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4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59294.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理性设计酶定向进化方法及其在腈水解酶分子改造中的应用,本发明应用ALF‑扫描对腈水解酶的活性口袋进行了几何重塑,以改变底物偏好性并提高催化效率。通过利用该方法结合定点饱和突变,成功获得了4个具有强芳香腈底物偏好性和高催化活性的突变体,分别为W170G,V198L,M197F和F202M。为了探究这4个突变的协同关系,又围绕这4个突变体构建了6个双组合突变体以及4个三组合突变体。通过组合突变,获得了协同增强突变体V198L/W170G,该突变体对芳香腈具有显著的底物偏好性,并且具有更好的催化效率。与野生型相比,其对4种芳香腈底物的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1.10、12.10、26.25和2.5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91323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9712.2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祖先酶的挖掘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祖先酶序列‑结构‑分子动力学策略,以获得进化景观中灭绝祖先酶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极端嗜热祖先腈水解酶的挖掘中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具体地,收集腈水解酶的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获得进化景观,结合祖先酶重构算法获得祖先酶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祖先酶一级结构序列文库;随后对所有祖先酶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获得结构文库;最后对所有祖先酶三级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获得动力学参数文库,通过特定的动力学参数进行筛选。基于此策略本发明获得了能够耐受90℃的祖先腈水解酶,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进化,获得的突变体能够在100℃条件下表现出腈水解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57100.2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67 , C12N15/70 , C12N9/22 , C12N15/113 , C12N15/55 , C12N15/56 , C12N9/78 , C12N9/2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整合表达体系及其在酶高效表达中的应用。本发明从3个方面系统地优化了大肠杆菌的整合表达系统。首先,从大肠杆菌基因组ORI区域的18个位点中筛选出表达活性最高的整合位点slmA;其次,鉴定了大肠杆菌中的16个内源启动子并将其与T7启动子相结合构建多启动子;随后,在底盘细胞水平上优化了T7RNA聚合酶的表达。得到的组成型高效整合表达体系与质粒型重组表达方式相比,GFP表达量提升至2倍左右。最后,将其应用于腈水解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整合表达,实现了稳定高效的酶表达,酶活与质粒水平相当。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基因表达方法,无需抗生素和诱导剂,使其成为合成生物学、酶工程和相关应用的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66649.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78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5/75 , C12N15/81 , C12N15/77 , C12N1/21 , C12N1/19 , C12P17/12 , C12R1/19 , C12R1/125 , C12R1/84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腈水解酶及其在烟酸生物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新型腈水解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腈水解酶能够高效催化3‑氰基吡啶生成烟酸,尤其是启动子优化后的腈水解酶酶活提高,底物转化率达到100%,产物烟酸的累积浓度可达123.11g/L,对于绿色高效地制备烟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559294.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江苏集萃未来食品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理性设计酶定向进化方法及其在腈水解酶分子改造中的应用,本发明应用ALF‑扫描对腈水解酶的活性口袋进行了几何重塑,以改变底物偏好性并提高催化效率。通过利用该方法结合定点饱和突变,成功获得了4个具有强芳香腈底物偏好性和高催化活性的突变体,分别为W170G,V198L,M197F和F202M。为了探究这4个突变的协同关系,又围绕这4个突变体构建了6个双组合突变体以及4个三组合突变体。通过组合突变,获得了协同增强突变体V198L/W170G,该突变体对芳香腈具有显著的底物偏好性,并且具有更好的催化效率。与野生型相比,其对4种芳香腈底物的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1.10、12.10、26.25和2.55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