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的电池防护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9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13638.1

    申请日:2024-04-08

    Inventor: 郝然 雷玉龙 张毅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的电池防护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的电池保护装置,以保护电池模组免受外界冲击和环境影响。该保护壳设计合理其结构和性能对电池的保护起着关键作用。该保护结构设计合理,保护壳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成,能有效抵御外界撞击和振动;散热性能优越,可快速散热,有效降低电池温度,提高电池的寿命和能效。该保护壳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60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08186.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指标计算模块、期望值计算模块、控制模式选择模块、整车附加横摆力矩计算模块、扭矩分配模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状态参数、路面情况参数和车辆其他参数;指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状态指标评价因子、路面情况指标评价因子和危险评价因子;期望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质心侧偏角期望值和横摆角速度期望值;控制模式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整车附加横摆力矩计算模块的控制模式;整车附加横摆力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保持车辆稳定行使的整车附加横摆力矩;扭矩分配模块用于计算实现稳定性控制的各车轮期望扭矩。

    一种四轮主动转向控制模式切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41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86364.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主动转向控制模式切换系统,包括行驶信息测算模块、主动转向多模式切换门限值参数计算模块、主动转向模式选择模块、主动转向模式执行模块。其中,行驶信息测算模块用于测算车速、路面附着系数、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主动转向多模式切换门限值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综合稳定控制因子与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区间内的多模式切换门限值。主动转向模式选择模块根据主动转向多模式切换门限值参数对汽车转向模式进行选择;主动转向模式执行模块用于对汽车转向模式进行切换,包括汽车前轮转向模式、滑模控制下的四轮转向模式以及最优控制下的四轮转向模式。

    快速行进平方法与虚拟障碍势场法相结合的船舶编队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0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166496.9

    申请日:2023-0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行进平方法与虚拟障碍势场法相结合的船舶编队算法,采用快速行进平方法进行全局静态路径规划,然后通过领导—跟随的编队控制方法实现跟随者船舶对领导者船舶的路径跟踪,最后,采用改进的虚拟障碍势场法进行局部避碰,并通过增加虚拟障碍物的方式改进了船舶可能会进入局部极小值点位置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算法为船舶中的领导者规划出一条同时具有时间、平滑度和安全度优势的路线,并快速形成稳定队形;相较于Dijkstra算法和A*算法的运行速度上有显著的提升;当船舶遇到碰撞风险的障碍物时可以及时进行避碰操作,并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势场法无法解决的脱离局部极小值点的问题。

    一种基于多指标评价的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4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94954.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指标评价的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方法,包括车辆行驶信息获取单元、换道综合评价指标单元、换道模式选择单元、换道决策执行单元。车辆行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换道时长,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纵向侧向的速度和加速度,车辆在在全局坐标系下的质心位置坐标,计算车辆相对道路边界线位置评价因子;换道综合评价指标单元用于计算侧滑危险性评价因子,侧翻危险性评价因子,换道轨迹跟踪误差评价因子,换道效率评价因子,换道综合评价指标;换道模式选择单元包括一级换道模式、二级换道模式、三级换道模式、等待换道模式、跟驰行驶模式;换道决策执行单元用于计算方向盘转角、加速踏板动行程、制动踏板动行程。

    一种船舶避碰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93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0390.1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船舶避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船舶避碰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一种船舶避碰路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遗传算法构建船舶避碰路径模型,船舶避碰路径模型包含至少3个阶段,依次为直航阶段、避让阶段和复航阶段;直航阶段包括直航加速过程l1和直航匀速过程l2;避让阶段包括避让加速过程l3和避让匀速过程l4;复航阶段包括复航加速过程l5和复航匀速过程l6;依据船舶避碰路径模型生成的路径执行航线调整以实现避碰。本申请实现了多段可变速的避碰轨迹,且轨迹点位置能够与航行时间严格对应,改善了以往只有匀速率轨迹编码的方式,并生成符合船舶动力学约束的路径,使规划得到的路径更加符合船舶的真实运动轨迹。

    一种基于AIS数据的内河船舶航线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6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1868.X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内河船舶航线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AIS数据的内河船舶航线优化方法,首先,获取内河水域的船舶AIS数据,并应用MPDP算法对航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随后,使用OPTICS算法对压缩后的航路点进行聚类分析。对于聚类结果,通过A*算法判断簇间连通性,并最终采用NSGA‑II在连通的簇中选择合适的航路点,优化目标包括路径长度和航线拥挤度,形成优化的完整航线。最后选择双山岛附近水域的船舶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航线中三条经典航线对比,该方法将路径长度优化了1.74%,并将拥挤度优化了17.31%,有效提高了内河船舶航线的规划效率,为内河航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种基于智能驾驶车辆的四轮独立转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18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75396.0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驾驶车辆的四轮独立转向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包括行驶环境信息获取单元、四轮独立转向综合评价指标单元、四轮独立转向模式选择单元、四轮独立转向执行单元。行驶环境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道路和天气信息;四轮独立转向综合评价指标单元用于计算行驶工况评价因子、主动转向安全性评价因子、路面和驾驶场景评价因子、驾驶员操作意识评价因子;四轮独立转向模式选择单元包括前轮转向模式、前后反向四轮转向模式、斜行模式、蟹行模式;四轮独立转向执行单元用于计算前轮转向模式、前后反向四轮转向模式、斜行模式、蟹行模式这四种转向模式下的四轮转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