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19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1681.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攻击样本生成方法及装置,在网络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且无法识别异常类型的监测数据时,对其进行人工识别和标注,形成数据集,针对数据集采用PSO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并根据特征选择的结果形成最终数据集,将其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中以生成网络攻击样本。本发明中首先使用PSO进行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样本生成效率和分类方法性能,再使用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样本生成,解决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96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831681.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4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攻击样本生成方法及装置,在网络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且无法识别异常类型的监测数据时,对其进行人工识别和标注,形成数据集,针对数据集采用PSO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并根据特征选择的结果形成最终数据集,将其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中以生成网络攻击样本。本发明中首先使用PSO进行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样本生成效率和分类方法性能,再使用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样本生成,解决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56)对比文件朱江;明月;王森.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安全态势要素获取机制.计算机应用.2017,(第03期),全文.冯向荣;吴俊.基于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特征选择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55863.8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 H04L67/565 , H04L67/12 , G06F16/215 , G06K9/62 ,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系统包括:质量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数据融合治理装置;可编程接口装置。方法包括:对分散在各环节的智能电表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将各环节采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传输;处理和分析质量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降维和融合处理;对外部管理者开放增加节点功能的入口,对对采集数据的服务进行编程进行编程。本发明能够对于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影响的质量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和接入,为智能量测云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56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31537.8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能表质量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智能电能表质量的影响因素指标,构建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指标体系;对影响因素指标进行成分分析,得到若干个主成分指标;确定若干个主成分指标与智能电能表故障之间的关联度;构建智能电能表的质量影响模型,对影响智能电能表质量的异质性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地理特征等因素,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建立质量影响模型及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使得异质性分析方法能够在行业内的不同地区进行广泛享用,服务于智能电能表质量的分析评价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256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31523.6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社会因素的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共性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基于社会地域差异的智能电能表质量指标体系;对所述质量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进行量化;确定社会因素对所述智能电能表故障成因的判别效果;构建所述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共性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管理等因素,构建智能电能表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合理对各因素进行量化并分配权重,确定社会因素对智能表故障成因的判别效果,使共性模型能够在行业内的不同地区进行广泛享用,服务于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实际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723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59505.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属于用电设备信息采集领域,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有采集器和采集主站;采集器和采集主站通讯连接,采集器包括有三相电流计量模块,用于与充电设备电连接,进而计量充电设备的用电数据;采集器还用于与充电设备通讯连接,来获取充电设备状态数据和自身用电数据。本发明在充电设备上增加了采集器,利用采集器的三相电计量模块计量充电设备的用电数据,并且采集器还能获取充电设备自身计量的用电数据和自身状态数据,采集器能够将计量和获取的数据上送给采集主站。采集器为采集主站管理充电设备提供数据支持,解决了采集主站不能管理充电设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060811.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包括:专变采集终端本体、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预留的第一可配置模块位置处的载波耦合接口,其中控制模块用于本地负荷控制;载波耦合接口支持HPLC模块/HPLC+HRF双模模块接入,用于实现专变采集终端的本地组网通信。可实现专变采集终端III型具备本地通信功能,根据现场应用场景的不同,可配置HPLC、HPLC+HRF双模等通信模块,实现专变采集终端对智能量测设备的灵活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904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7880.6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消息发布订阅的软件架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息注册订阅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消息注册订阅的方案创造性地利用了在固件工程之外的软件环境创建固件工程的仿真运行环境,在该环境下通过运行仿真目标程序获取消息订阅信息,生成固化程序的源目标程序所需的消息注册订阅数据,再固化回固件工程内,且存储在更加稳定且出错概率更低的程序FLASH空间中,并且以上过程全程均为自动化,既节省RAM资源,又避免了人员手动操作给固件工程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74665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1711069539.2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23P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铅封装置的工作头及使用该工作头的压铅封装置。其中压铅封装置的工作头包括工作头本体和吸嘴,还包括同轴套设在吸嘴上的压套,所述压套与所述工作头本体固定连接且前端具有用于顶压铅封的顶压端,所述吸嘴的前端与所述顶压端的端面平齐或伸出所述顶压端的端面设定长度。这样,铅封仍然被吸嘴吸附固定,而压装铅封时压装作用力能够完全由压套的顶压端承担或者由压套的顶压端和吸嘴共同承担,从而避免吸嘴受力或减小吸嘴受力,能够有效提高吸嘴的使用寿命,吸嘴不易损坏,维护频率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0217208.4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9/163 , H04L69/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网络管理系统,包括:路由平台管理模块、物联网协议管理模块和TCP协议管理模块;路由平台管理模块分别通过物联网协议管理模块和TCP协议管理模块与若干个物联网设备和若干个非物联网设备连接;物联网设备和非物联网设备通过路由平台管理模块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还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网络管理方法。通过路由平台管理模块、物联网协议管理模块和TCP协议管理模块来分别连接物联网设备和普通设备,使得电力物联网可以兼容大部分采用TCP方式与主站系统进行通讯的电力通信设备,可允许现有电力通信设备逐步升级,避免一次性升级为物联网设备带来的成本压力和工程周期压力,提高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