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4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25390.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2 , H01M10/647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靶向技术的超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一块大容量电池单体和电池包壳体,所述电池单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帕尔贴元件阵列;帕尔贴元件阵列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压电晶体元件阵列;压电晶体元件阵列中各压电晶体元件分别通过相应的帕尔贴元件向所述电池单体的对应区域表面施加靶向压力源;电池单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极耳和低压极耳,以对应连接高压变压器和低压变压器;电池单体、帕尔贴元件阵列和压电晶体元件阵列,均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可以实现对电池单体进行精准的分区热管理和分区压力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0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25390.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2 , H01M10/647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靶向技术的超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一块大容量电池单体和电池包壳体,所述电池单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帕尔贴元件阵列;帕尔贴元件阵列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压电晶体元件阵列;压电晶体元件阵列中各压电晶体元件分别通过相应的帕尔贴元件向所述电池单体的对应区域表面施加靶向压力源;电池单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极耳和低压极耳,以对应连接高压变压器和低压变压器;电池单体、帕尔贴元件阵列和压电晶体元件阵列,均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可以实现对电池单体进行精准的分区热管理和分区压力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93273.6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10/659 , H01M10/658 , H01M10/6572 , H01M10/6551 , H01M10/6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相变材料直接接触式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及方法,综合利用相变材料和热电元件进行电池热管理,且相变材料和热电元件均与电池单体直接接触。利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形成了电池模组壳体与各个电池单体的接触面,可以在密封相变材料的同时,为电池单体提供支撑力,解决了现有技术相变材料间接接触式热管理,引起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也解决了相变材料直接接触式热管理,容易造成电池失去支撑作用,材料泄露、结构复杂等问题。同时将电池单体的上、下表面暴露在电池模组壳体外部,解决了与相变材料联合使用的其他热管理方式,无法与电池表面直接接触,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