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2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6375.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炔基磺化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其制备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炔基交联磺化聚酰亚胺是将含炔基的芳香二胺单体、磺化二胺单体与1,4,5,8‑萘四甲酸二酐通过缩聚反应和交联反应制备获得。本发明中使用聚合单体具有较为刚性的分子结构并且不含有醚键,赋予质子交换膜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炔基交联聚酰亚胺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构型,有利于质子传输。含三氟甲基的疏水链段与交联型磺化聚酰亚胺中的亲水链段形成亲水‑疏水的相分离形貌,促进质子传输通道的形成。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炔基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具有高质子传导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97696.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液流锌镍电池模型建立以及参数识别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考虑单液流锌镍电池搁置时间的等效电路模型的构建方法,建立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上增加电阻以及单刀双掷开关构成状态切换等效电路模型;当负载电流不为0时,电池处于工作状态,采用GrGWO算法识别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当负载电流为0时,电池处于搁置状态,单刀双掷开关动作,电路结构改变,采用MPA算法辨识状态切换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考虑到单液流锌镍电池在搁置时,时间常数会随着搁置时间的增加而改变这一特性,使模型能够在复杂的工况下更好地追踪单液流锌镍电池端电压的变化,提高模型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75368.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8 , G06F30/367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组故障诊断领域,为一种锂电池组多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诊断拓扑结构,所述诊断拓扑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N个子模块,N个子模块之间串联;将所述诊断拓扑结构进行计算机仿真找出故障分类中的重要特征;将重要特性作为输入,重要特性的变化曲线对应的不同故障类型作为输出,对ET算法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粒子群算法调整ET算法的参数,得到最优的分类定位模型;将诊断过程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值进行多项式变换,并获取重要特征,将重要特征输入到最优的分类定位模型中进行故障分类与定位。解决现有测试方法中需要对每个电芯进行监测,需要大量监测传感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锂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6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6375.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炔基磺化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其制备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炔基交联磺化聚酰亚胺是将含炔基的芳香二胺单体、磺化二胺单体与1,4,5,8‑萘四甲酸二酐通过缩聚反应和交联反应制备获得。本发明中使用聚合单体具有较为刚性的分子结构并且不含有醚键,赋予质子交换膜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炔基交联聚酰亚胺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构型,有利于质子传输。含三氟甲基的疏水链段与交联型磺化聚酰亚胺中的亲水链段形成亲水‑疏水的相分离形貌,促进质子传输通道的形成。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炔基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具有高质子传导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83148.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地为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及故障检测方法,包括:N组串联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内为M个并联的单电池,两个电池包形成一个电池组,电池组内两个电池包通过M个节点连接,形成对称回路拓扑结构。在每组并联的电池包的中间位置,以及电池组中两个电池包的首个电池和最后一个电池之间设置电流表;每两个电池包之间设置电压表。本发明通过对称回路拓扑结构的方式,利用电流比值的不同,和相邻电压的差异性判断定位故障电池的位置,减少采用传感器的数量,解决在大规模的电池集成过程当中,检测故障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26908.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而言为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锂电池状态信息监测方法,通过传感器采集锂电池当前的电压和电流信号;根据获取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得到二阶RC等效模型的参数;通过得到参数的二阶RC等效模型计算当前状态的锂电池端电压;比较电池的电压传感器采集到的实际电压数据和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出的当前状态的锂电池端电压;根据电压误差选择校正或者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计算增益和协方差矩阵,预测和更新参数,得到当前时刻的二阶RC等效模型,通过二阶RC等效模型获得当前的电压电流;对获取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锂电池的当前状态进行预测。从而保证获得的信号数据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0468.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14 , H02J3/00 , G06F18/213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台区自治的分布式储能智能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获取当前电力进入目标台区的任务指示,并根据任务指示获取电力负荷数据。然后,利用预先训练的台区负荷评估模型对负荷数据进行评估,判断负荷状态是否正常。若异常,则确定导致异常的主要根因。最后,基于负荷状态评估和异常状态解析结果,从预先配置的储能调度策略中选择合适的调度策略,并下发至目标台区的分布式储能设备执行。如此设计,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调度效率,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9161.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电容电压与有功功率切换的构网型SVG控制方法。持续监测SVG设备的直流侧总电容电压,当跌落至设定低阈值时切换至电容电压‑频率下垂控制,对直流侧电容进行充电;当充电至设定高阈值时切换至有功功率‑频率控制;若位于两个阈值之间,则保持原控制策略不变;再将两种两种控制策略生成的相位角用于SVG控制,保持直流侧总电容电压稳定和输出有功功率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有功功率‑频率单元和电容电压‑频率单元的自动切换控制;使SVG设备能始终保持直流侧总电容电压的稳定,避免了直流侧电容过冲与过放情况的发生;能提升构网型SVG运行稳定性,同时延长电容运行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9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01212.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N3/1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微网和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网运营商模型和多微网模型构建配网运营商和多微网交互的主从博弈模型,其中,配网运营商作为领导者,用于制定能源售价策略;多微网作为跟随者,用于根据能源售价对负荷以及多微网内部设备出力情况进行调整,得到能源购买策略;能源售价策略根据能源购买策略进行动态调整;获取主从博弈模型的均衡解。本发明使得能源售价与能源购买量的具体数额将在配网运营商与多微网的交互中被逐渐确定,从而达成配网运营商能源售卖收益最大化和多微网能源引进成本最小化的平衡,使交易双方均达到满意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985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0659633.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30/367 , H02J1/08 , H02M3/335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的平均动态相量模型,属于电力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匹配直流配电系统中占主要成分的直流电压和电流,应用于大规模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可通过电流重构精确表示换流器内部交流电流,适用于元件内部电流应力分析等场景的适用于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的平均动态相量模型。本发明以基于PI控制的采用单移相调制策略的直流变压器为基础,生成其原始数学模型,计算各变量的动态相量,直流变压器平均动态相量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组,系统级全局模型以多个直流变压器模型通过直流线路互联构建,为得到小信号模型,可以将各变量写成稳态值与小信号的和。本发明具有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可靠性高,简洁准确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