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46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56716.1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韫捷 , 蒋晓娟 , 叶颋 , 李海 , 叶志豪 , 林波 , 张曹锋 , 安然 , 朱隽辰 , 赵杰 , 金毅 , 张伟 , 孔德武 , 郑柒拾 , 丁鹏 , 马俊方 , 黎志刚 , 俞峻峰 , 吴华雅 , 李会军 , 陈铭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故障判断系统及方法,该故障判断系统包括两个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和电流采集器以及一个故障分析器,两个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与户外终端连接处,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分别连接一个电流采集器,电流采集器均连接故障分析器;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分别采集电缆两端流过的电流,电流采集器获取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并发送至故障分析器,故障分析器根据故障电流大小和极性以及故障电流发生时刻前后设定时间段内的运行电流波形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故障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供电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5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240293.X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韫捷 , 李海 , 周婕 , 杨洋 , 叶志豪 , 周宏 , 管灏磬 , 程黎 , 朱隽辰 , 赵杰 , 许萍萍 , 张伟 , 孔德武 , 郑柒拾 , 丁鹏 , 马俊方 , 黎志刚 , 李会军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采集与分析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电缆由多段长度和横截面积均不相同的线缆通过绝缘接头连接而成,所述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包括故障电缆、参考电缆、短接线(6)、接地开关、数据采集单元、线缆电阻检测单元和处理器单元(5),所述的故障电缆和参考电缆一端为参考端,另一端为测试端,故障电缆和参考电缆参考端通过短接线(6)连接,故障电缆参考端还通过接地开关接地,所述的线缆电阻检测单元分别连接故障电缆和参考电缆的测试端,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和线缆电阻检测单元均连接至处理器单元(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测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故障定位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62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456716.1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韫捷 , 蒋晓娟 , 叶颋 , 李海 , 叶志豪 , 林波 , 张曹锋 , 安然 , 朱隽辰 , 赵杰 , 金毅 , 张伟 , 孔德武 , 郑柒拾 , 丁鹏 , 马俊方 , 黎志刚 , 俞峻峰 , 吴华雅 , 李会军 , 陈铭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故障判断系统及方法,该故障判断系统包括两个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和电流采集器以及一个故障分析器,两个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与户外终端连接处,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分别连接一个电流采集器,电流采集器均连接故障分析器;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复用传感器分别采集电缆两端流过的电流,电流采集器获取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并发送至故障分析器,故障分析器根据故障电流大小和极性以及故障电流发生时刻前后设定时间段内的运行电流波形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故障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供电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40293.X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韫捷 , 李海 , 周婕 , 杨洋 , 叶志豪 , 周宏 , 管灏磬 , 程黎 , 朱隽辰 , 赵杰 , 许萍萍 , 张伟 , 孔德武 , 郑柒拾 , 丁鹏 , 马俊方 , 黎志刚 , 李会军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3 ,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采集与分析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电缆由多段长度和横截面积均不相同的线缆通过绝缘接头连接而成,所述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包括故障电缆、参考电缆、短接线(6)、接地开关、数据采集单元、线缆电阻检测单元和处理器单元(5),所述的故障电缆和参考电缆一端为参考端,另一端为测试端,故障电缆和参考电缆参考端通过短接线(6)连接,故障电缆参考端还通过接地开关接地,所述的线缆电阻检测单元分别连接故障电缆和参考电缆的测试端,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和线缆电阻检测单元均连接至处理器单元(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测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故障定位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8368.