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36741.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维度区域画像的网架能力评价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配电网网架能力评价方法相比,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网网架能力评价,无法及时发现网架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准确识别电能质量问题的根源,确定老化或性能不足的设备,明确智能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效果和不足之处,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差异的问题;基于网架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网架结构、装备水平、智能化水平和经济运行六个维度对待分析区域内的网架能力进行评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网架的实际能力和运行状况,避免单一指标评估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并建立多维度区域画像,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电网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前瞻性的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9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9534.3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物联的电力系统风险预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对至少一个异常情况形成至少一个异常并发链路;形成电力系统的至少一个初始异常组合,确定初始异常组合的权重系数;形成电力系统的至少一个并发异常组合;计算初始异常组合的至少一个并发异常组合的发生概率;计算初始异常组合的至少一个并发异常组合对于电力系统的联合风险贡献值;计算电力系统的综合风险值;形成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标准;对电力系统的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形成至少一个异常并发链路以及计算电力系统的综合风险值,对于电力系统中所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其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08720.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伟 , 李宾宾 , 王庆军 , 赵龙 , 甄超 , 卞真旭 , 孙飞 , 周逞 , 周小希 , 徐唯耀 , 梁翀 , 吴立刚 , 刘传宝 , 许牧晨 , 苏静 , 王维佳 , 宋加帅 , 姚义 , 翟璐璐 , 赵鑫 , 姚天杨 , 孔伟伟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雷达微波形变的输电线路风偏振动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输电线路的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方法包括:通过雷达获取输电线路的当前线路轨迹;确定现场环境的天气情况;根据所述天气情况确定预期线路轨迹;比对所述预期线路轨迹以及当前线路轨迹,以计算所述预期线路轨迹以及当前线路轨迹的轨迹差;根据所述轨迹差确定所述输电线路的状态是否异常。该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雷达来测量输电线路的当前线路轨迹,然后结合当前的天气情况确定预期线路轨迹,最后通过两个线路轨迹的比对来确定当前输电线路是否异常。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人工监测以及无人机监测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监测方法及系统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7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9596.9
申请日:2023-03-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洋 , 夏令志 , 刘静 , 牛雷雷 , 刘宇舜 , 操松元 , 甄超 , 方登洲 , 孙飞 , 姚义 , 孔伟伟 , 王维佳 , 程昊铭 , 姚天杨 , 尚守卫 , 王康 , 张茂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杆塔地质灾害监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形变检测的输电线路杆塔地质灾害监测分析方法及系统,针对当前现有的输电线路杆塔地质灾害监测分析技术仍存在输电杆塔监测大都采用倾角监测方式和定期人工巡检,监测分析方法缺乏及时性,导致监测分析结果正确率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一种基于形变检测的输电线路杆塔地质灾害监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线路,S2:数据获取,S3:监测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设备进行智能监测,避免了人工误差,使得获取的数据精度高,提高了监测分析结果的准确率,同时通过采用5G SA专用局域网,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使得监测分析结果具有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22430.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6/29 , G06F16/901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GIS拓扑的配网环网仿真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设备和拓扑数据;构建配电网拓扑连通图模型;确定拓扑起点终点设备;利用图论深度遍历算法,对配网母线设备形成起点到终点设备联通路径;针对变电站、配电站房,忽略单个配电站房内的母线路径,统计当前的配电站房内,所有母线与其他配电站房的母线的路径数,据以形成配网环网网架模型;基于预置电力仿真程序的模型填写规则,结合导线参数信息和配变下挂负荷信息,将配网环网网架模型转换为配网环网仿真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特定规格中压配电网的环网仿真模型构建工作量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00858.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洋 , 夏令志 , 刘静 , 牛雷雷 , 刘宇舜 , 操松元 , 甄超 , 方登洲 , 孙飞 , 孔伟伟 , 姚义 , 程昊铭 , 姚天杨 , 尚守卫 , 王维佳 , 张勇 , 宋加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趋势变化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趋势变化监测预警方法,针对当前现有的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趋势变化监测预警技术仍存在监测预警手段不足,对于数据的获取不够精确,导致地质灾害条件下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趋势变化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线路,S2:信息获取,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统一高效的专用局域网进行连接,同时基于三维技术获取精确的点云数据,提供更全面的地质灾害条件下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趋势变化监测预警,提高了地质灾害条件下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趋势变化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64419.0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H02J3/00 , H02J3/06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配网主网架的变电站全停全转模型构建方法,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变电站全停全转策略相比,解决了如何将负荷快速、安全、可靠地转移到其他变电站或电源的问题;基于配网主网架模型,以馈线所属变电站为单位,通过拓扑分析,搭建生成变电站全停全转分析模型,并基于改进天鹰优化算法,以降低运行成本为目标,快速实现变电站的全停全转,在变电站故障或紧急情况下,模型也能够快速制定全停全转方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30030.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T7/3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配网线路中的设备参数进行设备建模的方法,属于配网路线建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配网线路中进行电路巡检过程中的关于电力设施的点云数据;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所述点云数据中的噪声、离散点和无效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所述点云数据进行点云配准,以将所述点云数据对齐到共同的坐标系中;将对齐后的所述点云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建模,以构建关于所述电力塔和电力线的三维模型。该建模方法可以基于激光点云精准的构建关于电力线和电力塔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36742.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OP互联的主网架拓扑网格化构建方法,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电网拓扑构建方法相比,解决了现有配网网络规模较大且复杂性较高;涉及多种协议和技术的网络建模和仿真的复杂性较高;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现有技术无法提供直观的展示界面的问题;基于OP互联实现各种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同时结合改进DQN算法生成最优的动态配网主网架拓扑模型,并将配网主网架拓扑模型替换为同源维护模型,可以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再将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将配网主网架拓扑模型与供电网格建立映射关系,形成供电网格内的现状网架分析模型,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6052.4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机集群巡检分布式机场选址方法,包括如下:获取片区范围内的无人机集群信息,对无人机集群进行标定;在获取驻空勘察指令后,基于智能寻解算法获取无人机集群的锚机和引导机,基于锚机和引导机分别获取对应的驻停点;标记无人机集群内不包含锚机和引导机的无人机设备,基于所述锚机和引导机进行无人机集群的剩余无人机的驻停点确定。通过选定一架无人机,从而快速根据该架无人机,实现整个无人机集群的分布式机场选址,效果良好。由于无人机集群是通过最大交互距离进行驻停点检测选取,因而无人机能够完成连通,由锚机发出的待命指令直接或间接输送至所有无人机,防止出现无人机丢失、损坏等问题,从而可以及时告警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