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池组健康状态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44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1316.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组健康状态在线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池组健康状态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老化充放电循环实验测计算锂电池老化的IC曲线及锂电池老化的ΔQ(V)曲线,提取相应特征值,回归锂电池老化的IC曲线和ΔQ(V)曲线的特征值与放电容量之间的关系并生成放电容量等分点及其对应的特征;在线获取锂电池组工作时的充放电容量‑电压曲线,得出当前锂电池组的放电容量;对不同特征计算的放电容量进行聚类;根据最优聚类中的放电容量计算值所对应的相关系数,利用半高斯分布计算权重,并将放电容量计算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锂电池组放电容量的最终计算值,进而计算当前锂电池组的健康状态。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模型参数快速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100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217011.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模型参数快速辨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01:确立电池集总参数热模型,将环境温度与工作电流作为模型输入,将电池温度作为模型输出,构建电池热模型;S102:对电池进行不同放电倍率放电‑静置测试,获得电池电流、电压以及温度数据,通过脉冲放电测试,确定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剩余电量的关系;S103:利用电池温升与放电电流之间的动态变化曲线,求解电池热模型的参数,其中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参数至少包括电池的热时间常数、电池熵热系数、电池热容以及电池热阻中的一种。

    考虑非线性固相扩散的锂离子电池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4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341463.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电阻的第二端与电压偏移元件的第二端之间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非线性固相扩散的 电池端电压;本发明提高了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所述模型包 建模精度,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有效管理。括:第一子电路和第二子电路;第一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的正极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的负极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之间为电池表面SOC;第二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压偏移元件、可控电压源、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并联有第三电容,可控电压源的电压为电池表面开路电压,表示为表面SOC的函数;电压偏(56)对比文件王春雨.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和多参数约束的动力电池峰值功率预测《.机械工程学报》.2019,ChanglongLi.Simplifiedelectrochemical lithium-ion battery modelwith variable solid-phase diffusion and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ver widetemperature range《.Journal of PowerSources》.2021,Wang, CY.A New State of ChargeEstimation Method for Lithium-ion BatteryBased on Sliding Mode Observer《.2017 9thAnnual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Exposition (ECCE)》.2017,

    考虑非线性固相扩散的锂离子电池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4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1463.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非线性固相扩散的锂离子电池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所述模型包括:第一子电路和第二子电路;第一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的正极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的负极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之间为电池表面SOC;第二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压偏移元件、可控电压源、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并联有第三电容,可控电压源的电压为电池表面开路电压,表示为表面SOC的函数;电压偏移元件的第一端与可控电压源的负极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可控电压源的正极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压偏移元件的第二端之间为电池端电压;本发明提高了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建模精度,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有效管理。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模型参数快速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1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7011.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模型参数快速辨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01:确立电池集总参数热模型,将环境温度与工作电流作为模型输入,将电池温度作为模型输出,构建电池热模型;S102:对电池进行不同放电倍率放电‑静置测试,获得电池电流、电压以及温度数据,通过脉冲放电测试,确定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剩余电量的关系;S103:利用电池温升与放电电流之间的动态变化曲线,求解电池热模型的参数,其中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参数至少包括电池的热时间常数、电池熵热系数、电池热容以及电池热阻中的一种。

    球墨铸铁瞬时密流球化(或孕育)处理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65886A

    公开(公告)日:1992-11-04

    申请号:CN91106380.3

    申请日:1991-04-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由淼 李长龙

    Abstract: 一种球墨铸铁瞬时密流球化(或孕育)处理容器,属于向铁液流中加入球化剂(或孕育剂)的工艺专门设备。适宜于球墨铸铁件、蠕墨铸铁件、孕育铸铁件等生产。该容器放在冲天炉(或感应炉)出铁槽和盛铁桶之间,将铁液流球化(或孕育)处理。可使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孕育铸铁等)件生产工艺简单稳定、质量提高与成品率增长;并节约球化剂、蠕化剂与孕育剂,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环境污染等弊病。

    一种电动车辆剩余行驶里程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05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79001.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剩余行驶里程预测方法及系统,针对电动车辆在低温环境、道路工况下的劣质行驶数据,根据数据类型不同,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方式,使其变成时序正常、不增不缺、无异常点的数据;采用滑动窗口法进行数据重构,将每一次行驶事件划分成多个的短行驶片段以备特征提取;从交通状况、驾驶行为、车辆状态、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提取特征;构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时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构建人‑车‑路况‑环境的多元交叉融合的里程预测模型,最终实现剩余行驶里程预测。本发明可以实现准确预测车辆行驶里程,为改善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管理优化及电动汽车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融合电-热-内短路特性的电池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62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5625.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融合电‑热‑内短路特性的电池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系统,完成正常态电池电模型全寿命、全温度、全倍率、全SOC下的参数辨识;基于正常态电池电模型及其参数辨识结果,构建全寿命、全温度、全倍率、全SOC下内短路电池电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温度场的构建,利用电池产热模型和电池散热模型构建内短路电池热模型;基于正常态电池电模型的参数辨识结果,内短路电池电模型以及内短路电池热模型,构建全寿命、全倍率、全温度内短路电池电‑热耦合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该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快速获取电池全寿命、全倍率、全温度、全内短路演化阶段程度下的电热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