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换气需风量计算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应用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615662.6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公路隧道换气需风量计算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应用和装置,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耗氧主体、耗氧参数以及隧道参数,S2、分别基于汽油和柴油的组成成分计算每升汽油和柴油完全燃烧的需氧量;S3、基于每升汽油和柴油完全燃烧的需氧量,结合隧道参数构建隧道内机动车耗氧需风量计算模型;S4、基于隧道内高峰小时交通量和标准车满载人员数量,构建隧道内人员耗氧需风量计算模型;S5、基于隧道内机动车耗氧需风量计算模型和隧道内人员耗氧需风量计算模型构建隧道换气需风量计算模型。通过本发明构建方法构建的隧道换气需风量计算模型能够合理计算隧道需风量,避免按照现行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进行计算导致隧道需风量较大的问题。

    基于不同机动车排放标准车型统计的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1504632.3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不同机动车排放标准车型统计的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涉及隧道通风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中包含的设计目标年份CO基准排放量qCO与设计目标年份烟尘基准排放量qVI,均根据国家不同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车型的保有量、国家不同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车型的CO排放限值作为约束条件计算得出。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不同机动车排放标准车型统计的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国标车型的保有量、排放标准值进行统计、计算,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污染物基准排放量,由此计算得到的隧道通风设计可以减少目前普遍存在的通风设备闲置和通风能耗浪费问题。

    一种隧道斜井选址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3177.2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斜井选址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隧道斜井建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隧址区地表三维模型与隧道空间轴线,在所述三维建造模型中拟定设置地下风机房的桩号及坐标,并拟定斜井纵坡值;以所述桩号的坐标为顶点,以桩号处为锥顶构建倒锥体;所述倒锥体斜面的纵坡值即为拟定的斜井纵坡值;提取倒锥体锥面和三维地表面之间的交线,并确定交线和地下风机房桩号之间的最短距离连线;采用本方案,能基于三维空间关系,采用空间作图法确定锥面与地面线的交线,可以直观准确的确定最短斜井轴线及洞口位置,一般情况下该位置具有唯一性,从而避免了在二维平面图人工操作的多次试算。

    一种隧道火灾排烟安全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3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67764.0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火灾排烟安全性评价方法,涉及隧道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基于基准排烟方案的排烟工况参数,根据所述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计算排烟危险性系数;确定需评价的目标隧道火灾排烟系统的排烟参数;基于所述目标隧道火灾排烟系统的排烟参数和所述排烟危险性系数,根据所述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目标隧道火灾排烟系统的安全度。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火灾排烟安全性评价方法,并基于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和排烟危险性系数,计算出需评价的目标隧道火灾排烟系统的安全度,因此,本发明能够定量地评判隧道火灾排烟的安全性,以对不同排烟量和不同排烟口间距的排烟方案进行评价。

    一种利用TBM下部空间的排烟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12027.X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公路超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TBM下部空间的排烟结构,包括排风竖井,隧道左洞和隧道右洞分别连通有排风主管和排风支管;隧道左洞和隧道右洞之间分布有排烟单元,排烟单元包括排烟通道和排烟联络通道,排烟通道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隔离门;排烟联络通道的一端与排烟通道连通,排烟联络通道的另一端与隧道左洞或隧道右洞的下部空间连通;隧道左洞或隧道右洞上还连接有排烟管,排烟管的一端与排风主管或排风支管连通,排烟管的另一端与隧道左洞的下部空间或隧道右洞的下部空间连通;排烟通道、排烟联络通道和排烟管上均安装有第一风机。本发明能够针对现有的公路行业,提高TBM应用断面利用率。

    一种隧道排烟口间距设定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66463.6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烟口间距设定方法,涉及隧道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基于基准排烟方案的排烟工况参数,根据所述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计算排烟危险性系数;基于所述排烟危险性系数,根据所述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计算多个等间距和等风量设置的排烟口,在设计火灾规模下的设计安全度;基于极限火灾规模下的设计安全度和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排烟口,根据所述隧道排烟安全度计算模型计算极限火灾规模下排烟口的间距。因此,本发明设定出隧道单个排烟区段内排烟口数量和间距,为隧道排烟口的设定提供依据,从而指导隧道排烟系统的设计。

    基于不同机动车排放标准车型统计的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0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04632.3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不同机动车排放标准车型统计的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涉及隧道通风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中包含的设计目标年份CO基准排放量qCO与设计目标年份烟尘基准排放量qVI,均根据国家不同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车型的保有量、国家不同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车型的CO排放限值作为约束条件计算得出。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不同机动车排放标准车型统计的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国标车型的保有量、排放标准值进行统计、计算,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污染物基准排放量,由此计算得到的隧道通风设计可以减少目前普遍存在的通风设备闲置和通风能耗浪费问题。

    一种综合性隧道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344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57948.X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性隧道结构,包括环形的衬砌结构,所述衬砌结构内设置有行车道路面,所述行车道路面的两侧设置有人行道,还包括综合舱、污水舱、风道、逃生通道和通风机房,所述综合舱和污水舱设置在行车道路面下方,所述风道、逃生通道和通风机房设置在人行道下方,所述通风机房内设置有风机A和风机B,所述风机A一端与污水舱连通,另一端与风道连通,所述风机B一端与综合舱连通,另一端与风道连通,所述逃生通道和通风机房均与地面连通,所述综合舱与逃生通道连通,所述污水舱与通风机房连通。本发明实现了道路隧道与综合管廊同步建设,有效利用空间,节约投资。

    一种单洞双向行车隧道的新型平导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01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62062.9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洞双向行车隧道的新型平导通风系统,包括风机房、送风口、排风口、风门、联络送风道和联络排风道;风门设于贯通平导中,用于将贯通平导分隔为平导送风段和平导排风段;排风口、送风口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隧道内壁上,且送风口与平导送风段连通,排风口与平导排风段连通;结合隧道的通风风机、排风口、联络排风道、平导排风段和风机房内的通风风机形成第一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前段通风;结合风机房内的通风风机、平导送风段、联络送风道、送风口及隧道的通风风机形成第二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后段通风。本发明适应于需要分二段通风且带有贯通平导的单洞双向公路隧道,避免了通风风速转向,充分利用了自然风,提高了通风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