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0890.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 H02J13/00 , G05B19/04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参数感知的架空输电线路放线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传感子系统,采集放线滑车的载荷及位姿、走板的位姿及地理定位、放线段观测档导线的弧垂,作为现场放线过程的参数感应量;网络子系统,通过无线自组网对传感子系统采集的参数感应量进行整合得到多设备参数值,并将多设备参数值传输到执行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对获得的多设备参数值进行判定,通过牵张设备自动出力调节,实现基于多源参数感知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自动展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3325.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平衡型可视化牵引板及牵引方法,包括牵引板主体、导线夹持机构、导引链机构、可视化监控与调控单元和电源模块;可视化监控与调控单元设置在牵引板主体上,用于监控及调整牵引板的位置和工作状态;牵引板主体的一端连接导线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导线,牵引板主体的另一端连接导引链机构,用于牵引板的位置校正。该平衡型可视化牵引板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可视化监控与调控技术,显著提升了电力线路牵张放线施工的精度、效率和安全性。它不仅解决了传统牵引板设备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还通过结构设计上的创新,如导引链机构、导向滑杆等,增强了设备对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0892.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43/04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一种压钳结构,针对目前压钳使用中会大量消耗作业人员体力,增加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压模压钳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安装架、导向压钳盖、钢芯压模和铝管压模,以及连接在安装架上的伸缩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一伸缩驱动组件。钢芯压模和铝管压模并排连接,均安装于第一伸缩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和导向压钳盖之间。安装架上开设有限位槽,导向压钳盖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凸台。导向压钳盖安装在伸缩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用于通过伸缩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导向压钳盖旋转和升降,使得导向压钳盖旋转过程中在部分角度范围内限位凸台位于限位槽内,剩余部分角度范围内限位凸台与限位槽错开。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8962.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视化牵引板的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以及系统,可视化牵引板处于低光照环境,采集低光照图像,并基于低光照图像的预处理而输出第一图像;根据第一图像的增强处理而输出第二图像;根据第二图像的优化而输出优化后的图像;基于优化后的图像定义输电线路区域,并根据输电线路区域的识别而确定输电线路;此时,低光照图像依次进行预处理、增强处理以及优化,并在多重处理下进行管控,以在多个维度下管控低光照图像的对比度以及清晰度,从而保证了低光照图像的图像质量,并基于低光照图像确定输电线路,从而根据可视化牵引板检测输电线路,并基于输电线路的多个参数定义输电线路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490593.8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氢负荷调节成本的新能源电量消纳预测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光伏、风电各机组的出力消纳量和出力预测并网量,以新能源消纳率最大为目标构建第一目标函数,所述新能源包括光伏和风电;基于可转移氢负荷、可平移氢负荷和可中断氢负荷,以氢负荷调节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第二目标函数;基于氢负荷计划曲线、电量平衡约束、新能源出力约束、储能约束、氢负荷约束等约束条件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联合求解,得到最优新能源出力消纳曲线。本发明方法在考虑氢负荷调节成本的背景下预测新能源消纳电量,预测时使用的的数据量小、预测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71116.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电耦合系统有功装置配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有功配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氢电耦合系统进行有功装置配置的限制因素;选择出所述氢电耦合系统的具体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在所述具体典型运行方式数据下,基于所述限制因素,配置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及新能源机组出力;在所述具体典型运行方式数据下,基于限制因素,对所述配置完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及新能源机组出力的氢电耦合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所述仿真结果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输出配置方案;以所述配置方案对所述氢电耦合系统进行有功装置配置。本发明能够对氢电耦合系统进行合理的有功配置,确保了氢电耦合系统并网后不会出现运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9470.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导线牵引装置,包括:均为管状结构的压接式牵引管和牵引管保护结构;所述压接式牵引管具有用于连接导线的端部的固定部;所述牵引管保护结构套设于所述压接式牵引管外部;所述牵引管保护结构材质为硬质材料。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压接式牵引管对导线端部的固定和牵引管保护结构对压接式牵引管及其内部导线的保护,有效防止压接式牵引管过滑车时反复弯折进而导致导线断线、断丝等隐患的发生,充分考虑了特高压线路中导线截面覆盖性,实现了特高压线路导线的安全展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681215.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辛小瑜 , 张飞凯 , 陈立斌 , 曾健 , 王永峰 , 温智平 , 范西荣 , 张晓明 , 武嫚嫚 , 秦剑 , 彭飞 , 刘钊 , 刘中书 , 张东海 , 张令佳 , 惠君伟 , 刘士祥 , 王丽 , 何广奇
IPC: G06Q10/0835 , G06Q10/047 , G06F18/2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上、下料点筛选方法、装置和设备,能够根据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铁塔位置和公路信息,自动筛选出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备选上/下料点,首先按照标记点邻接与否将所有标记点进行聚类得到若干簇,再从每一簇中任意选出一个标记点,判断该点是否位于公路的铁塔侧,从而直接判断这一簇标记点是否位于公路的铁塔侧,最终删除位于公路非铁塔侧的簇中的所有标记点。这种基于聚类思想的标记点筛除方法仅需要判断若个标记点与塔架的连线和公路是否相交,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00489.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公开一种输电线路组塔施工辅助吊装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双平臂落地抱杆、若干牵引装置和协同控制系统;双平臂落地抱杆包括对称设置在铁塔回转部上的两个抱杆平臂,抱杆平臂的内端与铁塔转动连接;两个抱杆平臂上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第一小车上通过第一钢丝绳连接有第一钩,第二小车上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有第二钩;若干牵引装置设置于地面;牵引装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通过控制绳连接吊件;协同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牵引装置控制控制绳张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协同控制系统,可以精确的控制牵引装置控制控制绳张力,解决人工拖拽控制绳时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16305.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大范围运动物体的高精度双目视觉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双目视觉测量设备拍摄的图像中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基于被测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预测拍摄下一帧图像时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调节双目视觉测量设备,直至所述拍摄下一帧图像时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位置处位于双目视觉测量设备的拍摄图像中心区域;控制双目视觉测量设备进行拍摄,并基于双目视觉测量设备拍摄的图像对被测物体的位置和姿态进行测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进行图像拼接,采集更少的图像数据即可获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测量精度,因此数据计算量相对更小,测量效率相对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