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附件缺陷回波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超声探头部署在待检测电缆附件封铅处并保障探头水平;激励源发出正弦波超声激励信号并通过超声探头注入高压电缆附件封铅;经过设定的延迟时间后同步接收超声检测的回波信号并进行拟合和自适应平滑去噪;根据拟合和自适应平滑去噪后的超声检测的回波信号幅值判别高压电缆附件铅封缺陷,调整探头位置,继续检测。本发明可以检测高压电缆附件铅封内外部缺陷,并可给出缺陷位置,指导给高压电缆运维单位及时发现缺陷,避免故障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7231.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G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的现场修复方法和系统。所述修复方法先对金属护套的缺陷部位进行预处理,然后对缺陷部位沉积第一层冷增材;随后对沉积第一层冷增材的缺陷部位沉积第二层冷增材,最后对沉积第二层冷增材的缺陷部位沉积第三层冷增材;其中,所述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的基材温度在沉积过程中不超过110℃。本发明所述修复方法采用低压冷增材设备对金属护套进行原位修复,修复过程中无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不会对电缆及相邻的金属护套造成缺陷,同时对操作者友好,且修复后的金属护套具有机械强度高、电阻低的优点,可使电缆后续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5147.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内激光测量装置及测量修正校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线缆绞车、第二线缆绞车、测量主体、被测管道和控制主体;所述第一线缆绞车与被测管道的一端连接,被测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线缆绞车连接,所述测量主体位于被测管道中,第二线缆绞车的另一端与控制主体连接。所述校准方法包括:将测量装置设置于被测管道内,获得测量距离L及角度β;将测量装置获得的距离L、角度β以及测量装置本体中心和管道中心进行校正;再对测量装置精度进行较准和评估,最后获得管道内激光测量的校正数值。本发明所述测量装置将自身的测量中心与管道的实际中心重合,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校准,提高了管道测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869625.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硕能(上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13/933 , G01S13/86 , G01S17/933 , G01S17/86 ,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融合传感器的机器人空间定位方法和系统,机器人搭载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双目视觉传感器,方法包括:由毫米波雷达对机器人四周环境发射连续的调频波,得到周围环境对象的第一距离信息和速度信息;采用双目视觉传感器采集机器人四周环境图片,进行物体分割识别,计算与分割出的物体的第二距离,并与第一距离信息进行联合校准,获得第三距离信息,进而建立三维环境模型;通过激光雷达向四周环境发射脉冲激光,计算与四周物体的第四距离,并与第三距离信息进行联合校准,根据机器人的实时位置移动量和三维环境模型,建立随机器人移动的三维环境地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空间定位精度高、定位范围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7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87511.5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周宏 , 袁奇 , 周韫捷 , 许强 , 张圣甫 , 王瑛 , 杨天宇 , 顾黄晶 , 李海 , 叶頲 , 周婕 , 周咏晨 , 沈斌 , 陈越超 , 王骁迪 , 原佳亮 , 赵杰 , 王东源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接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附件金属的连接方法,该高压电缆附件金属的连接方法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搪铅密封板需要采用铅封钎焊等完成结构密封以及接地,而当热钎焊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因为人员操作的不稳定性,导致的机械强度不足、开裂以及对于电力电缆烫伤等问题。该高压电缆附件金属的连接方法采用冷增材技术对铝保护和尾管的连接处进行连接密封,利用三种不同配比的喷涂材料分三层结构完成封铅的功能,以保证密封材料的机械强度和均匀性,同时,采用冷增材技术避免出现因热场不均匀而造成表面的应力不均匀的情况发生,以提高金属铅护套或铝护套电缆的各种终端头和/或中间连接密封强度和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756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0537.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绕包设备的缠绕厚度控制组件及厚度控制方法,该组件包括载环、激光测距单元和信号反馈单元,激光测距单元成对式设于载环上,使得两个激光测距单元处于缠绕环的径向相对位置,且每个所述激光测距单元与缠绕环的圆心距离相等;信号反馈单元分别与激光测距单元和电缆绕包设备的电控机电连接,信号反馈单元自激光测距单元获取测量值,并基于设置距离与测量值、电缆内芯厚度的差值,获得当前测试位点的缠绕厚度信息,信号反馈单元将缠绕厚度与目标厚度比较,并向电缆绕包设备发出缠绕决策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激光测距单元的布置方式、缠绕厚度计算方法和信号反馈单元的设计,实现了对电缆绕包厚度的精确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