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2288.9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豪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电动汽车参与储能市场的最优调度方法,涉及能量管理技术领域,该电动汽车参与储能市场的最优调度方法包括:构建车辆智能体及车辆智能体的优化目标;动态执行各车辆智能体动作及预先引入优化目标权重系数的奖励函数,以协调车辆智能体之间的充电顺序;构建车辆智能体的可调度量求解模型,求解不同区域的车辆智能体的可调度量;将车辆智能体的可调度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并输出最优充电规划策略,实现车辆智能体集群的最优调度。本发明通过建立私家车、商务车、出租车智能体及利用强化学习算法优化电动汽车的运行策略,解决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8497.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豪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 H04L67/10 , H04L67/12 , G06F18/27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储能模式下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感知方法,涉及电力需求响应技术领域,该云储能模式下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基于云储能模式的多层级信息交互架构,明确多层级信息交互架构中各架构组成部分的职能分配;结合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行为指标多维度分析电动汽车集群充电行为特性,并基于充电行为特性构建充电行为特性概率模型;基于一维tanh云模型综合分析用户参与多层级信息交互架构的意愿;构建反映用户参与意愿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综合云模型,并基于综合云模型进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感知。本发明有助于优化充电站的资源分配和充电计划,避免高峰时段充电需求过大导致成本上升,进而降低整体充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3238.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豪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38 ,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N7/08 , G06N3/12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阶段的电动汽车集群调控潜力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动汽车集群转化为广义储能设备,并对电动汽车停驶数据进行特征筛选;进行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确定广义储能设备的容量边界及功率边界;基于经济激励和用户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构建电动汽车集群的自调度模型,确定电动汽车集群的自调度负荷;计算广义储能设备的再调度功率与再调度容量;整合得到可调度潜力量化参数集合,根据该参数集合量化电动车集群的调度潜力。本发明可以准确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度潜力,可以根据需要来规划充电站的建设地点、数量以及充电速率等多种参数,从而帮助节省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526700.6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出行链和蒙特卡洛方法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建立配电网对电动汽车接纳能力评估方案;对评估方案的指标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衡量与理想值的接近程度的度量方面采用欧氏距离进行度量,并采用描述评价对象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灰色关联度、衡量各方案与理想解整体贴近程度的群体效用值以及描述各方案中最劣指标偏离程度的个体偏差值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评估标准进行方案接纳能力优先级排序;根据优先级排序的结果确定最优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528980.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楼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基于V2B的单个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模型,构建电动汽车相关约束;建立电动汽车价格激励模型,获得电动汽车参与楼宇综合调控的响应度;建立温控负荷模型,构建温控负荷相关约束;建立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型,构建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相关约束、温控负荷相关约束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建立最大需量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参与调控的响应度以及最大需量约束,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楼宇的月度需量阈值,同时通过空调节能和光伏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楼宇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34979.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新能源消纳的风电机组储能自动控制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风电机组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基于预设的储能状态判定规则以及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判定风电机组储能装置的状态区域类型,所述储能状态判定规则被配置为能够充分消纳新能源;基于所述状态区域类型,调用对应的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储能装置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新能源充分消纳、延长储能装置使用寿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62290.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频率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和预测的风光场站有功功率值;根据有功功率控制指令和风光场站的预测有功功率,采用部分场站优先原则,进行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优化分配,调整风光储场站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根据频率偏差进行风光储场站一次调频控制,调整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控制指令,更新指令为下一刻的指令并输出和执行;循环上述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避免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反复调节,具有减小弃风与弃光、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39279.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的SOC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构网型储能系统,该构网型储能系统包括多个构网型变流器及与其相连的储能设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储能设备的实时SOC,计算获得一平均SOC;针对每个构网型变流器,基于所述平均SOC与对应储能设备的实时SOC的差值,生成有功功率补偿信号,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补偿信号,控制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有功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系统电网支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多储能设备间的SOC平衡,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0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162290.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频率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和预测的风光场站有功功率值;根据有功功率控制指令和风光场站的预测有功功率,采用部分场站优先原则,进行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优化分配,调整风光储场站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根据频率偏差进行风光储场站一次调频控制,调整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控制指令,更新指令为下一刻的指令并输出和执行;循环上述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避免风光储场站有功功率反复调节,具有减小弃风与弃光、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696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255394.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日前计划的电动汽车实时智能充电方法,该方法具体为,采用预先建立的日前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模型,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量、电动汽车充电费用、负荷波动和三相不平衡,对计划内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采用预先建立的实时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模型,根据电动汽车用户充电优先级的高低,对计划外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不同充电场景下电动汽车充电的智能调节优化,具有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