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005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910606.1
申请日:2019-09-25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路‑网‑车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该方法考虑不同种类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差异,从日前与实时两个角度对慢充、快充模式的电动汽车进行优化引导调度,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气交通协同控制架构;制定充电站选择与导航策略;制定分时分区电价引导快充;建立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引导慢充。本发明方法在保证配电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兼顾电力用户的满意程度,考虑到不同充电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来研究电动汽车的引导策略与运行模式。分析优化前后充电站与系统负荷情况可知,采用本发明方法使得系统负荷较自由充电模式下平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改善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70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10606.1
申请日:2019-09-25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路-网-车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该方法考虑不同种类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差异,从日前与实时两个角度对慢充、快充模式的电动汽车进行优化引导调度,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气交通协同控制架构;制定充电站选择与导航策略;制定分时分区电价引导快充;建立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引导慢充。本发明方法在保证配电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兼顾电力用户的满意程度,考虑到不同充电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来研究电动汽车的引导策略与运行模式。分析优化前后充电站与系统负荷情况可知,采用本发明方法使得系统负荷较自由充电模式下平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改善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714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10013387.8
申请日:2017-01-09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热负荷二维可控性的微网热电协调调度方法。引入新热源可以提高热电联供系统的调度灵活性,有助于提高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吸纳率,但是大量灵活性热源意味着增加投资。本发明采用室内热舒适度指标将热负荷需求由传统的曲线转换为区间,使热负荷需求在各时间点上具有弹性;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描述供热系统多时段间的耦合关系,使供热量在时间轴上具有可调节性;将上述特性统称为热负荷的二维可控性,综合考虑热负荷的二维可控性,建立微网在孤网/并网模式下的热电协调调度模型。本发明可实现热‑电的时间平移和优化匹配,增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微网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3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165279.4
申请日:2016-12-16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分类号: Y02E10/7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鲁棒优化的风场系统储能配置方法。目前,场景法、随机规划、区间规划和人工智能方法在含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储能规划中被广泛使用。这些方法基于精确的可再生能源出力或者精确的概率分布,具有一定局限性。本发明将风电预测误差描述为满足给定二阶矩及波动量的随机变量;然后由满足上述随机变量二阶矩特性的概率分布函数集合,采用概率分布鲁棒联合机会约束优化模型描述含风场系统储能配置问题;再将概率分布鲁棒联合机会约束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最后采用凸优化算法求解。本发明可以获得在风电功率最恶劣分布下也能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的储能经济最优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80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222699.1
申请日:2016-12-27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移动应急电源组成的应急微电网的分散分层控制方法。本发明在灾害导致配电网大面积停电后,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利用移动应急电源组成应急微电网为某一区域的重要负荷应急供电;通过频率分散分层控制得到应急微电网目标频率,然后根据目标频率,利用调速器调节汽轮机的转速,进而改变移动应急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完成对系统频率的调节;通过电压分散分层控制得到目标电压,然后根据目标电压,利用励磁系统调节励磁电压,从而控制移动应急电源机端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本发明提高了城市电网遭遇极端灾害导致配电网大面积停电后的应急供电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16336.4
申请日:2020-04-21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调度参数计算、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在计算用于控制设备运行的目标控制参数时,会使用到碳交易约束因子的参数值,即在计算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时引入了碳交易机制,碳交易机制可以限制碳排放,从而降低设备运行时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本发明在计算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时,考虑了环境因素,从而确定出的运行控制参数更加符合环境要求,也即在使用计算得到的运行控制参数控制设备运行时,更加符合环境对设备运行的要求,从而确定的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计算更准确,则依据运行控制参数进行的设备运行控制也会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15829.4
申请日:2020-01-06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分布式多能源调度方法。本发明提出产消者通过ORC系统进行分布式多能源调度的方法,首先给出一种包含ORC系统的能源中心架构,建立ORC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然后,在传统的集中式调度模型基础上,并根据在调度过程中是否包含可信赖的第三方机构,提出两种可行的分布式调度机制;基于所提出的分布式调度机制构建调度优化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布式优化。最后,采用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出的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说明,分析通过ORC系统进行多能源转换和调度的优化结果,并对两种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比较。本发明所提调度方法可充分利用季节性的能源互补特性,并满足迭代次数、运算时间等技术指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075924.7
申请日:2019-11-06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引导型充电控制的充电网络与配电网络协同规划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1),输入协同规划所需要的配电网络信息和充电网络信息;步骤2),建立下层调度问题,即采用分时分区电价与变功率控制手段建立引导型充电控制方法;步骤3),建立上层规划问题,即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与配电网络协同规划方法;步骤4),构建考虑引导型充电控制方法的协同规划双层优化模型,求解该协同规划双层优化模型,得到充电网络与配电网络协同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双层调度、功率控制等手段使慢速充电负荷时间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延缓配电网扩建时间,减小了配电网扩建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24491.X
申请日:2018-11-08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接纳电动汽车能力的多元优化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多元优化评估方法包括步骤:输入电力系统的网架信息;设置充电场景及电动汽车规模;构建配电系统运行模型;缺供电量裕度与N-1约束;考虑不同种类负荷的需求侧响应;配电系统潮流分析,并判断各约束的越限情况;而后得到多元优化评估结果,并与已有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配电系统规划意见。本发明研究了N-1安全性需求、需求侧响应参与运行和系统负荷缺供电量裕度对配电系统接纳电动汽车能力的影响。采用本发明模型,可以在计及需求侧响应的前提下,获得全网以及各充电站节点对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同时兼顾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19432.6
申请日:2017-12-25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发明人: 陈飞 , 郑伟民 , 王蕾 , 孙可 , 刘家齐 , 潘弘 , 戴攀 , 黄晶晶 , 张利军 , 胡哲晟 , 刘瞾煜 , 赵玉勇 , 张平 , 袁翔 , 张西竹 , 王坤 , 张曼颖 , 朱超 , 邹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利用源、网、荷三方协同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在源侧,通过电制热设备解耦以热定电;在荷侧,利用热负荷柔性增强需求侧响应能力;在网侧,电力网具有易传输、难储存的特点,热力网具有易储存、难传输的特点,从热源到用户供热的时延使得供热网具备天然储热特性,根据热力系统物理结构,建立了考虑供热延时、供热损耗等热网热动态特性的精细化热网模型,利用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互补特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增强系统调节灵活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大规模集中并网带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