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6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462146.2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调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燃料混烧直流炉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一种多燃料混烧直流炉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实时采集电网频差,并将电网频差转换为负荷响应要求值,通过阈值判定得到实际负荷要求值;将实际负荷要求值转换成为汽机的主汽压力响应需求值最终转化成蒸汽压力偏差值;最后将蒸汽压力偏差值经过速率限制器限制变化速率后作用于主汽压力调节器调节汽门的开度,实现对电网频差的响应。本发明对汽机主汽压力调节器的压力目标设定值用主汽压力响应需求值进行修正,主要利用锅炉蓄热实现对电网频差波动的响应,有效解决了机组在汽机跟踪的运行方式下无法参与一次调频的问题,从而满足电网的基本调频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10462146.2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调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燃料混烧直流炉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一种多燃料混烧直流炉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实时采集电网频差,并将电网频差转换为负荷响应要求值,通过阈值判定得到实际负荷要求值;将实际负荷要求值转换成为汽机的主汽压力响应需求值最终转化成蒸汽压力偏差值;最后将蒸汽压力偏差值经过速率限制器限制变化速率后作用于主汽压力调节器调节汽门的开度,实现对电网频差的响应。本发明对汽机主汽压力调节器的压力目标设定值用主汽压力响应需求值进行修正,主要利用锅炉蓄热实现对电网频差波动的响应,有效解决了机组在汽机跟踪的运行方式下无法参与一次调频的问题,从而满足电网的基本调频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53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461962.1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厂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一种单烧低热值高炉煤气单轴联合循环机组一次调频方法,首先实时采集电网频差并转换为负荷响应要求值根据限制条件判定得到实际负荷值;然后将实际负荷响应值与实际负荷数据叠加修正后转化为全程静叶角度的调整值,实现对燃料流量的调节以改变机组的负荷;当满足以下两种条件中的一种时,完成本次一次调频的操作;1)燃气轮机排气温度达到燃气轮机排气温度上限值同时空气压缩机入口导叶角度值达到最大开度;2)全程静叶角度根据调整值调整完毕。本发明针对高炉煤气的特性,利用修正后的负荷差值对全程静叶的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了电网对该机组的一次调频的负荷响应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461962.1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厂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一种单烧低热值高炉煤气单轴联合循环机组一次调频方法,首先实时采集电网频差并转换为负荷响应要求值根据限制条件判定得到实际负荷值;然后将实际负荷响应值与实际负荷数据叠加修正后转化为全程静叶角度的调整值,实现对燃料流量的调节以改变机组的负荷;当满足以下两种条件中的一种时,完成本次一次调频的操作;1)燃气轮机排气温度达到燃气轮机排气温度上限值同时空气压缩机入口导叶角度值达到最大开度;2)全程静叶角度根据调整值调整完毕。本发明针对高炉煤气的特性,利用修正后的负荷差值对全程静叶的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了电网对该机组的一次调频的负荷响应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58376.7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学院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前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站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三个层级的领导者智能体和两个层级的被领导者智能体;一级领导者智能体为分布式能源站所属能源互联网的能量管理中心,负责协同调度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功率平衡;二级领导者智能体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分布式能源站,响应能量管理中心的调度指令;三级领导者智能体为分布式能源站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工艺子系统及其构成设备的协同控制策略;一级被领导者智能体为分布式能源站的工艺子系统;二级被领导者智能体为分布式能源站内的智能化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基于5个层级智能体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保障了分布式能源站在能源互联网环境中高质量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8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48549.3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神东电力重庆万州港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结水调负荷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为用于调节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量以调节汽轮机组的负荷的前馈指令;根据第一指令确定第二指令,其中,第二指令为用于调节进入低温省煤器的凝结水量的指令;根据第二指令对低温省煤器的凝结水量进行调节。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于凝结水调负荷的控制方法会降低低温省煤器的节能性能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1747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374307.8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汽轮机调门阀点的机组负荷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修改汽轮机数字电调系统DEH中调门配汽函数,消除调门重叠度;2)取消汽轮机主控中原先的负荷控制或汽压控制回路,将汽轮机主控指令设为负荷指令的开环函数;汽轮机主控不主动响应负荷的变化,只在变负荷初期或者一次调频动作时才参与调节;3)采用凝结水节流参与负荷调节,加快变负荷初期的负荷响应;4)加快锅炉煤水响应速率,优化煤水超调方式,提高机组整体变负荷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实现节能减排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1747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374293.X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负荷下汽轮机调门阀点运行的控制方法,包括:1)修改汽轮机DEH中调门管理逻辑,增加低负荷下阀点控制方式;2)在低负荷下退出机组负荷AGC控制方式,汽轮机负荷指令采用手动控制;3)设置汽轮机负荷指令,使汽轮机调门处于接近阀点位置;4)切换至低负荷下阀点控制方式,取消原先的调门重叠度,进行阀点运行;5)采用阀点控制方式运行,在变负荷时通过改变锅炉燃烧率来实现,而主蒸汽压力自由滑动,实现阀点滑压运行;6)判断负荷是否超过50%额定负荷或发生异常工况波动时,退出阀点控制方式,恢复原先的控制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低负荷下实现汽轮机调门阀点滑压运行,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531747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74293.X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负荷下汽轮机调门阀点运行的控制方法,包括:1)修改汽轮机DEH中调门管理逻辑,增加低负荷下阀点控制方式;2)在低负荷下退出机组负荷AGC控制方式,汽轮机负荷指令采用手动控制;3)设置汽轮机负荷指令,使汽轮机调门处于接近阀点位置;4)切换至低负荷下阀点控制方式,取消原先的调门重叠度,进行阀点运行;5)采用阀点控制方式运行,在变负荷时通过改变锅炉燃烧率来实现,而主蒸汽压力自由滑动,实现阀点滑压运行;6)判断负荷是否超过50%额定负荷或发生异常工况波动时,退出阀点控制方式,恢复原先的控制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低负荷下实现汽轮机调门阀点滑压运行,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502069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8053.6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2B3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CPS的直流炉智能化给水分离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电网稳定时,PI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E3=T0-T,其中T为分离器温度、T0为温度定值;2)当电网加负荷时,采用加负荷模型来控制给水;3)当电网减负荷时,采用减负荷模型来控制给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了给水不同的控制任务,达到较好的协调目标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