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969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18048.X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47/68 , A61K39/395 , A61K31/5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胰腺癌治疗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抗体药物偶联物,通过利用抗EGFR单克隆抗体,采用作用机制明确的细胞毒分子美登素衍生物DM1为效应分子,以稳定型硫醚接头SMCC(4-(马来酰亚胺基)环己烷羧酸N-琥珀酰亚胺基酯)为偶联接头,构建了一种靶向EGFR以胰腺癌为适应症的抗体药物偶联物(LR-DM1)。本发明对抗体药物偶联物进行了系统的体内外活性评价,与裸抗体相比,LR-DM1在抗原水平和细胞水平具有与裸抗体相当的亲和力,并且能够被靶细胞进行有效内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49693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718048.X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47/68 , A61K39/395 , A61K31/5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胰腺癌治疗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抗体药物偶联物,通过利用抗EGFR单克隆抗体,采用作用机制明确的细胞毒分子美登素衍生物DM1为效应分子,以稳定型硫醚接头SMCC(4‑(马来酰亚胺基)环己烷羧酸N‑琥珀酰亚胺基酯)为偶联接头,构建了一种靶向EGFR以胰腺癌为适应症的抗体药物偶联物(LR‑DM1)。本发明对抗体药物偶联物进行了系统的体内外活性评价,与裸抗体相比,LR‑DM1在抗原水平和细胞水平具有与裸抗体相当的亲和力,并且能够被靶细胞进行有效内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04053.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1/153 , C12P17/18 , A61K31/438 , A61P25/00 , A61P25/2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Isarubrolone C及其应用,具体的,Isarubrolone C的结构如下式所示,#imgabs0#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化合物Isarubrolone C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硝化应激导致的肝细胞或神经细胞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12964.3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407 , A61P31/04 , A61P1/00 , A61P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新霉素在抑制消化道病原菌中的应用,所述的消化道病原菌包括但不限于:幽门螺杆菌、艰难梭菌、脆弱拟杆菌、弗格森埃希菌、生孢梭菌。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550502.7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为E‑13‑(2‑甲基苯基)‑12‑烯‑十三酸,上述化合物来源于球孢链霉菌C‑1027,其能够影响细胞对于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参与了胞内的脂质代谢过程。上述化合物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氯仿等低极性有机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调控蛋白SGL6295和调控蛋白SGL6296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2052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41427.2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8/14 , A61P31/04 , C12P17/1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鹿色霉素(cervinomycin)B1、B2、B3、B4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所述的鹿色霉素B1、B2、B3和B4的化学结构如式(1)、(2)、(3)、(4)所示。通过发酵培养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25的链霉菌,收获发酵培养物并从中提取和分离纯化,获得鹿色霉素B1-B4组分。本发明所述的鹿色霉素B1-B4组分有望作为研发抗细菌感染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03076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47766.3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513/08 , C12P17/18 , C12N1/21 , A61K31/542 , A61P31/12 , A61P31/22 , C12R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格尔德霉素新衍生物4,5双氢噻嗪酮格尔德霉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衍生物是通过构建格尔德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17997 P450单加氧酶基因(gdmP)阻断变株,并经发酵、提取获得;研究结果表明,4,5双氢噻嗪酮格尔德霉素具有抗病毒活性和非常好的水溶性,有望开发成为临床有用的抗病毒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1448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37595.4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沈阳同联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62 , C07K14/36 , C12N1/20 , C12N9/1029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调节基因技术构建获得抗生素单一组分高含量、高产量菌株,具体来讲,是将含有ist-acyB2双基因重组质粒pSET52-ia转入异戊酰螺旋霉素I产生菌,获得异戊酰螺旋霉素I组分高含量、高产量的基因工程菌株,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制备注射剂型创造了良好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9569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288024.4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1/052 , C12P17/18 , A61P35/00 , C12N1/20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鹿色霉素(cervinomycin)C1、C2、C3、C4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所述的鹿色霉素C组分是鹿色霉素C1、C2、C3和C4,其化学结构如式(1)、(2)、(3)和(4)所示。通过发酵培养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25的链霉菌,收获发酵培养物并从中提取和分离纯化,获得4个鹿色霉素C组分。本发明所述的鹿色霉素C组分有望作为研发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50502.7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为E-13-(2-甲基苯基)-12-烯-十三酸,上述化合物来源于球孢链霉菌C-1027,其能够影响细胞对于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参与了胞内的脂质代谢过程。上述化合物为白色无定形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氯仿等低极性有机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调控蛋白SGL6295和调控蛋白SGL6296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
-
-
-
-
-
-
-
-
-