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8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526700.6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出行链和蒙特卡洛方法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建立配电网对电动汽车接纳能力评估方案;对评估方案的指标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衡量与理想值的接近程度的度量方面采用欧氏距离进行度量,并采用描述评价对象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灰色关联度、衡量各方案与理想解整体贴近程度的群体效用值以及描述各方案中最劣指标偏离程度的个体偏差值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评估标准进行方案接纳能力优先级排序;根据优先级排序的结果确定最优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687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47165.2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皓靖 , 李安 , 田英杰 , 杨秀 , 苏运 , 李凡 , 吴裔 , 孙改平 , 郭乃网 , 吴吉海 , 傅广努 , 张健菲 , 赵莹莹 , 阮静娴 , 时珊珊 , 金妍斐 , 陈琰 , 杜习周 , 冯以恒 , 王弘毅 , 吴子敬 , 潘瑞媛 , 蒋倩
IPC: G06F16/2458 , G06Q50/06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nception神经网络的负荷分解方法,包括:获取若干用电设备的参考负荷数据,所述的参考负荷数据包括所有用电设备的参考总能耗数据以及对应时间段的参考气象数据,将参考负荷数据输入训练好的inception神经网络,获得负荷分解结果,所述的负荷分解结果包括各个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类型以及对应的有功功率估计值,根据负荷分解结果分析所有用电设备的能耗情况及用电规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总能耗分解的准确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80681.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1/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能耗与用户心理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包括:设定待预测区域内的电动汽车数量以及起始SOC;构建电动汽车出行模型和实际耗电量模型;根据出行模型,通过马尔可夫动态路径决策模型获取每辆电动汽车的最优策略,根据对应的最优策略模拟每辆电动汽车的出行过程;模拟过程中,对于每辆电动汽车的每个出行道路节点,根据实际耗电量模型和起始SOC,预先计算该电动汽车下一段出行过程的耗电量以及当前SOC,确定该电动汽车在当前出行道路节点的充电需求,累计所有电动汽车在各出行道路节点的充电需求,获得待预测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时空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26700.6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出行链和蒙特卡洛方法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建立配电网对电动汽车接纳能力评估方案;对评估方案的指标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衡量与理想值的接近程度的度量方面采用欧氏距离进行度量,并采用描述评价对象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灰色关联度、衡量各方案与理想解整体贴近程度的群体效用值以及描述各方案中最劣指标偏离程度的个体偏差值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评估标准进行方案接纳能力优先级排序;根据优先级排序的结果确定最优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773300.8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站与配电网配置协同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规划区域的道路拓扑信息和用户出行特性,通过充电需求预测模型,得到该区域的充电需求时空分布结果;以电动汽车用户、充电站运营商和配电网综合成本最低,构建上层充电站选址定容模型,对充电站进行规划;当上层充电站规划不满足配网侧电力平衡约束时,以扩展规划成本最低构建下层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对配电网进行升级,并将升级后的新配电网输入至所述上层充电站选址定容模型中进行验证;构建充电站和配电网协同规划模型,采用优化算法规划出验证通过后综合成本最低的充电站与配电网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顾充电站规划和配电网规划的“双层”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71919.8
申请日:2020-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的电动汽车接纳能力仿真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电动汽车模型,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时空分布;基于待评估方案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时空分布,采用理想点逼近法对不同电动汽车接入方案下配电网的接纳能力进行仿真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配电网运行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配电网的接纳能力进行全方位仿真评估,具有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51563.3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急电源车的综合不停电作业负荷调控与匹配方法,属电力运行领域。包括将用户侧负荷进行分解,综合测算出用户侧负荷波动形态,分时段总结用户侧负荷特性,通过应急电源车规格与用户间进行双向匹配,以应急电源车最佳输出区间为目标,利用公式计算匹配、选择最佳的应急电源车。其按照一般性负荷的时间特性,确定优先级排序,分时接入、全时段调控,实现源‑荷的安全、动态匹配,从而保证进行综合不停电作业时,用户侧负荷恰好处于应急电源车最佳出力区间,应急电源车工作在最佳出力区间,提高了供电效率及安全性,提升了供电可靠性。适用于基于应急电源车的综合不停电作业管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232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236239.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整体性集中供热和需求响应的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整体性集中供热网络动态传热模型,该整体性集中供热网络动态传热模型包括换热器动态模型、热管网动态模型、散热器动态模型和热建筑动态模型;构建基于峰谷差成本和可调控分时电价的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根据整体性集中供热网络动态传热模型在传热过程中的储热能力,构建基于刚性供热负荷和可平移供热负荷的热力需求响应机制;构建包含电力需求响应机制和热力需求响应机制的聚合需求响应机制;获取电网数据,并基于聚合需求响应机制进行热电联合优化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提升供能灵活性,提升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23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36239.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整体性集中供热和需求响应的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整体性集中供热网络动态传热模型,该整体性集中供热网络动态传热模型包括换热器动态模型、热管网动态模型、散热器动态模型和热建筑动态模型;构建基于峰谷差成本和可调控分时电价的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根据整体性集中供热网络动态传热模型在传热过程中的储热能力,构建基于刚性供热负荷和可平移供热负荷的热力需求响应机制;构建包含电力需求响应机制和热力需求响应机制的聚合需求响应机制;获取电网数据,并基于聚合需求响应机制进行热电联合优化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提升供能灵活性,提升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