧围开设外部上车门(5),上车踏步分为驾驶舱内踏步(8)与乘客舱内踏步(9)两部分;牵引车(1)和半挂式车身(2)均为双桥结构,牵引车前桥(10)为转向桥,后桥(11)为驱动桥,半挂式车身双桥(12)均为联动转向桥;驾驶舱后围与乘客舱前围间隙很小,减小行驶风阻的同时增加了驾驶舱与乘客舱内空间,增大载客量,联动转向关系的建立,不仅减小了转弯通道宽度,节省道路资源,而且保证转弯时车身尾部无外摆,提高行驶安全性。

    一种简易三段套筒式充液缓冲吸能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955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546512.8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简易三段套筒式充液缓冲吸能元件及其设计方法,由一级套筒(1)、二级套筒(2)、三级套筒(3)、四级套筒(4)、软脂密封胶(5)、前连接板(6)、后连接板(7)、溢流阀(8)、液压液体(9)组成;套筒(1)、(2)、(3)、(4)为等长度薄壁管,之间相互嵌套,底部相连互通,并通过软脂密封胶(5)进行密封与连接;套筒(1)与前连接板(6)及套筒连接板(6)与防撞横梁连接,后连接板(7)与车架连接;上述溢流阀(8)安装在四级套筒(4)底部,保持碰撞过程中套筒内压力恒定,实现恒压卸荷与碰撞加速度恒定。该结构通过多级吸能结构作用,实现多级吸能、过程恒压控制,结构简易、低成本。(4)与后连接板(7)之间固定连接成密封结构;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