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尺寸单上环板分瓣式座环工地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125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669686.2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高尺寸单上环板分瓣式座环工地加工方法,将加工设备安装后吊放在工地组焊后的座环上,通过粗调固定支座和可调底座的方式找正机组中心,按切割直径划出切割圆线,留出2mm至3mm打磨余量,走车检查尺寸要求合格后分段对称对座环进行切割,随后进行修磨。本发明所述的各部件之间通过把合结构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采用中心柱倒装的方式降低了中心柱的采购成本,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刚度,工地切割后配合修磨的方式完全可以达到机加工精度。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简单易行、方便拆卸、通用性强且精度较高的技术特点。

    大高尺寸单上环板分瓣式座环工地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12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69686.2

    申请日:2016-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F03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高尺寸单上环板分瓣式座环工地加工方法,将加工设备安装后吊放在工地组焊后的座环上,通过粗调固定支座和可调底座的方式找正机组中心,按切割直径划出切割圆线,留出2mm至3mm打磨余量,走车检查尺寸要求合格后分段对称对座环进行切割,随后进行修磨。本发明所述的各部件之间通过把合结构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采用中心柱倒装的方式降低了中心柱的采购成本,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刚度,工地切割后配合修磨的方式完全可以达到机加工精度。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简单易行、方便拆卸、通用性强且精度较高的技术特点。

    一种利用堆焊提高厚板压弯成形胎具抗磨损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134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6701.9

    申请日:2015-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04 B23K9/173 B23K9/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堆焊提高厚板压弯成形胎具抗磨损性能的方法,将胎具的受力接触部位堆焊高强钢焊丝,提高了厚板压弯成形胎具的抗磨损性能,提高了压弯成形胎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胎具的受力部位堆焊抗拉强度Rm不低于600N/mm2的高强钢焊丝,保证压弯成形时胎具的接触部位为高硬度的金属,如上模的压头和下模的支撑侧圆弧部位。本发明在厚板压弯成形胎具上堆焊一层高强钢焊丝,改变了胎具工作时接触表面的硬度,提高了接触面的抗磨损性能,从而延长胎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通过粗加工、堆焊高强钢焊丝,再进行精加工的方式就可以实现。不仅解决了常规胎具磨损后需要经常修复的难题,更保持了胎具接触面尺寸的稳定性,保证了压弯成形的精度。

    立轴单级单吸离心式大型水泵泵轮的焊接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4390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111378.4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保证立轴单级单吸离心式大型水泵泵轮的焊接制造质量的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是大型水泵装配焊接工艺方法上的根本革新,是制造方法上本质上的改变。使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泵轮整体装配尺寸可以在第一次装配时得到保证。上冠、下环外环的拆除,为泵轮叶片进水边焊缝的焊接创造了条件,使原来无法焊接的焊缝变为可行。本发明采用整体装配三次拆装的装配焊接工艺方法代替原有的整体装配焊接工艺方法,使焊接可达性大幅提高,保证了泵轮焊缝的质量,保证泵轮关键尺寸稳定性,大型泵轮装配焊接质量明显提升。

    生产大型立式发电机斜立筋结构转子支架中心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81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01516.0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大型立式发电机斜立筋结构转子支架中心体的工艺方法,中心筒和上下环板备料后对中心筒成型,中心筒成型后拼焊、加工内外表面,加工窄间隙埋弧焊坡口。装配中心筒、筋板和上下环板,吊装中心筒和上下环板的组合体至滚轮架上。用窄间隙埋弧焊的焊接方法焊接中心筒和上下环板间的焊缝。本发明是大型立式发电机斜立筋结构转子支架中心体制造技术上的重大改进。工件尺寸的稳定性和制造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易于操作,焊接成本低,节约人工成本至少一半,节约生产周期76%,生产效率提高约4.17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