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93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908412.9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0 , G06N3/045 , G06N3/08 , G06N3/0442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8/243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补全的极端高温天气负荷预测方法与系统,包括:基于考虑空气湿度约束的炎热指数和温度计算综合高温指数,筛选历史极端高温天气的负荷数据;基于张量补全算法,对筛选得到的负荷数据进行数据补全,得到补全后的负荷数据;计算补全后负荷数据与极端高温天气负荷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筛选负荷预测的输入特征量;利用所述输入特征量,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和粗糙集理论RST的LSTM‑RST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预测极端高温天气负荷。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极端高温天气下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6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213025.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敏感型负荷分离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总负荷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常规负荷功率与温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趋向于0,以温度与常规负荷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小为目标评价函数,进行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最终得到温度与温度敏感型负荷功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总负荷功率中温度敏感型负荷功率的分离。经该方法分离辨识的负荷功率能够应用于后续负荷预测领域,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并且该方法适用于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馈线负荷预测领域,所得结果能够作为区域性调度策略制定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15231.7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12 , G06F30/18 , G06T17/20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G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源GIM模型,将多源GIM模型转换为预设统一格式,得到格式化模型;对所述格式化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三维网格模型,将所述三维网格模型网格化简化为第一简化模型;对所述第一简化模型进行切片缓存的轻量化处理,得到第二简化模型;将所述第二简化模型渲染为三维场景加载模型。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GIM模型从三维设计模型到三维业务模型的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8412.9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0 , G06N3/045 , G06N3/08 , G06N3/0442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8/243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补全的极端高温天气负荷预测方法与系统,包括:基于考虑空气湿度约束的炎热指数和温度计算综合高温指数,筛选历史极端高温天气的负荷数据;基于张量补全算法,对筛选得到的负荷数据进行数据补全,得到补全后的负荷数据;计算补全后负荷数据与极端高温天气负荷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筛选负荷预测的输入特征量;利用所述输入特征量,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和粗糙集理论RST的LSTM‑RST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预测极端高温天气负荷。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极端高温天气下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02868.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2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14 , H02J3/38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动态分时电价的多站融合系统日前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多站融合系统中各子站进行数学建模,建立了“变电站‑新能源站‑5G基站‑数据中心站‑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站”六站合一的多站融合系统框架,并将5G基站和数据中心可调用备用储能纳入调度范围,在不降低电网侧利益的前提下,基于“净负荷”、“新能源发电高峰”指标动态调整分时电价的峰平谷时段,求解多站融合下各站最优运行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充分考虑了5G基站和数据中心可调用备用储能及分时电价对多站融合系统的影响,提高了多站融合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4883.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含可中断负荷的独立微网资源规划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使用微网设备、可中断负荷和其他负荷建立独立微网模型;建立含可中断负荷的独立微网资源规划优化模型;运用场景概率法计算独立微网中新能源在设定时间段的功率;应用线性化建模方法将所建立的独立微网资源规划优化模型中的微型燃气轮机成本线性化,调用CPLEX求解器对线性化后的微型燃气轮机成本进行求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微网资源规划的冗余度,提高微网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独立微网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24883.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含可中断负荷的独立微网资源规划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使用微网设备、可中断负荷和其他负荷建立独立微网模型;建立含可中断负荷的独立微网资源规划优化模型;运用场景概率法计算独立微网中新能源在设定时间段的功率;应用线性化建模方法将所建立的独立微网资源规划优化模型中的微型燃气轮机成本线性化,调用CPLEX求解器对线性化后的微型燃气轮机成本进行求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微网资源规划的冗余度,提高微网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独立微网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67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13025.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敏感型负荷分离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总负荷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常规负荷功率与温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趋向于0,以温度与常规负荷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小为目标评价函数,进行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最终得到温度与温度敏感型负荷功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总负荷功率中温度敏感型负荷功率的分离。经该方法分离辨识的负荷功率能够应用于后续负荷预测领域,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并且该方法适用于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馈线负荷预测领域,所得结果能够作为区域性调度策略制定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69977.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冰莹 , 龚逊东 , 姜学宝 , 王毅 , 赵海锋 , 田江 , 金晟 , 顾东健 , 孙冲 , 陈康 , 徐秀之 , 赵慧 , 谢若昀 , 冯秋侠 , 邱新宇 , 胡代豪 , 张哲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保电事件全生命周期的保供电管理系统及方法,保电事件管理模块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创建新的保电事件;基于保电事件的电网分析模块对保电用户进行电源溯源分析并对电源路径设备进行风险及故障分析,生成预案信息;智能操作模块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自动挂牌及摘牌操作;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对保电事件全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进行保电事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发明能够整合保电事件周期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对保电事件不同阶段保电用户的电源状态进行监视及告警,对保电事件的供电风险进行量化并形成应对措施,保障保电用户的高可靠运行,提高保电事件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02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272463.9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雷云轨迹跟踪的雷电条件下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基于雷云轨迹跟踪技术,预测出雷云到达和离开光伏电站上空的时刻,结合动量定理判断云体大小和风度之间的关系,进而知道雷云在光伏电站上空的持续时间;然后,通过气象因素和辐照度历史信息,利用BP神经网络将温度和湿度作为输入进行辐照度预测,最后通过光伏功率转化公式得到光伏功率的预测值。本发明通过光伏功率转化公式简化了天气因素与辐照度的非线性关系,通过云轨迹跟踪技术,解决在雷电等极端气候条件下光伏功率预测有效性问题,提高预测精度,为电力调度部门提供可靠的预测值,便于调度部门在雷电等极端气候影响下提前进行电网潮流优化和调度,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